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随课微写”在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究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为例

2020-09-15福建省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翁兰珍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2期
关键词:习作课文作文

福建省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 翁兰珍

“随课微写”是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选取有价值的练写点即时练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经过有主题的多次片段练写获得写作技能的实践,积累写作体验,再进行单元大作文的写作。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在单元大作文中就会增强信心,减轻学生写单元大作文的心理压力,还会使课文的“读”与习作的“写”有机结合。“随课微写”教学怎样才能更加有效,经过课题 “‘随课微写’小学习作教学的新路径探究”实践,笔者认为,“随课微写”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在习作教学课堂实践中,结合年级单元的具体教学要求,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从多角度进行多频率练习,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习作教学效果。

一、注重生活感悟,滋润心灵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写好作文,积累生活素材是非常重要的。注重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体验,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应用于书面表达,这样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就能紧密联系起来。在“随课微写”中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进文章当中,从更高的站位去构思,去表达。

如第一单元的《落花生》,课后就有安排小练笔: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竹子、梅花、蜜蜂、路灯。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充分交流、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再引导学生思考说出自己对“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的感悟,然后探究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进而引导学生看到事物的特点,用高尚的品质滋润心灵,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所选的生活中常见的“竹子、梅花、蜜蜂、路灯”其中之一有什么特点,找到它与人的品质的相似之处,才能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情感。鼓励学生依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为单元作文《我的心爱之物》做铺垫。

笔者多年任教小学高年级语文,课题实验也是选五、六年级,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方法,但大部分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不佳。因此,小学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把生活感悟融入随笔写作当中,尽可能地用深刻的、长远的、高尚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感悟人生。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随笔写作技巧,利用自身周围的小情境、小片段、小人物等体现单元作文的大主题: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二、强调厚积薄发,内化于心

“随课微写”如同盖楼,需要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倘若平时没有一定的素材储备,那么写作便无从谈起,没有高质量的写作素材,写作水平也就很难提升。教学时,教师对好的素材要及时进行讲授、发散,引导学生灵活使用,要引导学生课上随时发现书本上形象而又有文化内涵的句子,随时背诵记忆;课外读书时,有意识记录激发自己灵感的句子段落。制订随笔写作材料积累计划,让学生记忆一些名人名言、古典诗词、励志故事等。素材储备之后的关键就是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多背多记,对积累到的知识进行消化,灵活运用,争取把积累的素材转化为自身的随笔写作能力,学生的素材变得充实,随笔写作起来就相对容易。

如第三单元第九课《猎人海力布》,课后的小练笔是: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如果没有平时的阅读积累,就无法发挥想象,更无法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只能重复课文中已有的句子,达不到此次小练笔的目的。习作随笔写作素养提升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随笔写作水平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要以此单元课文学生喜爱的民间故事为引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积累材料,勤学善思,促进其“随课微写”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勤学善思,多维批判

“随课微写”教学中存在理性思维严重不足的问题,这是小学生习作的短板,为此,思辨能力日益受到重视。“随课微写”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维度看问题,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不一味相信追捧,也不盲目怀疑否定。通过现象看清实质,从平凡常见的事物中表达自己独有的态度和观点。要学会“剥洋葱”,把观点论据说深说透。

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后有一个思辨题:你怎么看待以上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和同学交流。围绕这一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再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谈看法。教学时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课文中“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体会父母不同的评价对“我”产生的重要影响。让学生发表对父母之爱的看法:人的成长中是需要慈祥的母亲还是需要严厉的父亲?两种极端的爱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过度的鼓励、表扬与赞美会使人迷失方向!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严厉的呵斥、批评与警醒也可能让人丧失自信。可见,仅有一种爱也是不全面的。这样紧扣单元习作训练要求,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经历,引导学生多维批判思考,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场景、细节描写,加上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下面的表格可以让学生在本单元的“随课微写”中多加思辨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其习作水平的提高。

不同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事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四、强化锤炼语言,智慧表述

倘若把学生“随课微写”看成是盖房子,那么语言表达就相当于房子的装修。高质量的建筑加上适合或精致的装修,才能在坚固安全的基础上更加舒适宜居。语言作为写作输出的重要形式,直接影响着情感的表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而言,就像贾岛的“推敲”,一个语句的推敲,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通过对过往文章的反复修改,加上教师点评,学生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写,怎么改,表达才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随课微写”练习离不开对好文章的效仿与借鉴,但很多情况,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那些优秀文章,没有一字一句地去细细品味。语言的锤炼离不开勤学善思,反复训练加上不断琢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不断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如第六单元的《慈母情深》,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后安排的小练笔是: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教学时,教师可预设多种原因的“鼻子一酸”:感动的、委屈的、痛苦的、难过的、后悔的、幸福的……然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一练笔的要求中获取的信息,思考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启发学生可以紧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现在,不仅教学手段日新月异,而且学生学习的途径也更多了,教师可借拍“微电影”活动创设情境,以各种有代表性的镜头展开教学;也可以用“导演说戏”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角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进行“随课微写”。

我的“微电影”拍摄计划表

思路打开了,再让学生说,然后写下来,从说到写,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巡视,发现典型习作,选择两三篇较好的加以展示,再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拨,以锤炼语言,实现智慧表达。

“随课微写”教学应注重几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任何阶段的学习、任何形式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随课微写”教学亦是如此,不能偏离这个中心。二是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随课微写”。“随课微写”教学目标要紧贴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情况,紧扣学段目标,不要盲目拔高,使学生觉得吃力,也不要过低,否则起不到提升写作能力的效果。三是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随课微写”绝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写几个片段或几篇文章,而是要持续训练学生正确、科学地运用写作方法,进行语言实践的运用,避免作文教学缺乏阶段性、序列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习作课文作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