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明星:“驻心”方能换民心

2020-09-10任灿

清风 2020年13期
关键词:桃江县花溪大华

任灿

有些人做好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有些人做好事,却格外“高调”。

2020年年初,朱明星所著的《一个扶贫队长的日记》出版,洋洋洒洒二十万言,详实记录了他在益阳市桃江县大华村担任驻村扶贫队长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此外,由他作词的同名歌曲拍摄的MV,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播放量超过120万;他的扶贫工作事迹,经过新华网、红网等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传遍大江南北。以此而言,朱明星可以说十分“高调”,俨然明星模样。

不过,高调背后饱含着朱明星的希望。驻村后,朱明星不仅人到了那里,心也留在了那里。他希望通过书、歌、媒体报道等一系列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大华,认识大华,助力大华村成功走上乡村旅游的康庄大道。

与贫困户交朋友

2019年4月,桃江县商务局干部朱明星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还在休病假,就接到组织安排,要派他去桃江县大华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艰难,他的朋友都力劝他不要接这件“苦差事”,免得身体吃不消。

刚接到这个任务,朱明星也有些犹豫,他在日记里写道:“在接近退休之龄,被局长选定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我既亢奋又忐忑。”

此前,朱明星参加过结对帮扶,并和帮扶对象建立了深厚感情,有着深深的帮扶情怀。思考了一个晚上,朱明星决定在退休之前为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余热。接到通知的翌日一早,他就带领扶贫工作队抵达大华村。

朱明星通过摸排村里贫困户基本情况,发现一些贫困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懒”。他们只知道享受低保政策好处,却整日游手好闲,根本无心脱贫。对此,朱明星在日记中写道:“我暗下决心,驻村驻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改变他们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想法。”

莫灿明的儿子2019年因病去世;妻子常年患病,还得在家附近帮人加工凉席维持生计。而他自己常年不劳作,还有酗酒的坏毛病,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向。

朱明星常说,如果要改变一个人,一定要洞悉问题本质。对于莫灿明,朱明星一眼就看出酗酒是症结所在,于是决定从改变他的生活习惯开始。面对这根“硬骨头”,朱明星决定以疏代堵,让莫灿明从心理上接受自己。莫灿明心思灵活,每次朱明星上门,他都有说有笑,一来二去,两人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在朱明星的悉心劝导下,莫灿明有所改变,开始做起农活,也不再对妻子动粗。但好景不长。对此,朱明星不得不使出“杀手锏”——取消莫灿明的低保。不劳动就没饭吃,莫灿明一下子慌了神,在同乡介绍下,他在外面找了一份守工地的活。工作虽然简单,但让莫灿明体会到了自食其力的满足。

经过这一次交锋,朱明星乘胜追击,跟莫灿明“约法三章”:第一,少喝酒;第二,趁自己身体还可以,去找一份工作;第三,要对家庭负责任。朱明星为了激励莫灿明,主动提出只要他能够改过自新,就将自己珍藏的佳酿送给他。

2019年9月,莫灿明凭借自己打工的收入顺利脱贫,并获评大华村“脱贫示范户”。朱明星也欣然兑现自己的承诺,将自己珍藏了10年的两瓶“桃花江”原浆酒送给了莫灿明。

像莫灿明这样的典型,大华村还有好几户,但在朱明星“驻村驻心,扶贫扶志”式的帮扶下,都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虽然有过矛盾,但朱明星最终和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今年4月份,朱明星因劳累过度,加上严重感冒和胃溃疡,不得不住院休养。令他欣慰的是,莫灿明因为好几天没在村里见到他,还特意打来电话慰问。

扶贫要有自选动作

大华村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山区村落,一共1177户3680口人,总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均耕地不足667平方米。这里也是著名作家、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莫应丰先生的故乡。

在莫公笔下,一条美得心痛的无名清溪穿村而过,流淌在《驼背的竹乡》《麂山之谜》等小说的字里行间。因为“大华”古称“花村”,朱明星给这条小溪取名“花溪”。但到朱明星驻村时,花溪早已不复当年——花溪沿线有存栏50头以上的养猪场30余家,据2018年10月17日统计数字,当时存栏生猪5569头,年出栏量近万头,猪场排泄物和废水直接流入花溪,导致花溪浑浊不堪,恶臭熏天,许多村民深受其扰,苦不堪言。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村民的生存空间都没有了,做再多扶贫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朱明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整治花溪生态环境,成为他走马上任的第一件大事。一方面,朱明星积极组织支村两委和党员宣传环保理念和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公开评议村民的卫生执行情况,劝说养殖户主动退养;另一方面,朱明星也意识到,转型整个大华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无污染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治本之策。但这无疑是在强行增加自己的扶贫工作难度。他说:“我潜意识里有个冲动——除了完成扶贫的‘规定动作’,应该还要有‘自选动作’。”

经过多次调查了解,大华村新的发展思路在朱明星心中成型。朱明星发现,过去的产业帮扶,大多都是一些临时措施,只能暂时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只有建立自己的支柱产业,才能让贫困户持久增收,稳定增收。

大华村毗邻桃花江大竹海,有竹林19000亩,是全桃江县竹林面积最大和质量比较优良的村。近年,由于南竹市场趋于饱和,竹笋的食用价值凸显。加上大华村周围的山不高,岩石不多且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发展竹笋产业。朱明星以此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大华村笋用林建设,发展竹笋产业,创建竹笋产业示范村。

目前,大华村已经建成笋用林面積1500亩,预计今年全村出产鲜笋60万斤( 1斤=500克,后同)以上。每年4月份是村民最忙的时候,村民们挖出春笋,由当地竹笋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在每斤9毛的收购价之外,相关政策还会再补贴2毛1斤。除了村上的竹笋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县域内不少竹笋加工公司也在村上设了收购点,村民们今年只要将新笋送过去,便可直接上秤算钱。

今年,朱明星又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竹下养鸡”的发展模式。即在林中散养当地土鸡,既可以充分利用竹下土地资源和竹林优势,又可以让鸡为竹林除虫害,鸡粪用来施肥,在提高竹林、鸡蛋附加值的同时,可实现鸡和竹林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村民莫间飞在朱明星的指导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林间鸡舍业已搭建完成,第一批小鸡正在茁壮成长,只待下半年上市出售。在朱明星的带领下,目前大华村的贫困户已全部顺利摘帽。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锐变

其实,始终将“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奉为圭臬的朱明星,从一开始并没有想过专门为扶贫工作写一本书。作为20世纪80年代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一直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驻村之后,朱明星工作再忙,也会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手机记录下来,在朋友圈和单位的“驻村帮扶工作群”与大家分享,意在帮助新参加“结对帮扶”的年轻干部学习扶贫知识和政策,提高扶贫技能。

从2019年4月正式驻村帮扶,到同年10月,朱明星竟然在微信上积累了二十余万字的“扶贫日记”。《一个扶贫队长的日记》出版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朱明星的事迹传遍全国。与此同时,朱明星有了更大的“野心”。

随着大华村可持续发展产业的不断升级改造,大华村不仅经济发展起来了,整个村子的生态环境也更加舒适,实现了从“贫困户”到“省级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朱明星开始在“美丽乡村”四个字上做文章,希望为村民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个扶贫队长的日记》出版后,朱明星趁热打铁,邀人作曲、自己填词创作同名歌曲《一个扶贫队长的日记》,并拍摄歌曲MV。本该作为现实主角出镜的他,将“低调做人”践行到底,完全消失在镜头之外,而把焦点留给了大华。

猜你喜欢

桃江县花溪大华
买车
花溪之美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如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幸福开走了
桃江县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调研报告
美丽的花溪
王大华书画作品
桃江县城镇绿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装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