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09-11李凯军王智民高亮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吻合术肠梗阻结肠癌

李凯军,王智民,高亮

(新郑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郑州 451100)

肠梗阻是结肠癌极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多与肠腔内肿瘤占位,肠腔外肿瘤占位压迫肠管,肿瘤引发肠套叠等因素有关,如不及时控制肠梗阻病情发展,极易导致结肠穿孔和坏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有效手段,而随着外科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可选术式种类也在不断增多,既往临床治疗多以肠道造口缓解患者肠梗阻联合二期手术为主,但由于左半结肠癌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分期手术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快速恶化,故近些年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建议采用左半结肠Ⅰ期吻合术进行治疗,但左半结肠Ⅰ期吻合术亦存在术后吻合口瘘风险较高的缺点[2]。此次研究以10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期手术与左半结肠Ⅰ期吻合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性,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新郑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44~71岁,平均(59.08±3.78)岁;肠梗阻发生时间13 h~11 d,平均(4.91±1.23)d;结肠癌Dukes病理分期:B期16例,C期22例,D期13例;急性肠梗阻28例,慢性肠梗阻23例;完全性肠梗阻18例,不完全性肠梗组33例;梗阻位置:结肠脾曲17例,降结肠20例,乙状结肠14例。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45~73岁,平均(59.82±3.91)岁;肠梗阻发生时间16 h~13 d,平均(4.97±1.31)d;结肠癌Dukes病理分期:B期15例,C期24例,D期12例;急性肠梗阻29例,慢性肠梗阻22例;完全性肠梗阻17例,不完全性肠梗组34例;梗阻位置:结肠脾曲16例,降结肠20例,乙状结肠15例。两组性别、年龄、梗阻发生时间、结肠癌Dukes病理分期、梗阻类型、梗阻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符合结肠癌、肠梗阻临床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诊;(2)无腹部手术史;(3)签署知情同意书;(4)治疗依从性良好。

1.3 排除标准(1)严重腹水、感染;(2)凝血功能障碍;(3)免疫功能障碍;(4)其他恶性肿瘤;(5)重要器官功能不全;(6)精神障碍;(7)过敏性体质。

1.4 手术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造瘘联合二期手术治疗,先对患者行造口、灌肠,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结、行结肠吻合。观察组接受左半结肠Ⅰ期吻合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于左下腹做切口,并根据患者肿瘤大小确定切口长度,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进入腹腔,探查患者病情。首选采用电刀游离肠系膜近端、远端,切除肿瘤分布肠段及其系膜,远端需超过肿瘤部位5~10 cm,清扫肿瘤区域内淋巴结,然后将近端结肠断端套扎于腹腔外进行冲洗,并对远端结肠断端进行结扎,于近端结肠断端肠壁结扎线做一2 cm左右切口,将排气管置入近端肠管内,结扎肠壁与排气管,将密封塑料袋置入排气管远端,并将近端肠管内容物挤压至结肠内,排出体外,然后拔除排气管,通过导尿管向结肠内逆向注入约10 000 mL 40 ℃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待流出的冲洗液为清亮状态后,再次注入600 mL 5 g·L-1的甲硝唑(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678)进行灌洗,然后移除导尿管,荷包缝合阑尾底部。使用40 ℃左右的生理盐水灌洗远端肠管,待流出的冲洗液为清亮状态后使用5 g·L-1的甲硝唑溶液(100 mL)和1 g·L-1的新洁尔灭(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667)100 mL进行灌洗,然后吻合结肠,并在吻合处置入负压引流管,留置肛管,术后常规缝合。

1.5 观察指标(1)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其中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为两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之和,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为二期手术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2)术前和术后1周时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期手术于二次手术后进行评估。(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炎症因子水平术后7 d时观察组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的患者分别为3例、2例、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7/51);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2例、1例、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6/5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7)。

3 讨论

随着结肠癌患者病情不断发展,其正常肠道功能受到极大影响,进而引发肠梗阻等并发症。肠梗阻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解除梗阻对延缓患者寿命,保证其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3]。既往研究显示左半结肠癌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梗阻引发的大量肠液和粪便在肠道内潴留可导致肿胀,局部肠壁薄、血供差、细菌数量高等特点亦会进一步提高肠道准备难度,故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对于其术式应十分慎重[4]。

既往临床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主要以分期手术为主,而随着近些年外科技术以及结肠灌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越来越多临床医生推荐使用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认可。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7 d时的CRP、TNF-α水平均较低。这与熊建国[5]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两种手术方式均可达到临床治疗效果,但一次性手术能大大降低手术创伤,且能尽早控制肿瘤发展,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6]。

综上所述,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效果较好,对患者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该术式可作为临床首选。

猜你喜欢

吻合术肠梗阻结肠癌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结肠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5例临床分析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