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课内小说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的路径

2020-09-15曹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杨志整本书小说

曹霞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小说是亲近文学的一个窗口,小说有故事情节,可读性强,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第六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小说,两个单元,三分之一的教学都在小说上,以此可见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也提出“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曾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在第四、六单元的小说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课文的学习来探索由课内小说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的路径,并有效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地走向深度阅读。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简单做法。

一、小说阅读教学的主导思想

小说是最接近人生的一种文体。读小说的价值就在于延长我们有限的生命,丰富我们人生单一的生命。那么,阅读小说一定要带着生活体验去读,可对于中学生而言,稚嫩的他们没有多少生活阅历,所以教师的引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顶层设计师,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一定要紧扣“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一性质。语文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的体验、经历更重要,所以课堂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学习任务,依托语文实践,用心设计适合学生,并且学生也喜欢的课堂活动。小说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文字间徜徉,老师要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阅读兴趣,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故事中,品味小说独特的魅力,同时,还要精心搭建活动平台,积极引导交流展示,由课内单篇小说逐渐延展到整本书,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浓厚兴趣。

另外,小说教学教什么?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面面俱到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只落在这些方面的话还是有问题的。李冲锋副教授提出,小说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小说世界,而不是考察学生小说阅读的“产出”。教给学生解读方法应该成为小说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中由课内单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由点到面,由此及彼,既立足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要引导学生以开放的视角去读小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阅读更贴近学生的认知与兴趣,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二、感知内容中的设疑引导

小说故事情节具有连续性,故事内容也有阶段性和完整性。作为课文的小说往往是原著的节选,只有把课文内容回归到整本书阅读中品味,才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

在课内小说阅读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课内小说节选相关联的故事情节,以此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激发他们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可告訴学生这是刘备第三次去拜见诸葛亮的情况,那么第一次和第二次情况如何呢?在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问学生,这是第二次,那么第一次的情况如何?《孤独之旅》的教学中,我们不妨从“杜小康为什么要去放鸭子?”谈起,引导学生了解之前有关杜小康的故事,以便更好地理解杜小康的“孤独之旅”。《范进中举》中胡屠户骂女婿范进“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你老了,不过意,舍与你的。”这话是胡屠户随便胡说的,还是有依据的?让学生在《儒林外史》中阅读相关内容寻找答案。诸如此类的教学设疑,必将会在学生的内心激荡起层层涟漪,引发学生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也会让课内小说阅读在不着痕迹、自然而然中晋级到整本书阅读。

三、品析人物中的有效延展

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小说,首先要学会品析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在《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分析杨志的形象。首先,我们要站在节选内容的角度分析人物。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虽精明能干,武艺高强,但性格急躁,不善协调。他的精明能干表现在:他很清楚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接受任务,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又做了精心的安排——先要求大家扮做普通的客商,悄悄赶路,避免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用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空子。后来在路上,为安全起见,杨志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再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的警惕性也非常强,千方百计地阻拦。这些都体现了杨志的精明过人。但为什么杨志如此小心,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一方面固然是要突出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的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惹的祸。正是简单粗暴,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也不断被激化。堡垒先从内部被攻破,失败也在所难免了。

另外,为了更全面地分析杨志的形象特点,我们还需要站在原著的角度分析人物。《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出场回目有: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一百一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引导学生走进原著,阅读以上故事情节,了解杨志的生活阅历还可看出杨志的性格经历了“失意──得志──幻灭”的动态发展变化。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应该说最初也是满怀抱负的,可是世道的污浊,命运的多舛,生活的不易,所以他才变得如此立功心切,如此急躁、粗暴。将人物回归到原著中,回归到他本来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对杨志的形象才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再如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中,赏读精彩片段: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

曹雪芹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每个人不同的笑态,教学中适时进行人物背后故事的拓展延伸。比如史湘云是直肠子的人,平时做事尚且不瞻前顾后,此时自然要首先爆发,笑得喷茶了。林黛玉是个体质娇弱、孤僻自洁的人,因此“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天真,孩子气,是贾母的宝贝,平日专会在贾母面前撒娇,这时笑得“滚到贾母怀里”。惜春最小,也娇弱“离了坐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迎春是“二木头”,没有存在感。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可见贾母的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而家里的佣人,在封建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因此在主人面前不能尽情地笑,只能“躲出去蹲着笑去,”“忍着笑上来替他们姐妹换衣裳”。

每个人的笑都不同,但每个人的笑都极具个性,作者正是紧紧地扣住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才描绘出了这般合情合理、耐人寻味的“笑”的细节,使读者如闻其声。教学中穿插讲述人物的故事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人物相关的故事,不仅能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四、助读资料的推荐引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更有助于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教学中推荐引入与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影视剧的介入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白夹杂的课文内容。另外,文字与影视作品的对比也是教学中的一大可利用资源,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

其次,相关名家说书、评论、解读等,都有利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提升。如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推荐学生观看或聆听《田连元讲水浒》《 鲍鹏山讲水浒》《易中天品三国》《马瑞芳讲红楼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蒋勋细读红楼梦》,名家的引领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入,也更有意义。

五、阅读活动的精心设计

教学中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阅读活动,能让学生在具体、深入的体验中感知理解小说的内容。同时,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也体现了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进一步保护了学生的乐学情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及整本书阅读的喜爱。

教学中可以借助课前活动,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尽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悟及快乐。比如学了《智取生辰纲》后,趁热打铁引导阅读《水浒传》,组织学生课前进行“水浒人物大家谈”的活动。学生沉浸于介绍人物、讲述精彩情节、画思维导图、模拟说书、表演课本剧、知识竞答、有奖竞猜等活动,在活动中熟悉小说内容。另外,还可以借助随笔、读书分享会等形式给喜欢《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诗词赏读、人物评说、故事讲述、歌曲吟唱中分享整本书阅读的快乐,传播读书的乐趣,为进一步深入阅读做好充分的铺垫。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认识和从事实践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的心理驱动因素,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教学中借助课文,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整本书阅读的进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当然,由课内小说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的路径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作者通联: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杨志整本书小说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论语》整本书阅读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施招美男计,精致利己主义男被自己坑了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倾斜(小说)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