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生失恋应对措施研究

2020-09-10吴心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

吴心宇

摘 要:恋爱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且比例逐年升高,由此引发的失恋问题也逐年增多,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应对失恋问题从而无法走出失恋的痛苦,产生了情绪调节、学业、人际交往等问题,影响到身心健康甚至最终酿成悲剧。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失恋问题的概述,分析失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学生自身因素,教育者、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外部因素等角度,提出失恋应对措施和建议,旨在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失恋应对措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失恋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2-0023-02

一、大学生失恋问题概述

莎士比亚说过:“爱是甜蜜的痛苦”,大学生对于爱情是向往的、期待的,而失恋却将这份美好打碎,许多大学生可谓第一次经历情感的挫折,从心理学角度,失恋可谓是人在青年期最严重的情感挫折之一[1]。正因如此,大学生受到失恋的影响很大,经学者调查研究显示,失恋大学生往往会出现沮丧、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排除、转移,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影响甚至伤害,生理上会产生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和其他身体状况,引发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学生选用报复性伤他或者伤害自己等极端的行为方式来解决问题[2]。大学生因失恋问题导致退学、抑郁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加强大学生失恋应对措施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1]。

二、引发失恋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失恋原因分析

大学生失恋的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主观原因是恋人间性格不和、观念差异、沟通不畅等,而近年来恋爱动机不正确、恋爱心理不成熟等恋爱观念不正确的现象,成为大学生失恋的主要原因;客观原因涵盖家庭、现实等因素,如父母反对、异地恋、毕业后的问题以及第三者的介入等[2]。

第一,恋爱动机不正确。不良恋爱动机主要有:打发无聊时间、寻求生理和心理慰藉、证明自身能力、适应恋爱潮流等,这些功利思想和面子工程导致了恋爱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是大学生失恋的一个关键性因素[3]。

第二,恋爱心理不成熟。大学生恋爱往往带有不自觉、幻想、动机单纯等特点,加之生活经验不丰富,处事方式不成熟,价值观不稳定,很多人不能做到感情与理智的结合,在恋爱遇到问题时无法有效地沟通解决而导致失恋比例高[4]。

第三,只重过程不重结果。部分大学生只将恋爱当作享受的过程,只重视眼前,并未更加负责地为长远考虑而恋爱,因而出现了一种毕业季即分手季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恋爱道德滑坡、恋爱行为失范等问题[3],使恋爱无法长久。

(二)无法正确应对失恋问题的原因

第一,部分学生因失恋产生羞耻感和自卑感,无法对家人、老师和同学朋友诉说心中的苦闷,将委屈、不理解、愤懑和失落藏在心中,产生心理问题后,往往更不愿意敞开心扉。

第二,部分学生由于性格、交际圈和家庭影响等,缺少发泄渠道及倾述对象,缺乏合理引导,无法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失恋情绪的排解和转移。

第三,家庭、学校教育时,情感教育少之又少,家长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内容往往不会涉及恋爱问题,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没有对待失恋的正确观念和处理方式。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失恋应对措施及建议

无论是何种原因下的失恋,其中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和感情都无法磨灭,大学生都可能会呈现失恋后的一系列情绪不佳、身心疲惫的状态,部分学生能通过一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和及时纾解,将不良情绪排解从而回归正常生活,但一部分学生却无法走出失恋的创伤,无法正确应对失恋问题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大学生失恋应对方式主要有情绪宣泄、寻求转移、认知重建、逃避、沉溺和攻击,前三种应对方式比较积极,能帮助学生较快较顺利摆脱失恋阴影,而后三种是消极应对方式,这类应对方式的失恋者会产生更多的失恋创伤感受,更可能出现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的负性事件[2]。如何正确应对失恋创伤,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走出失恋困境成为值得深思的话题。下面就从三全育人角度,从学生自身出发,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几方面,提出大学生失恋的应对措施。

(一)从自身角度进行应对

第一,学会宣泄自身负面情绪。学会宣泄情感是失恋应对中的重要措施,过分地压抑情绪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此时,失恋大学生可以向朋友、同学、亲人倾述和寻求安慰,或是通过哭泣、流汗、深呼吸等身体调节方法将情绪宣泄出来。

第二,学会进行情绪调节和转移。当失恋者情绪较为平静时,可通过学习、参加各类活动、找寻兴趣爱好、外出旅游散心等方式,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上,用新的乐趣来冲淡心中的痛苦和郁闷,摆脱失落和烦恼[4]。这样做不仅能更快走出失恋痛苦,在精神和心理上还可能因為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增长了视野和见识、找到了新的兴趣和追求,从而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同时,也能让大学生明白爱情固然重要,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需要更加理智地对待生活、规划人生。

第三,学会认识自我和总结经验。当大学生能走出失恋痛苦并理性思考时,需要对恋爱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从自身和对方身上找寻问题,通过分析各方面情况正视现实、调整认知、完善自我,认识到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恋爱,适合怎样的人,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进行恋爱等,从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迎接下一段美好的到来。

(二)从学校和教育者的角度进行应对

第一,适时适当教育,“失恋”可以说出口。学校和教育者可以加强学生的爱情、亲情、友情、感恩教育等情感类的教育,可以结合选修课程、思政类课程甚至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可以结合党和团的主题活动,如党日活动、团日活动、志愿者活动辩论赛、班级主题教育等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教育;还可以通过辅导员老师和各类专家学者等的讲座、会议、培训等来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恋爱话题,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端正学生对待失恋的态度,积极地应对失恋问题。

第二,密切关注沟通,“失恋”容易探出头。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和沟通渠道,进行精细化管理,及时了解学生情感动态和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失恋问题。学校应做好失恋后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准备,保证发现问题时迅速、科学地处理和解决;要做好心理普测和谈心谈话等前期工作,对于问题学生进行特殊关注,这类学生往往遇到失恋问题时会更难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因此必须及时发现并给予合理的帮助;还需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渠道,通过学生干部、朋辈心理保健员等,及时了解、把握失恋者的身体、心理和行为情况,根据不同类型和状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将不良后果与危机减到最小。

第三,信任加上尊重,“失恋”愿意做分享。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育人,更应用心待生,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家庭、兴趣爱好等情况,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真诚从而产生信任,愿意打开心扉与教育者分享話题,需求帮助。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失恋问题时,要真正看到学生的内心,了解需求,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对于失恋正确的处理态度和方式,引导学生走出不愉快、积极面对新生活。使得学生工作中由失恋问题引发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概率降低。

第四,引导走出困境,“失恋”问题易转移。学校需要在平时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失恋。可以举办一系列的情感类的活动,灌输学生恋爱和对待失恋的正确态度;同时可以多举办有意义的活动、多引导学生加入社团、进行体育锻炼等,将负面的情绪转化为对其他事情的热爱,更好地摆脱失恋的阴霾。

(三)争取家庭教育的支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对于爱情的话题通常是敏感的、羞于表达的,长辈们极少与晚辈交流恋爱的话题和经验。大学生已是成年人,适时适当地与孩子谈心,分享恋爱话题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并且对孩子的恋爱观产生影响和帮助。因此,必须家校联动,取得家长对孩子恋爱问题的共同关注,在失恋问题产生时,学生可以寻求家人的帮助,得到家人的支持与关心的学生往往更容易走出失恋的痛苦。

(四)社会风气营造与宣传

新时代大学生接触各类信息渠道多样,易受到社会中的不良恋爱风气和不法分子的影响和欺骗,网恋诈骗、被小三、各种恋爱圈套使得单纯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恋爱危险和失恋危机。营造良好的社会恋爱风气,运用新媒体和网络等各种宣传手段,在各类平台进行良好恋爱观的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正确面对失恋问题的良好途径。

四、结语

随着大学生恋爱比例的升高,失恋问题增多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失恋问题应对不当可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未来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不管是大学生本人,还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重视大学生失恋问题的应对措施研究,从前期的预防、中期的处理和后期的总结等阶段,把握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更好地处理大学生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失恋事件,不仅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应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与正确观念的树立,真正帮助每一个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肖友琴.大学生失恋应对方式及与其恋爱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1.

[2]张海莉.失恋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质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12-13.

[3]邓婷.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15:1.

[4]董兆怡.浅析大学生的失恋原因及调适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5.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