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研究

2020-09-14白晓欢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白晓欢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道德和法治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它更注重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素养。它着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礼仪的培养,教给他们学会如何处事,如何行事,如何办事,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道理和礼节。通过对道德和法治理论的研究和教育,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验证该理论在现实中的存在,改善自己的思想修养,提高内心的情感。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体现出来,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展示道德内涵和法治观念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开展

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体现出教科书中的实践行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展示,都是我们要接触和学习的,而且在教学中属于必修的通用技术对于一般信息技术的研究,我们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实现从知识到实践能力的整个过程。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原理,可以分析一般的教学方法。

一、实现兴趣类资源信息化拓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性

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上,需要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需要在掌握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即:兴趣教学法、网络资源互动教学法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确保教学资源的具体开发,加强对扩展信息资源的反馈,调整兴趣类教学资源拓展侧重点等一系列具体流程,实现兴趣类资源拓展,通过运用不同的信息媒体来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公民权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案例。案例主题是“张某故意伤害案”。张某实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张某和自己的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是过当的,所以构成了故意伤害罪。在判决书中这样说: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人的权利受到了什么侵犯,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同时,我们应该遵守法律不能侵犯别人的权利。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调乏味,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得的辛苦。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借助微课、PPT、数字故事等,满足了教学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公民权利》一文时,我要求学生使用信息平台来选择满足他们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材。同时,老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了课前教学互动的“预热”。课上学生结合平台所发的数字故事,分别讲述了公民的权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讨论得更加激烈了,整个班级的教学互动得到了显著改善。课后,学生们还积极地使用该平台进行交流和个性化的拓展互动,为成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互动课堂,直观、生动、形象,在次过程中,在提升了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展示品德待人接物规则

基于社会实际,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当前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一系列讨论。涉及到个人修养、他人交往、生活細节、制度规范以及思想情感等多种个人与周围的思想意识存在,通过理论和实际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开展事情的处理和解决过程。简而言之,道德和法治基本上分为三类:对自己,对他人和对国家。根据教科书理论的要求,应用于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意识形态素养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我们使用信息技术以模块化的方式集成相关知识,并通过多媒体有效地显示它。道德和法治的核心是如何处理自己的事务,如何处理人的事务以及如何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的理论内容应通过多媒体直观有效地显示。让自己进行有效的认知,同时形成自我意识,达到更高的水平。

结语:

道德和法治教育已成为当今人们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弥补学生不足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正确地指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纠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缺陷,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随时调整生活中的各种不端行为,纠正自己和周围人的各种不良行为,促进良好环境的形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把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研究放在中心位置。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样,就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并且将信息技术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以信息技术平台为参照,,将道德与法治前后需要联系的地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一线贯之,达到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相互结合的目的,突出教育问题和实现有效目标的一致途径。这种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直观,更有趣,而且他们并不觉得无聊。学生们热爱学习,同时还能引进更多的新知识,及时更新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现实当中验证理论,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升华自己的内心情感,达到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洪海《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0

2.杨宗凯.教育信息化2.0的颠覆与创新[J].中国教育网络,2018(1):1-2.

3.李林.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52.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