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路探析

2020-09-10刘芳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时代

摘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对破解乡村文化发展问题、促进城乡文化共生发展、驱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做到核心价值进人心、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生活节节高、乡村文化人人爱。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理路;新时代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乡村文化振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是破解乡村文化发展问题的可行举措,有利于补齐乡村文化发展短板,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乡村文化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增强乡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资源支持;它是城乡文化共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解决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城乡居民文化生活质量差距明显等问题;它还是驱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重要动力,有利于让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同等质量的公共文化资源,让乡村文化产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会,聚合和壮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力量。

一、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做到核心价值进人心

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比如,中国人自古都把自己、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严格居家隔离,我国也很快控制住了疫情。事实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139)社会关系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密切的是血缘关系。而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又是最密切的血缘关系。家,即是血缘关系最为亲密的人的组合。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和尽责。把家庭进行推广,就是“家乡—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疫情期间,大家严格居家隔离,不仅是爱自己、爱家庭的行为,也是一种爱国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爱国”的价值要求。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要结合乡村居民的思想状况和行为惯习,通过教育、实践等渠道引导乡村居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内化于心并能够外化于行。

二、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做到文化遗产活起来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把乡村文化遗产保存好,还要让它们在乡村生活中“活起来”。比如,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讲“恋土重乡”“家庭为本”“尊老尚孝”“勤俭持家”“以丰补歉”“邻里和睦”等。其中,“尊老尚孝”是自古以来乡村重要的价值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古人们很尊重老年人,但是现在一些年轻人不尊重老人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老年人在年轻人中的“权威”在衰落,其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一些年轻人的“尊老尚孝”传统淡化,他们或是不完全了解“尊老尚孝”传统;二是一些老年人知识不够,因为现代社会互联网发展迅速,年轻人通过网络、书本等比老年人了解的知识更多,并且一些老年人了解的知识的实用性在下降;三是一些惩戒违背“尊老尚孝”传统的机制在钝化。鉴于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如通过传统教育、代际联欢活动等,让老年人与年轻人加强交流、相互理解,形成“尊老尚孝”的好习惯、好风气。

三、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做到文化生活节节高

目前,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有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矛盾一定范围内存在。一方面,一些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内容较为单一,主要包括打牌、看电视、玩手机、闲聊等。另一方面,很多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虽然越来越多,但利用率不高。以往,由于经济条件的局限,乡村文化生活水平不高。而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条件逐渐成熟。比如,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2](P570)在乡村文化振兴中,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以给乡村居民提供充实的闲暇时间,引导和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教育下一代。这样乡村居民既可以充实自身的知识和闲暇时间,使自己不至于沉迷于打牌等单一的活动,把自己从打牌等活动中“解脱”出来,也可以帮助下一代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实下一代的闲暇时间,形成“尚学”的家风,把下一代从沉迷电视剧、游戏、网络等活动中“解脱”出来。并且,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还可以举办一些乡村赛、舞蹈比赛、科学知识竞赛等,激励乡村居民参加,形塑“尚学”的村风,不断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

四、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做到乡村文化人人爱

“乡愁”是很多人的眷恋,因为家乡有长辈的身影、有亲朋的陪伴、有儿时的记忆、有煮饭时家家房上的炊烟、有并不豪华但又大又温馨的老屋子,还有新鲜的空气、有优美的环境、有传统的农耕文化,等等。现在,不同的人对“乡愁”的理解不同。一些人虽然住在城镇里,但祖籍就在乡村,或者小时候在乡村长大,他们的“乡愁”表现为热爱乡村、乡村生活、乡村文化。比如,他们在闲暇时,会选择回到城镇周边的乡村或者家乡开展休闲活动,也带动了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相较而言,另外一些人则不热爱乡村、乡村生活、乡村文化,认为乡村贫困、落后,乡村生活中人际关系复杂、攀比厉害,乡村文化老土、过时,因而想尽力摆脱乡村、乡村生活、乡村文化。鉴于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不仅要让热爱乡村、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的人,享受更多它们带来的精神大餐、文化盛宴,还要让以前不热爱乡村、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的人看到它们的美,重新热爱它们。从根本上看,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3]让乡村成为城乡居民的美好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作者简介:

刘芳(1993—),女,湖北利川人,成都市双流區四川大学,法律硕士。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