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对肝郁脾虚证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09-15王洪博

中成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咽喉炎流性肝郁

高 玮 杜 昕 王洪博

(1.河北省中医院药学部, 河北石家庄050000; 2.河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 河北石家庄050000;3.河北省胸科医院药学部, 河北石家庄050000)

反流性咽喉炎又称为咽喉反流,在耳鼻咽喉科中较为常见,是由酸性的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对其黏膜产生刺激,引发炎症和损伤,最终导致反流性咽喉炎发生[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重要的意义[2]。

中医认为反流性咽喉炎属于“喉喑” “声嘶” “吞酸”“梅核气” “喉痹” 等范畴,由情志、饮食不节损及肝脾所致,情志不调、肝失疏泄,肝郁气滞使气机升降系统异常,饮食不节而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困脾,引发脾气虚弱[3]。本研究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郁脾虚证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于河北省中医院的150 例肝郁脾虚证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西药组、旋覆代赭汤加减+西药组、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每组50 例。其中,西药组男性26例,女性24 例;年龄25~65 岁,平均年龄(45.2±2.6)岁;病程0.5~5.0 年,平均病程(2.3±0.5) 年,旋覆代赭汤加减+西药组男性25 例,女性25 例;年龄25~64 岁,平均年龄(45.8±2.3) 岁;病程0.5~5.0 年,平均病程(2.2±0.4) 年,而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23~65 岁,平均年龄(44.5±2.5)岁;病程0.5~5.0 年,平均病程(2.5±0.4) 年,3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20112)。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 符合Belafsky 等[4⁃5]对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标准,反流症状指数(RSI) >13 分,或反流检查评分(RFS) >7 分。

1.2.2 中医 反流性咽喉炎症状、肝郁脾虚证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6]。反流性咽喉炎包括①既往史,存在胃病史或者反酸、胸痛、烧心史;②临床症状,存在异物感、痰附感、咽干、咽痒、咽部存在轻微疼痛,或灼热感、声嘶、刺激性咳嗽;③检查,咽黏膜肥厚、肿胀、增生或充血、干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肥厚,弥漫性喉水肿,喉部黏液蓄积、肉芽肿/肉芽组织增生。肝郁脾虚证[7]包括①主症,精神抑郁或者情绪焦虑,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少纳呆,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相关;②次症,咽部异物感,口苦咽干,嗳气泛酸,胃脘满闷,胁肋胀满疼痛;③舌脉象,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符合主症中的任意1 项或次症中的任意3 项,即可确诊。

1.3 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1.2” 项下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扁桃体病变、茎突过长综合症;②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③非肝郁脾虚证;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精神障碍、沟通障碍;⑥心肺功能不全。

1.4 治疗手段 西药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莫沙必利(成都弘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2),前者每次20 mg,每天2 次,餐前30 min 口服;后者每次5 mg,每天3 次,餐前30 min 口服,连续8 周。旋覆代赭汤加减+西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基本组方药材代赭石、党参各12 g,甘草(炙)、旋覆花、半夏(洗) 各18 g,大枣(擘) 6 枚,生姜30 g,胃胀不适者加枳壳、陈皮,咽干者加麦冬、玄参,咽痒、咳嗽者加前胡、僵蚕,声嘶者加诃子、木蝴蝶,胃酸重者加瓦楞子、乌贼骨,胃痛者加川楝子,每天1 剂,水煎服,早晚2 次分服,连续4 周。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在旋覆代赭汤加减+西药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贴膏组方药材陈皮、黄芩、山楂、木香各10 g,研磨为细末,加入生姜汁揉成饼状,肝气犯胃者贴敷胆俞、神阙、肝俞,脾胃虚寒者贴敷中脘、神阙、双侧肾俞穴,每天1 次,连续4 周。

1.5 指标检测

1.5.1 pH PC3200 双通道pH 测试仪(上海阔思电子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检测3 组治疗前后24 h 双通道pH,对食管、咽喉部反流情况及咽喉部炎症表现进行观察,记录pH<4 的时间占比。

1.5.2 食道下括约肌 (LES) 静息压力、胃蛋白酶

EGEG⁃5D 五导胃肠电图仪(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治疗前后LES 静息压力。取治疗前后喉部黏液,保存于液氮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胃蛋白酶活性,酶标板反应孔显色则为阳性,同法检测胃蛋白酶活性,相应试剂盒均购自美国R&D 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5.3 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 评价内容共有9 项,包括持续清嗓,吞咽食物、水或药物困难,发声有问题或声嘶,痰过多或鼻涕倒流,呼吸困难,烦人的咳嗽,平卧或饭后时咳嗽,胸痛、烧心或胃痛,咽喉异物感,根据其严重程度评分0~5 分,其中0 分表示无症状,5 分表示症状非常严重。

1.5.4 反流检查评分(RFS) 评价内容共有8 个电子喉镜体征,包括声带水肿、弥漫性喉水肿、喉室消失、假声带沟、红斑或者充血、肉芽肿、后联合黏膜增生、喉内黏液附着,根据其严重程度评分0~26 分,大于7 分表示为阳性。

1.5.5 中医证候评分 包括主症、次症,根据其严重程度评分0~3 分,其中舌脉分为非正常、正常,分别评分1、0 分。

1.5.6 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进行,①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中医证候评分减少≥90%;②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减少≥70%;③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④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倾向,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rnov 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者以()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者以 [M (Q1,Q3)]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双通道pH 值 治疗后,3 组第一、第二通道pH 值<4 的时间占比降低(P<0.05),以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3 组双通道pH 比较(, n=50)

表1 3 组双通道pH 比较(, n=50)

注:F1/P1 表示同组治疗前比较,F2/P2 表示同组治疗后比较,t1/P1 表示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与旋覆代赭汤加减+西药组治疗后比较,t2/P2 表示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

2.2 LES 静息压力、胃蛋白酶活性 治疗后,3 组LES 静息压力升高 (P<0.05),胃蛋白酶水平活性降低(P<0.05),以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更明显(P<0.05),见表2。

2.3 RSI 评分、RFS 评分、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后,3 组RSI 评分、RFS 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更明显(P<0.05),见表3。

2.4 临床疗效 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2 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反流性咽喉炎属于本虚标实,以脾虚失运为本,以脾胃气逆为标,肝郁、脾虚与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痰、火、气、瘀阻塞在食道,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甚则食入反出[8],其病机为肝郁脾虚,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后影响其他脏器,并且前者在脾胃运化功能的调节中较为重要。中医应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疾病已有上千年历史,通过气机升降理论契合病机,从而达到治愈目的[9]。

表2 3 组LES 静息压力、胃蛋白酶活性比较(, n =50,1 mmHg=0.133 kPa)

表2 3 组LES 静息压力、胃蛋白酶活性比较(, n =50,1 mmHg=0.133 kPa)

注:F1/P1 表示同组治疗前比较,F2/P2 表示同组治疗后比较,t1/P1 表示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与旋覆代赭汤加减+西药组治疗后比较,t2/P2 表示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

旋覆代赭汤为理气方剂,《伤寒论》 记载“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10⁃11],它由代赭石、人参、甘草(炙)、旋覆花、半夏(洗)、大枣(擘)、生姜等组成,具有益气、降逆、化痰、和胃作用[12⁃14]。本研究根据患者病症对该方进行加减,胃胀不适者加枳壳、陈皮,咽干者加麦冬、玄参,咽痒、咳嗽者加前胡、僵蚕,声嘶者加诃子、木蝴蝶,胃酸重者加瓦楞子、乌贼骨,胃痛者加川楝子,其中陈皮可抗消化性溃疡,木蝴蝶可疏肝和胃、清肺利咽,党参可健脾益肺、补中益气,可提高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旋覆代赭汤加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双通道pH 值和食道下括约肌(LES) 静息压力、胃蛋白酶水平,效果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

表3 3 组RSI 评分、RFS 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n=50)

表3 3 组RSI 评分、RFS 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n=50)

注:F1/P1 表示同组治疗前比较,F2/P2 表示同组治疗后比较,t1/P1 表示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与旋覆代赭汤加减+西药组治疗后比较,t2/P2 表示旋覆代赭汤加减+穴位贴敷+西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

表4 3 组临床疗效比较(n=50)

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常用手段,联合中药汤剂时可显著提高疗效[15]。本研究使用河北省中医院自制的组方进行穴位贴敷,其组方药材为陈皮、黄芩、山楂、木香,可降逆、和胃、理气、疏肝、消食化积,肝气犯胃者取胆俞、神阙、肝俞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者取中脘、神阙、双肾俞贴敷治疗,贴敷、刺激穴位后经络传导,从而激活经脉,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提高疗效。结果显示,联用穴位贴敷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明显,治疗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肝郁脾虚证反流性咽喉炎患者LES 静息压力,降低胃蛋白酶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咽喉炎流性肝郁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绿茶加冰糖缓解冬季咽喉炎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咽喉炎患者的护理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