APP下载

河南省家禽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2020-09-17王献伟河南省畜牧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家禽肉鸡蛋鸡

文│王献伟(河南省畜牧总站)

河南是畜牧业大省,也是家禽养殖大省。近年来,河南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家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家禽饲养量和肉蛋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为满足城乡居民肉蛋产品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笔者在总结分析河南省家禽产业基本情况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发展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思路,以期为政府决策和家禽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产业现状

2019年,河南省家禽存栏6.96亿只、出栏10.9亿只,同比分别增长5.8%、17.3%,均位居全国前列;禽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45.2万吨、44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1%、6.9%,均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有力地保障了全省乃至全国肉蛋产品的有效供应。全省家禽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肉鸡、蛋鸡规模比重分别达到76.1%、68.8%。现有地方家禽品种资源9个,持证期内种禽场93家,其中省管场8家,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1家,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1家,全省家禽年供种能力近7亿只。全省家禽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1.1亿只,位居全国前列,如华英集团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肉鸭加工企业,建立了河南德青源、鹤壁柳江、兰考晓鸣禽业、永达食业、信阳华英农牧、开封正大禽业、河南双汇禽业、开封禾丰鸭业、河南桂柳禽业等一批规模企业,初步形成了家禽产业化集群,产加销产业链不断健全,产业发展已经处于全国前列。

二、存在问题

1.家禽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目前,全省饲养的主要品种为国外引进的蛋鸡、肉鸡品种,地方优良家禽品种、地方杂鸡、优质水禽等饲养量少,产品差异化小、特色性不够,产业结构不科学。禽肉蛋精深加工产品占比小,原字号、初加工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低。

2.家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健全。家禽祖代鸡场数量少、规模小,与父母代场配比不合理。育种机制不完善,制种能力不强,种鸡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和国内引进。种质评价体系不完善,制种育种供种能力及质量与畜牧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符。

3.科技水平亟待提高。家禽饲养工艺水平和高端装备应用水平低,如商品蛋鸡层叠笼养和商品肉鸡笼养自动化饲养工艺所占比重较低。

4.家禽产业风险时有存在。家禽产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疫病疫情形势日趋复杂,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三、发展思考

1.优化调整家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家禽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肉鸡蛋鸡产业,积极发展鸭鹅产业,加快发展地方特色优质家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价值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引导禽肉制品加工由热鲜肉向冰鲜肉转变,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豫产”家禽品牌。

2.全面提升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以提升标准化禽舍,推广高端化、智能化装备为重点,按照“品种优质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的要求,引导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加快形成规模产业化优势。鼓励引导蛋鸡年存栏1万只以上、肉鸡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升级,提高蛋鸡自动化叠层养殖、肉鸡笼养养殖比例。鼓励华英、永达、双汇万中、正大、禾丰等肉禽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发挥集群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扩张养殖屠宰加工规模。

3.持续完善家禽良种繁育体系。

深入实施肉鸡、蛋鸡遗传改良计划,启动开展省级肉鸡、蛋鸡核心育种场认定工作。省重点支持建设家禽原种场、祖代场,市县重点支持建设父母代场,不断提升家禽制种供种能力。鼓励大型家禽种业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培育节粮、快速、优质家禽新品种(配套系)。推动河南省家禽性能测定机构建设,逐步完善家禽良种繁育体系。

4.大力发展家禽业精深加工。

鼓励大型家禽屠宰加工企业自建、联建养殖基地或发展订单生产,积极稳妥推进家禽集中屠宰,促进家禽产品流通方式由“运活家禽”向“运肉”转变。鼓励家禽加工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加工设备,提高禽类精深加工能力,引导鸡肉加工企业重点发展分割鸡肉及深加工产品,禽蛋加工企业重点发展清洁蛋、低温消毒液态蛋、蛋粉、冷冻蛋等蛋品深加工产品。

5.推动建设现代家禽全产业链产业园。顺应当前国家政策方针大势,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集家禽养殖、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旅游等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家禽产业化园区,推动家禽产业园区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动全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强链、延链、补链,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6.优化升级病死禽无害化处理体系。鼓励大型家禽企业建立病死禽处理中心,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收集处理周边病死禽。推动建立第三方专业集中处理和规模家禽养殖场自行处理相结合的处理体系,探索建设区域性病死家禽无害化应急处理中心,配备大型移动处理设备,实现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将家禽无害化处理等纳入省级补助范围。

7.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受益者付费、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方服务机制,健全养殖托管、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省级设立家禽业发展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对省内融资担保机构为一定规模的家禽养殖场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进行风险补偿。

探索创新风险防范机制。探索期货交易与肉类储备相结合的价格稳定联动机制,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确保养殖场户的稳定收益。

探索创新产销衔接机制。建立健全主产区和主销区稳定合作机制,推进与主销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完善补偿机制,稳定市场供应。

8.推动建设家禽产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强家禽产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河南省家禽产业大数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家禽产业大数据监测、分析、发布,形成以家禽产业为核心,集服务、交易、金融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为家禽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市场预测、生产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提供依据和指导意见,引导家禽产业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家禽肉鸡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肉鸡腹水咋防治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