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经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体会

2020-09-14陈静于淼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8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康复训练

陈静 于淼

【摘 要】目的:针对患有脑血管疾病且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接收的脑血管病人当中抽选120位符合要求的病人,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将120位病人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康复治疗方案。经过12个星期的治疗后,采用专业技术计算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并对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结果:根据准确的数值结果分析,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的病人,经过治疗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恢复,但从恢复程度方面分析,观察组更胜一筹。结论:对于患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应该尽早给予康复治疗,这不仅有利于病人运动神经反射弧的重建,还能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案,值得相关医学人士借鉴应用。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运动功能受损;康复训练;治疗效果

近些年,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造成病人发生此类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根据疾病发病结果来分类可以分成缺血性以及出血性两种。脑血管疾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我们常说的中风、卒中等都属于其范畴。由于多方面原因,患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死亡率较高,即使经过治疗使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其致残率也很高。这种情况无论是对病人的家庭还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我们就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人的恢复有何影响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此次选取的病人均来自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之间,病人所患疾病均为脑血管疾病且运动功能受到一定的损伤。实验对象选择标准:(1)第一次发病且如果是脑卒中病人,必须要在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治疗。(2)经过病理学等多方确诊,明确病人所患疾病符合此次实验的要求。(3)病人病情稳定后仍存在意识不清、认知模糊等状态的病人不予纳入实验对象的筛选范围。(4)病人家属同意病人参与此次实验,且在知情情况下签署同意书。经过筛选,我们共计选出了120位符合要求的实验对象参与此次探究。通过对病人基本信息的了解,观察组由31位男性以及29位女性组成,其年龄均在41周岁至82周岁之间,这60位实验对象当中包括10位全瘫病人。对照组男女病人比例为1:1,其年龄均在42周岁至83周岁之间,其中同样包括10位全瘫患者。通过比对两组病人的基本信息,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1.2 方法

1.2.1 卧床期训练

病人在卧床期间不能一动不动,康复治疗师可以指导病人良肢位的摆放,定期更换卧床姿势,这样能够平衡身体的屈伸张力,避免异常模式的出现,同时还能预防病人出现褥疮。这种训练是以被动运动为主的,如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等,在此基础上诱导病人的主动运动。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病人恢复的最佳姿势。更换病人姿势的时间可以定为一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在翻身时还需要对病人的背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流动。

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我们适当变化床头角度,从30°、45°依次增加,直至提高到90°,病人成坐立姿势。这种训练每天进行三到四次,一次坚持五分钟到十分钟左右。当角度到达90°时,病人需要保持半小时左右的坐立姿势,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病人没有明显的不适,可以尝试站立在床边进行训练。首先对膝关节进行训练,将病人的腿部从病床上移至地面,先坐于床上适应膝关节的屈伸,之后尝试慢慢站立,然后缓慢坐下,周而复始,让病人逐渐适应。

1.2.3 行走训练

病人在这一训练阶段需要克服的主要难题是双腿的支撑力不够,重心把控能力差。負责病人康复训练的医师需要在开始训练阶段加以辅助,扶住病人的腰部,为病人提供力量。刚开始可以先不行走,先练习踏步,让病人逐渐适应之后再慢慢抬脚走路。当病人的步伐变得稳定起来后,医师需要放开病人的腰部,改为患侧搀扶。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将人工搀扶改为机械辅助,之后进行脱离器械训练。

1.3 统计学方法

科学严谨的实验结果必然少不了大量统计数据的支持,正是由于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难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为此我们才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移交给SPSS19.0软件。

2 结果

计算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两组病人治疗前的运动功能状态相似,经过治疗后两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好转程度更大,具体情况请参见下表。

3 讨论

在我国,当今社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康复训练治疗方案。它能够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障碍问题,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这对于病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来说都有一定的帮助意义。本次实验结果证明康复治疗的上述优点确实存在,且实验结果与我们之前查阅的文献资料也有很高的相似度,因此我们可以加大此治疗方案的推广力度,使更多脑血管病人得到帮助。

参考文献

乔煦.静脉溶栓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6(02):19-22.

卫超亚.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3):3223-3226.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
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分析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