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二级医疗机构药师培训与药学服务能力现状的调研*

2020-09-12张晋萍李慧馨吴秋惠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称药师药学

张晋萍,李慧馨,蔡 俊,吴秋惠,聂 力

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南京 210008;2 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南京211198

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向社会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1]。国外临床药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药师培养、药学服务标准与服务模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3]。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近年来,三级医疗机构正在积极探索药师转型与药学服务工作的顺应性,而有关二级医疗机构开展药师培训与药学服务的研究不多[4]。本文通过调研江苏省部分二级医疗机构药师培训与药学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二级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能力提供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

江苏省部分二级医疗机构药师。

1.2 调研方法

基于“知信行”理论(KAP)设计调研问卷,对省内部分二级医疗机构药师进行调研。通过问卷星形式发放问卷,设置一个手机号只能填写一次问卷,并以匿名方式作答,填完所有条目方认可问卷有效。

1.3 调研内容

调研问卷包括药师5 部分内容: ①基本信息;②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③所具备的药学相关知识(以下简称“知”);④对药学服务的态度(以下简称“信”);⑤药学服务行为(以下简称“行”)。

1.4 问卷评分

药学相关知识部分共21 题,每题1 分,满分21分,答错不计分。药学服务行为和对药学服务的态度两部分各7 题,采用Likert 四级评分法;态度维度由4 分(非常赞同)到1 分(非常不赞同),总分7~28 分;行为维度由4 分(总是)到1 分(从不),总分7~28分。得分越高,表明药学服务的“知信行”水平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13 和SPSS 23.0 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和Kruskal-Wallis H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收到有效问卷208 份。其中,女性药师占64.42%,男性药师占35.58%,31~40 岁占47.60%,本科学历占72.60%,药学专业占73.08%,初、中级职称占85.58%,调剂岗位药师占75.00%。

2.2 药师培训现状

在药师培训形式中,以院内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和网络学习为主,分别占83.65%、73.56%和73.56%,院外进修仅占23.08%。年培训次数1~2次、3~4 次和5 次以上者,分别占36.06%、35.58%和27.40%。

对培训内容需求居于前四位的是:慢性病药物治疗、常见病药物治疗、用药教育以及处方审核知识,分别占85.58%、80.29%、77.40%以及76.44%。其他培训需求还包括老年病、突发病的药物治疗知识、临床常见病的基础知识以及患者管理方法等。

2.3 药学服务“知信行”得分

调研结果显示,药师态度维度得分最高,行为维度得分一般,知识维度得分低于及格线。见表1。

表1 药学服务知信行各维度得分情况

分析得知,性别对态度、行为维度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职称、工作岗位及工作年限对行为维度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职称及工作岗位对知识维度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药学服务“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获得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学历、职称、工作岗位、性别、年龄以及工作年限)作为自变量,药师药学服务的知识得分、态度得分、行为得分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学历、职称是知识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是态度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工作岗位是行为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3.1 药师的基本情况与药学服务现状

在参与本调研的208 位药师中,72.60%具有本科学历,85.58%为初、中级职称。药师的学历水平、职称比例均高于席晓宇等[4]开展的一项全国调研数据。以药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需求来看,二级医疗机构药师在学历、职称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本调研显示,临床药师、药学研究岗位的药师比例偏低,分别只占19.23%和1.44%,表明在二级医疗机构中,临床药师和药学研究岗位编制设置严重不足,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条件不容乐观。2011 年版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 号)第三十四条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的临床药师,三级医院不少于5 名,二级医院不少于3 名。很多二级医疗机构只按上述《规定》的最低要求设置临床药师岗位,却未能从医院药学长远发展对人才和药学服务的需求出发,进行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与储备。导致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①可能与医院领导的管理理念、体制对药师职能分配的影响有关[4];②与目前二级医疗机构运行状况对高学历人才吸引力不够有关,它们很难招收到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师来院工作。

表2 药师自身情况与药学服务“知信行”平均得分

表3 药师药学服务“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调研发现,二级医疗机构有75.00%药师在调剂岗位工作,他们接受培训的方式主要有院内培训、参加学术会议与网络学习,只有23.08%通过院外进修接受培训。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药品零差价销售后,药房从盈利部门变为成本中心,一些医院不再引进新药师,导致药师人手不足、配备比例下降。②二级医疗机构药师以满足基本调剂工作为主、开展药学服务的后劲不足、积极性下降。席晓宇等[4]的调查显示,我国二级医院每百床配备药师5.7 人、临床药师0.4 人,与美国2007 年公布的每百床配备药师9.8 人、临床药师2.4 人有着较大差距[5]。

二级医疗机构药师专业局限,接受培训机会少。73.08%的药师为药学专业,仅6.73%的药师为临床药学专业;药师年均接受1~2 次培训者占36.06%,接受3~4 次培训者占35.58%,超过5 次培训者仅占27.40%。大多数药师在校学习药学专业,尚未延伸至临床治疗领域。而在实际工作中,二级医疗机构药师对慢性病、常见病、老年病的药物治疗学、用药教育以及患者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着较大的培训需求。药师知识结构的单一与培训机会的严重不足,一方面影响了其药学服务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其原因:①长期以来,我国药学专业本科教育以培养药品生产、检验、研究型药学人才为主,而对于药物合理应用涉及较少,导致药师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及实践技能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②二级医疗机构药师在职培训不规范、缺乏相应的考核。对此可通过加强在职培训,逐步培养药师临床思维与慢病管理技能,提高其药学服务能力。

3.2 药学服务“知信行”现状

药师的“知信行”对药学服务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药学服务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有利于药学服务的开展,有助于实现药师角色的转型。本调研结果显示,二级医疗机构药师在知识维度、态度维度以及行为维度的标准得分分别为(51.90±14.95)分、(89.39±12.43)分和(60.25±16.07)分。

药师在知识维度的得分普遍较低,未达及格线,且分值相差较大,显示了专业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建议在开展教育培训时,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对于专业知识不足的应优先补齐短板。

药师在态度维度的得分最高,显示了其对于药学服务的积极态度,对自己在开展药学服务过程中的作用有着较高的认同感。

药师在行为维度的得分稍高于及格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药师能做到有时或经常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药学服务,并能参加教育培训,但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为提高药师药学服务的水平、积极性、主动性,医院管理者应针对患者病种特点,开发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着力探索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加强管理,促进药师改善服务态度,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3.3 药学服务“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职称是知识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知识维度得分越高。原因如下:①高学历者,学习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学习能力更强,有利于知识的积累;②随着职称的提升,药师需要不断经历学习与考试,有利于知识的增加与巩固;③职称较高的药师,工龄相对较长,其参加学术交流、教育培训以及外出学习的机会也较多,更有利于获取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和新观念。

本调研显示,性别是态度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男性药师的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女性药师得分。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可能因为男性药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家庭负担比女性药师轻,因此对待药学服务态度更为积极、正向。

本调研还显示,工作岗位是行为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行为维度得分以药学研究岗位最高,临床药师岗位次之,调剂岗位药师最低。原因可能在于:不同工作岗位对药师行为的规范性、严谨性与自律性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影响着药师的药学服务行为。从事药学研究的药师,有着更强的规范性、严谨性和自律性,因此在提供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有着更高的行为维度得分。只有当人们知晓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3]。

4 小 结

参与本次调研的江苏省二级医疗机构药师,其学历、职称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他们仍以传统调剂工作为主,其药学服务能力、在职培训现状还存在诸多不足,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为顺应药学服务转型,适应分级诊疗工作的需要,二级医疗机构领导应转变观念,在药师中加强对慢性病、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用药教育知识、处方审核知识以及患者管理方法的教学培训,并尝试通过药师考核及一系列激励措施,逐步改善药师对药学服务的态度与行为,提升药学服务的能力。

猜你喜欢

职称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