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织民生保障网

2020-09-10

清风 2020年1期
关键词:保障制度事关福祉

本刊记者

策划人语

民生保障,民之所向。持续不断改善民生,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的诉求,是对走向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进入新时代,我国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离不开织起一张巨大的民生保障网,并不断加以巩固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执政党对民生保障之事关亿万群众的大事,进一步提高到了系统化、常态化、持续化保障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这些,都是执政党对民生保障的呼应。

民之所盼,政之所系。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我們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2019年11月5日,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首次提出了“民生保障制度”概念。具体来说,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诸如此类的要求和措施,无不是朝着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强调的“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目标进发。

而如何真正织好、织密民生保障这张事关亿万人民的大网,如何真正体现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也是时代给我们执政者出的一道厚重的考题。

猜你喜欢

保障制度事关福祉
只回答一个问题
社区治理 检察赋能
福祉与福祉学的基本理念与宗旨
如何理解福祉与福祉学及其实践
新常态下优化以家庭需求为中心的组织功能探索
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保障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对策研究
健全完善我国法律援助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研究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
积极心理学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