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痰浊痹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11刘运龙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阻型薤白半夏

刘运龙

(柘城县人民医院 中医内科,河南 商丘 4762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具有病情不易控制、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临床研究发现,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可进一步提高痰浊痹阻型UA的治疗效果[1]。痰浊痹阻型UA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痰浊痹阻,治则为泄浊健脾、化痰散结,瓜蒌薤白半夏汤综合瓜蒌、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菇、茯苓等药物,具有宽胸散结之效。本研究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在痰浊痹阻型U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痰浊痹阻型U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男71例,女49例;年龄46~76岁,平均(60.29±4.52)岁。观察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44~75岁,平均(58.71±4.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柘城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UA诊断标准[2];(2)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属于痰浊痹阻证;(3)舌苔浊腻、脉滑、胸闷如窒、纳呆便溏、倦怠乏力、身体困重、痰多体胖。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2)心脏器质性疾病;(3)有药物过敏史;(4)肝、肾功能严重损害;(5)神经系统疾病;(6)对本研究相关药物存在禁忌。

1.3 治疗方法常规给予两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制剂、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照组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由科室自制贴膏贴敷于心俞、内关、膻中、足三里穴,组分为丹参、川芎、乳香、没药,每穴1贴,每次4~6 h,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穴位贴敷方案同对照组。瓜蒌薤白半夏汤药方组成为瓜蒌10 g,胆南星10 g,半夏10 g,薤白10 g,茯苓20 g,党参20 g,竹菇20 g,陈皮15 g,石菖蒲15 g,枳实15 g,甘草6 g。随症加减,胸闷痛重者加用延胡索20 g,丹参15 g;纳呆便溏者加用山楂10 g,鸡内金10 g,猪苓10 g;倦怠乏力者加用黄芪10 g,改茯苓为10 g。每日1剂,以500 mL水浸泡1 h后煎煮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用药3个月。

1.4 观察指标(1)疗效:以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拟定无效(减分率<30%)、有效(减分率≥30%且<75%)、显效(减分率≥75%)3个等级,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2)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胸闷如窒、纳呆便溏、倦怠乏力、痰多体胖评分,每项0~3分,中医证候积分总分0~12分,积分越高,病情越严重。(3)心绞痛程度: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发作情况,SAQ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症状越轻微。(4)血管内皮功能: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2 500 r·min-1,10 min),取上清液,于-70 ℃冰箱内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趋化因子CXC配体5(CXC chemokine ligand 5,CXCL5)水平,试剂盒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所有操作步骤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

2 结果

2.1 疗效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78例,无效15例;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72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114/120)]高于对照组[87.50%(10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绞痛程度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A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S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AQ评分对比分)

2.3 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前,两组血清ET-1、CXCL5、PGI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ET-1、CXCL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GI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ET-1、CXC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GI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3 讨论

痰浊痹阻型UA病情发展迅速,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不良事件,威胁患者生命,及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西医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对部分患者疗效有限[4]。

中医理论认为,痰浊痹阻型UA患者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以致心脉瘀阻,治宜化痰散结、温通心阳。瓜蒌薤白半夏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具解郁散结、祛痰宽胸之效,瓜蒌薤白半夏汤方中有瓜蒌、半夏、薤白、胆南星、竹菇、陈皮、石菖蒲、枳实、茯苓、甘草等组分,主治阳微阴弦、心脉瘀阻。以瓜蒌为君药,具化痰散结之效;以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菇等药为臣药,有温通心阳、化痰清热等作用;石菖蒲、枳实、陈皮可助君药化痰散结;茯苓可利湿健脾、祛痰理气;甘草可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宽胸散结、理气化痰之效。加减治疗可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辨证论治,胸闷痛重者加用延胡索、丹参,可化瘀止痛、活血行气;纳呆便溏者加用山楂、鸡内金、猪苓,可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倦怠乏力者加用黄芪,可补气升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瓜蒌、半夏、薤白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浊痹阻型UA效果确切。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S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痰浊痹阻型UA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绞痛程度。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伴随UA疾病全程。其中,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后导致内皮细胞脱失,造成局部PGI2水平降低,从而活化血小板功能,加快血栓形成[6]。ET-1具有调节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收缩的作用,血管内皮损伤后其表达增强[7]。CXCL5具有趋化内皮细胞增殖、活化巨噬细胞的作用,可诱发血管内胆固醇堆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8]。本研究发现,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ET-1、CXC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GI2高于对照组,可见将瓜蒌薤白半夏汤用于痰浊痹阻型UA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综上所述,将瓜蒌薤白半夏汤用于痰浊痹阻型UA的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中医证候,减轻心绞痛程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阻型薤白半夏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薤白 白薤露中肥
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中年养生话薤
调治便秘药膳两款
半夏入药多炮制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用于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中的效果分析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