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研究

2020-09-10陈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辽宁省

陈伟

摘要: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已经举行了四轮,学科评估的价值不仅可以激励高校学科建设,更能用“以评促建”的方式为各省市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方向。本文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及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辽宁省内各高校应采取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文理科类融合布局、优化一流学科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以提高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水平。

关键词: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8-0012-04

学科评估是指评估主体按照一定评估指标对评估对象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反映当前学科建设水平,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1]。通过学科评估可以反映高校某一学科在全国同一学科中所处的位置,科学的学科评估可以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也可以激励高校加快学科建设的脚步。正如史静寰指出:“学科评估并不在于排名次,比高低,而是展现当前中国教育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问题,找到合理方式以改进学科建设的过程。”[2]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一、辽宁省第四轮学科评估概况

本轮学科评估结果按照位次百分比分段发布,共分为九段:分别为A段(前10%),包括A+(排名前2%学科)、A(2%-5%)、A-(6%-10%);B段(11%-40%),包括B+(11%-20%)、B(21%-30%)、B-(31%-40%);C段(41%-70%),包括C+(51%-60%)、C(51%-60%)、C-(61%-70%),排名在70%以下不公布,本报告标记为D。

在这次学科评估中,辽宁省共有33所高校的251个学科进入学科排名前70%,其中排名在A段学科15个:A(2%-5%)5个、A-(6%-10%)10个;排名在B段学科110个:B+(11%-20%)29个、B(21%-30%)47个、B-(31%-40%)34个;排名在C段学科126个:(41%-50%)34个、C+(51%-60%)43个、C-(61%-70%)49个,辽宁省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分布情况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辽宁省A段学科(A+、A、A-)总数不多,学科优秀率不高,缺乏A+类顶尖学科。在全省15个A段学科中,大连理工大学占7个(2A、5A-),东北大学占4个(1A、3A-),东北财经大学3个(1A、2A-),沈阳药科大学1个(1A)。部属高校整体贡献率为73.3%,可见在今后的“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需给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有利于辽宁省高校产生A+类全国顶尖学科,也有利于提升辽宁省学科的质量。辽宁省政府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按照排名前百分比例增列进省一流学科建设范围,于2018年发布《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动态调整结果》。

二、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深刻认识“双一流”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与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对比来看,公布的第四轮学科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从一流的角度来看,辽宁省还没有A+类学科,顶尖学科匮乏的现状依然存在。从A档学科分布可见,其主要集中在两所学校,均为部属高校,面对“双一流”重要发展机遇,省属高校应合理进行学科定位,提高整体学科建设水平。辽宁省A类学科与上海、江苏、浙江等规模相当的省市相比差距還很明显;与东北三省其他两个省市相比优势也不明显。国家颁布“双一流”建设政策以来,各省市都在紧随国家的步伐,积极回应,相继出台“双一流”建设政策,辽宁省高校尤其是省属高校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若不投入更多精力面对严峻形势,则会离建成高教强省的目标越来越远。

(二)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有利条件

虽然辽宁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的形势严峻,但也应该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有利条件。第一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有较好的基础,从“省级重点学科”到“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工程”到“一流特色学科”再到今天的“双一流”建设,全省的学科建设始终稳步向前,形成了辽宁特色建设体系。第二是“双一流”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国家出台“双一流”建设政策,全面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辽宁省政府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工作,为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省“双一流”建设,辽宁省政府结合辽宁发展实际情况,出台省“双一流”建设相关文件,2017年1月,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以辽宁新一轮经济振兴为出发点,分层分类推进高校学科建设,首次确定22所高校65个一流学科。2018年2月,省政府根据双一流建设情况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原有65个一流学科进行调整,此次确立了33所高校、110个一流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围绕创新驱动、开放驱动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辽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布局了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轻纺、生物制药、建筑建材、医疗卫生等对老工业基地振兴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学科群。辽宁高校应及时把握发展机遇,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推进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不足之处

辽宁省的“双一流”建设工作亦取得了一些成绩,综合分析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的评估,辽宁省的一流学科虽然在排名百分位上有进步,但是在绝对名次上的表现并不好。在国家和各省市积极开展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快速推进“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的关键时期,辽宁省“双一流”建设与国家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省属院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才的水平和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的,而在人才队伍中,学科带头人的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3]。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各省市都在加强学科实力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引进高水平人才。由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高薪挖人策略,与其他省市相比,辽宁省高校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数量有一定差距。辽宁省4所“211”院校中只有一所辽宁大学为省属高校,其他皆为部属高校,两者在高水平师资队伍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以辽宁大学为例,分析省属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情况,辽宁大学双聘院士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仅各一名,未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这一现象说明了辽宁省省属高校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辽宁省省属高校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高水平学科梯队。高水平师资队伍可以提高高校的整体水平,是加快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文理类一流学科布局不平衡

2018年,在新公布的《辽宁省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动态调整结果》中,110个一流学科中文科类学科占22个(哲、经、法、教、文、历、管、艺为文科类);理科类学科有88个(理、工、农、医、军为理科类学科)。理科类学科占80%以上,其中哲学和历史学未有一流学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轻纺、生物制药、建筑建材、医疗卫生等学科对老工业基地振兴有重要支撑作用,加大力量建设理科类学科无可厚非,但在省一流学科中,文科类学科亦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历史学和哲学专业表现不突出,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帮助,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可以让人们以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哲学不像其他科学一样可以直接解决问题,但它对提高思维推理能力有促进作用。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辩证思维,用辩证思维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学史可以明智”,历史的学习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人格的熏陶和激勵,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现代的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也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理工类专业发展,文科类专业也要进行补充与平衡。

(三)辽宁省一流学科绩效评价体系需完善

一流学科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是一流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科绩效评价可以检验学科发展的成效,高校也可以认识到本校学科建设的特点,还会反馈一流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4]。通过对辽宁省一流学科绩效评价程序研究发现,为了加快实现教育强省目标,辽宁省一流学科绩效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与其他省市的对比发现,辽宁省一流学科绩效一级指标基本包含五大部分,在人才培养指标中主要以学生培养水平为主,忽视了教师培养这一因素。高校较为注重对教师人才的使用,而对教师的培养相对关注较少。高校通过教师培养学生,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更需不断自我提高。通过研究评价体系发现,辽宁省一流学科绩效评价体系中缺少反馈环节,评价结果以公示的方法公布,在这一环节中缺少沟通交流,绩效反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校更加了解本校是否实现了绩效周期内所定的目标,并依照讨论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提高建设水平。

四、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

(一)高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为推进学科建设,各省市人才竞争逐渐加大,全力吸引高尖端人才。为推进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省政府应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通过各种渠道吸纳优秀人才,加大海内外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工程,着力选拔培养高精尖人才,吸引创新型高水平人才,不断扩充本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尤其在省属高校学科建设上,高校应该加快创建省属高校一流师资队伍,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要留住人才;应制定适当合理的师资薪酬政策,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自由的研究环境。

(二)促进文理科类融合布局

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应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方向,单一的学科无法更好适应当今科学的发展。文理学科的界限也被打破,呈现文理科类融合的趋势。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布局看,牛津大学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该校同时注重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发展,人文学科一直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该校认识到自然学科的重要性,但在发展自然学科的同时也并没有忽视人文学科的发展,而是努力争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保持一种平衡[5]。高校的发展需文理类学科共同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中要调节文科类学科的比重,改变文理科类不平衡现象。

(三)优化一流学科绩效评价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可增设教师培养水平二级指标,可采用主观评定的方式考查高校是否具有教师培养计划,考查高校在培养教师人才梯队上是否达标。教师的思想素养水平可以极大地影响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在进行一流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时,高校可以通过多个层面来考查教师是否具有教学水平,增设这一指标也可以激励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提高自我,减少教师不认真教学的现象。辽宁省政府应在一流学科绩效评价体系中增加反馈环节,高校可以采用书面报告或面谈的方式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对本校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汇报,总结考核内一流学科发展情况,提出目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正在面对何种挑战,双方应共同探讨改进策略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反馈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客观性,保障反馈的有效性。

五、结语

辽宁省要想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就必须提升一流学科发展水平。本研究从师资队伍、学科布局,绩效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辽宁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可行性路径,经过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发现辽宁省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为第五轮学科评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梅,范笑仙,李璐.以学科评估为契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23-30.

[2]柴如瑾.以评助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N].光明日报,2017-12-29(13).

[3]苏均平,姜北编著.学科与学科建设(第2版)[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4:271.

[4]顾海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7(19):15-16.

[5]罗云,孙东平.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6(03):64-69.

(荐稿人:刘伟,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辽宁省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善良的小熊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农田受旱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辽宁省包装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孤山、前所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今年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上涨约10%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