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0-09-11李苗苗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效能家属肺癌

李苗苗

(西平县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900)

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肺癌不易发现,40%以上肺癌患者错失手术时机,临床多采用化疗[1]。化疗虽能有效杀死癌细胞,延长生存周期,但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引发不适生理反应,降低睡眠质量,影响正常生活[2]。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多居家休养,护士只负责院内照护工作,家属则负责院内与院外全程照护,对患者行为管理发挥重要督导作用,故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要求护士协调患者与家属间关系,让家属参与患者日常护理活动,成为护士的有力助手[3]。本研究选取78例化疗间歇期肺癌患者,探讨FCC模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西平县人民医院78例化疗间歇期肺癌患者,其中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38例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48~67岁,平均(57.13±4.46)岁,病理分型为20例腺癌,13例鳞癌,5例小细胞肺癌。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68岁,平均(57.94±4.27)岁,病理分型为21例腺癌,15例鳞癌,4例小细胞肺癌。两组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肺癌;③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④首次接受化疗。(2)排除标准:①卡氏评分<60分;②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文盲;④继发性肺癌;⑤伴有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语言沟通障碍、严重贫血、其他恶性肿瘤;⑥无家属照护或家属无正常认知能力。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讲解肺癌有关知识,告知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增强治疗依从性。与患者加强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促进良好心态形成;指导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多饮水,少食多餐,均衡营养。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每周1次。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FCC模式护理,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手绘动画、视频等方式讲解肺癌成因、化疗方案、不良反应、间歇期注意事项、居家护理重要性等,时间控制在30 min内,宣教结束后要求患者及其家属逐个发言,阐述自己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发言时间<5 min,在此过程中另一方认真聆听,并实时指出遗漏与错误之处,帮助双方提高知识掌握度。叮嘱患者若出现胸痛、气闷、痰中带血等症状,及时告知家属,并由护理人员示范应对方法。后将视频拷贝给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回家后温习,直至熟练掌握。(2)环境护理。嘱家属为肺癌患者提供安静居住环境,避免大声喧哗。控制患者接触外界人员数量,减少公共场所如超市、商场、广场聚集次数,以防感染病毒性、细菌性疾病。保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温度为20 ℃左右,湿度为60%左右,预防中暑与感冒。勤开窗,保持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为患者营造温馨氛围,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3)睡眠干预。根据肺癌患者个体与疾病进展差异,制订活动、休息、饮食、睡眠个性化计划,由家属督促计划的实施,定时休息,规律生活,保证活动与休息二者动态平衡,保证夜晚睡眠质量。(4)心理安抚。指导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认真聆听患者内心真实想法,采用鼓励性语言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1.4 观察指标

1.4.1自我效能 于干预前和干预后使用医院自制的自我效能量表评估肺癌患者自我效能,包括疾病监测、健康知识、急症处理等内容,每项1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好[4]。经预实验,本量表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91,效度系数为0.80。

1.4.2睡眠质量 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选用其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3个项目,各项目评分为0~3分,分值越低表明睡眠质量越好[5]。

1.4.3生存质量 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 lung,FACT-L)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包括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项目,总分38~19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6]。

2 结果

2.1 自我效能评分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 PSQI评分干预前,两组各项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3 生活质量干预前,观察组FACT-L评分为(85.44±6.52)分,对照组FACT-L评分为(86.68±6.7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5,P=0.412)。干预后,观察组FACT-L评分为(110.51±9.26)分,对照组FACT-L评分为(102.74±8.15)分,两组FACT-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t=3.926,P<0.001)。

3 讨论

FCC护理模式是将患者周边群体作为护理工作协助者,调动其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并教授其相应护理技能,使患者院内外均能享受一体化护理服务。苏慧等[7]指出,给予化疗间歇期胃癌患者FCC模式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状况,还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本研究将FCC模式护理应用于化疗间歇期肺癌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原因主要在于: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健康宣教,讲解肺癌有关知识,可纠正其错误认知,增强治疗信心;教授患者家属基础护理操作,可提高其措施操作熟练度及急症应对意识,提升自我效能。大量研究证实,化疗会对肿瘤患者造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伤害,增加肠胃不适感与心理压力,继而影响睡眠质量,降低生活质量[8]。本研究在FCC模式护理干预中给予患者环境护理、睡眠护理,嘱家属为肺癌患者提供安静居住环境,控制患者接触外界人员数量,调控室内温湿度,保持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为患者营造温馨氛围,利于患者保持愉悦心情,减轻心理压力,制订活动、休息、饮食、睡眠个性化计划,保证活动与休息二者动态平衡,可降低睡眠障碍,提高入睡效率。本研究对比发现,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FCC模式护理应用于化疗间歇期肺癌患者,可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FCC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可提升自我效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家属非医学从业人员,评估病情的能力有待加强,目前FCC护理模式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需进一步针对化疗间歇期多发问题对家属进行培训,进而提高家属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效能家属肺癌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