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老有所养从“有保障”到“更完善”

2020-09-10

清风 2020年1期
关键词:空巢服务体系服务质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千千万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毫无疑问是民生保障网中的重要一环。党中央、国务院对养老问题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保障和为老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全国各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银发浪潮”亟须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银发浪潮”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可忽视。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21日公布的2018年经济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比如,在湖南,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就不小,有数据显示,目前湖南省60岁以上老人已经突破1200万,每100个人当中就有18个老人,并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失智化等特征。

在老年人群体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令人关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的养老观念和传统,虽然这些观念有失偏颇,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范围扩大,速度空前提高,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造成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子女不在身边,无法及时知悉老人的身心情况,成为不少老人和其子女的心头之痛。有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就多次了解到“空巢老人现象”的无奈。对此,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对空巢老人加大了关注度,但仍然远远不够。老龄化带来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其中“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就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直面的大事。

本刊记者也了解到,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都加大了关爱留守老人的力度,各种旨在关注留守老人身心健康的措施纷纷推出。比如在湖南,湖南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单位就联合下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

湖南省民政厅负责人介绍,在摸清农村留守老年人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账与定期探访制度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救助力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落实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及时提供精准服务;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光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还远远不够

以养老院、敬老院等为主要形式的养老机构,是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重要场所,能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高标准的养老机构,要求不仅要满足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照料需求,还要满足老人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护理与康复以及精神文化、心理与社会等需求。

近年来,《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先后出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也陆续公布,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享受到的服务,正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尤其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被认为是我国提供养老服务的国家级标准,其在“服务项目与质量要求”方面列出了养老机构9方面的服务项目,包括出入院服务、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洗涤服务、医疗与护理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安宁服务;另一方面,明确了养老机构基本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质量要求。

“填补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空白,健全了养老机构标准体系,为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了指引。”民政部在解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标准发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时,如是称。

确实,记者在多次采访中,也了解到长沙、武汉等地养老院在硬件软件方面的不断完善。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2.9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3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合计735.3万张。其中,超过50%的养老机构和近40%的养老床位由社会力量举办,实现了从政府为主向政府、社会共同发展养老服务的重要转变。

据报道,到2018年年底,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部城镇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和跨越式发展。

不过,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和由此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光有养老机构的服务还远远不够,还迫切需要我国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2019年8月26日,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比较强烈的情况,不断地扩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改革试点,针对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扩大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优化了养老服务供给。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等政策措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总的来看,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尚未有效满足。

2019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28条具体举措。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的目的,是为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强化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有效投资明显扩大、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来自中央部委对养老事业支持的声音,以政策利好的形式频频出现。2019年10月28日,卫健委、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该《指导意见》就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出明确要求。

该《指导意见》提出了三项具体量化工作指标: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以上;到2022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聚焦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显然,我国在为老年人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指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推进以社会保障代替单位保障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等在内的覆盖世界最多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积极解决社会转型中“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也促进了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缩小。这使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促进了人心思稳和社会安定有序。

猜你喜欢

空巢服务体系服务质量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关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树上有一个空巢
空巢生日不孤独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