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视角下汽车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内涵

2020-09-10李小庆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职业技能

李小庆

摘要:1+X证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职教系统与行业接轨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定义“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对1+X证书的执行、配套体系的建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讨论了“双师型”教师在我国的常见表述,凝练了在1+X证书试点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1+X证书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1+X证书视角下“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关键词:1+X证书;“双师型”教师;内涵

0  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同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成为首批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的六个专业之一。为了适应1+X证书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师型”教师及其内涵和培养方式等相关问题,急需解决。

高等教育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基于此,早在90年代初“双师型”教师的概念[2]就被王义澄在《中国教育报》最先提出了,但是“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一直有不同的解读,有“双证书”、“双职称”、“双来源”等主流说法。这些说法各有千秋,侧重点各不同,但是尚未在1+X视角下进行解读。本文将重点解决1+X证书体系中,“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  “双师型”教师内涵

“双师型”教师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较长的时间,在内涵认识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也有一些误区。主流的说法有:

“双证书”,就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教师而言,指的是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和汽车维修技师证书。这种说法的弊端是比较显而易见的。一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单要具备理论知识或者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将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学生,仅从教师具备证书不能确定其“传道”的水平。二是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汽车新技术更新迭代很快,教师也需要跟上时代,持续学习,证书无法说明教师近年来的教学和专业技术水平。

“双职称”[3],指的是教师具备两个系列的职称,如汽车专业的教师同时具备教师系列和工程师系列的职称。一线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承担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一些行政事务,完成两个系列的职称评审,有点力不从心。更现实的问题是,教师在参加职称评审时,通常只能参加一个系列,如果要从教师系列转到工程师系列,则需花费较长的年限和比较严格的规定。这种说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双来源”[3][4],与前面两种说法从考虑教师自身水平的出发点不一样,“双来源”说是从学校层面来考虑的整体的师资结构。高等职业教师既来自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也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双师型”教师的来源被拓宽了,但是如何评估企业专家的授课水平;如何管理好企业兼职教师保证上课质量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双师型”的内涵有多种说法,但都存在些许不足,在1+X证书试点的背景下,更应该厘清“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2  1+X证书介绍

由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简称《标准》),将汽车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分为两大类,涉及汽车的五大系统和十大模块[5],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汽车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内容清晰明了,就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说,涵盖了从动力驱动到钣金油漆的汽车各类技术。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如果从事1+X证书教学的教师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不仅学生很难学习顺利,而且学生难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  1+X证书视角下“双师型”教师内涵

在1+X证书试点工作的背景下,汽车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其内涵的确定对于指导教师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我校近一年的试点工作的情况,“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专业水平

和其他教师相比,教授1+X证书课程的教师在专业技术层面可以精准的被衡量,确认是否属于“双师型”教师。

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衡量标准。作为教师,必须参加1+X证书的考核,且取得的证书要高于执教等级的证书,比如执教汽车动力与驱动中级模块,教师必须取得的证书为本模块的高级证书;如要执教高级模块,一定要取得高级证书且给学生指导过中级模块的教师。取得其他模块的证书的教师不能来培训学生的动力与驱动系统。根据《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中、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考核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下面以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和汽车车身漆面养护与涂装喷漆技术为例,说明不同证书、不同等级的要求,详见表2。

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证书,初级模块侧重动力系统、驱动系统、自动变速箱的检测和保养;中级模块的重点在检测和维修;高级模块对能力要求最高,需要能对动力与驱动系统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确认故障点,形成了保养—检测与维修—综合诊断分析的培养思路。且汽车车身漆面养护与涂装喷漆技师模块也有类似的安排。

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进行了细分。对照表1,1+X证书的15个证书实际上对应不同的汽车专业:M1-M5对应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M6-M7对应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M8-M10对应汽车钣金喷漆专业;Z1-Z5则是新能源专业。即使一名从事汽车专业多年教学的教师,可能也不能完全取得M全部的15个X证书。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执教的证书,并考取相应的证书,可以形成相应的教学团队。

3.2 教育教学水平

除了专业水平是“双师型”教师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教学水平则是“双师型”教师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担任1+X证书的教师,可能来自学校的专职教师,也可能来自企业的一线员工,如何提升和衡量这些员工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个难题。在1+X证书体系下可以对教师们进行追踪和培训。

首先对教师们进行职业教学论和职业教育学的培训,包括学生心理学、教学方法论、最新教学手段等。培训后,1+X证书教学团队可以开发相应的教学方案,根据各自的模块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例如,对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初级模块,可采用现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中级模块则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等提升诊断能力;高级模块则采用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努力把学生打造成具备综合诊断思路的维修技术人员。

其次新进入教学团队的教师可以从初级证书开始授课,在授课中听取教学专家和学生的反馈,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过多次教学和在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能开始中級和高级证书的教学。

3.3 新技术学习能力

汽车新车型、智能技术发展极快,1+X证书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能跟上行业技术的变化。教师每年需通过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一定时间、参加行业培训等提升自己的水平。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1+X证书视角下汽车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包括专业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新技术学习能力三方面。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2]王义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1990(03).

[3]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

[4]姚贵平.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06).

[5]马铮,龚福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9(04).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