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行使舆论监督职能

2020-09-10黎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互联网时代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因其具有传播信息便捷、信息海量等优势,对传统媒体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因而,如何在此背景下落实好新闻记者的舆论监督职能,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探究。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要想在新闻工作中获得不错的社会宣传效果,就要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认识、思想高度及个人修养,以促进自身舆论监督职能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中的价值,深入探讨新闻记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行使舆论监督职能。

关键词:新闻记者;互联网时代;舆论监督职能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175-02

互联网时代下,各大媒体行业逐步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当前人们接收新闻消息的方式多样,但在信息接收渠道拓宽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信息真假难辨、舆论风向不良等等,这显然会对人们的思想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和传播者——新闻记者,需充分利用自身的舆论监督职能,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使传播的新闻更具真实性。

一、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中的价值

首先,树立全局观念。舆论监督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不但和个人、部门的利益紧密相连,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舆论导向。一旦舆论监督工作开展得不好,就可能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影响;反之,工作开展得好,就不仅可以督促个人改正错误的思想观点和做法,还能有效监督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存在的不足。因此,为了能让舆论监督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新闻记者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对于整个新闻事件、实施监督的个人或部门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只就事论事,而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更好地将新闻舆论监督职能落到实处。

其次,牢固法律意识[1]。对新闻记者而言,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的过程中,要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大胆进行正义的伸张,勇于、敢于对违法乱纪的现象进行揭露和制止,并对被批评的对象进行符合实际、公平、公正的评判,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进而避免监督过程中出现人身攻击、侵害名誉的现象。

最后,具备职业操守。不论是哪一个行业,都需要工作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作为新闻记者,尤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职业修养。用事实说话是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新闻记者在行使话语权的时候,必须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既不能夸大整个新闻事件的事实,也不能因为利益就缩小新闻事件的事实,一定要准确、真实地将新闻事件的事实反映出来,不能出现一丁点儿偏差。新闻记者也要认真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以及肩负的责任,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进而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去。只有如此,新闻记者才能写出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稿子,才能发自内心地去关注民生大事,在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同时,进行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

二、新闻记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行使舆论监督职能

(一)发挥自身优势,强化监督效果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此形势下,电视台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在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此来强化监督效果。第一,深入挖掘新闻价值。舆论监督具有良好的约束作用,虽说新闻报道内容可大可小,但报道之时也应当明确报道的内容能否让受众明白。电视台必须注重挖掘新闻表象下的实质内容,找准舆论监督警示作用下的闪光之处。比如,某电视新闻专门设计了“追踪报道”的环节,在追踪报道老年福利中心中虐待老人的新闻事件时,节目既要将老人受虐的现象描述清楚,更要积极寻求其表象下存在的本质内涵,即将相关行政部门是如何行使执法权来为这些孤寡老人维护权利的过程报道出来,这样一来,大家也能借此更好地关注这部分群体,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也能确切落到实处。第二,新闻记者还必须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深度了解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新闻报道制作思路,以便将丑恶的一面赤裸地揭露在民众面前,使新闻尽显正义气息[2]。特别是在采访时,应保持理性态度,及时纠正个人情绪,不能抱有为民众出气解恨的错误观念,要以全局意识去报道整个事件,充分表达民意,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能直接越过行政执法部门来直接展开舆论监督职能,而要树立全局观念,为相关政府部门监督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

(二)丰富监督内容,鼓励民众参与监督

对比以往的舆论监督模式,互联网下的舆论监督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台,网民们也更敢于在网络平台上说真话,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电视台还需要积极拓展舆论监督方式,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在增加收视率的同时,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3]。例如,基于现在很多民众对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运用较为广泛的现状,可以让新闻记者在微博上进行小型直播,在直播过程中,鼓励民众参与到监督过程中,一同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讨论之中;还可以逐步加大新闻节目的现场直播力度,让受众更为直观地观察并感受新闻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电视台可邀请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参与直播,受众可直接拨打现场电话或在各官方平台留言评论,然后由现场人员予以解答;或者还能在新闻节目中开设视频连线环节,让在线网友借助视频连线来说出自己的观点,强化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让电视节目更具真实性。通过在线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增强话题的争议性,激发节目的生命活力[4]。此外,还可借助网媒来征集网民的意见,针对当下社会热点新闻或民生问题来开设新闻主题节目,让新闻节目与受众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受众更愿意参与到舆论监督中来。

(三)提升新闻竞争优势,凸显新闻节目价值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监督的成效也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若想实现新闻质量的提升,势必要增强舆论监督力度,积极调动新闻的传统优势,强化自身竞争优势。第一,要提高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这也是舆论职能落到实处的根基所在。广大网民是互联网舆论监督的主体,但在这浮躁的社会背景下,网民的道德伦理、品行等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网民发帖纯属恶搞,或是故意捏造事实来谋害他人,导致多数网民无法辨别这些信息的真假,被这些虚假信息煽动,扰乱了新媒体市场秩序,继而影响了整个新闻界的公信度。而新闻记者经过专业培训,在辨析信息真伪上有一定的专业性,往往能够找寻出事件真相。因此,舆论监督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将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针对每個信息都要秉承耐心细心的原则,调用一定的新闻技巧提炼出有价值、真实的新闻消息,以提高新闻的质量。第二,要凸显新闻节目价值性。新闻中最常见的一种播出形式就是深度报道,这一形式也是深化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力度、增强新闻节目社会影响力、引起社会大众关注与共鸣的重要途径[5]。在互联网背景下,网民数量多,网络环境浮躁,各路网友在网络上发布诸多言论,不论真实或是虚假都能引起众多网民的舆论探究,但影响性好坏参半。事实上,不良的舆论在网络中占据了主导位置,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审查不严,导致舆论的可控性相对较差,且人们不能准确认知舆论的真实性,缺乏一定的理智。因而,新闻节目还需多从新闻内涵、论证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深度报道,比如,报道某一新闻时,可适当播报事件的背景,让观众能站在客观角度了解事件,避免观众自行搜寻获得一些不准确的信息,要将事件的真实面目还原给观众,并丰富新闻的内容[6]。

(四)强化新闻的权威性,切忌弄虚作假

新闻记者舆论监督职能若想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实准确地再现新闻,才能保障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不流失。就如同中央电视台的多档新闻节目一直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样,因为其权威性高,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只有具备较高的权威性,受众才会对这档节目心怀敬畏之心,不敢轻易对待,而新闻的舆论监督才更具说服性。那么,到底要如何提升新闻权威性呢?应当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秉承公允客观态度。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职能,绝不可能将正常的司法程序取而代之,新闻事件中难免会存在“情有可原”之处,令人感性大发,产生同情怜惜心理,但是这种过度泛滥的同情心理,易导致主观情绪占据主导作用,使报道出来的新闻内容带有片面性,未能客观地将事件真相传递出来[7]。因此,新闻记者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若遇到富有争议性的问题,就应当客观辩证地分析,切忌被主观情绪引导。第二,切忌杜撰虚假事实。一些新闻记者为了吸引受众、谋取利益,选择谎报虚假新闻,故意搞大新闻噱头,夸大其词,这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因此,新闻记者不管是报道正面新闻还是揭露负面消息,都需要把握好尺度,切忌无中生有,以维持社会和谐。

三、结语

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传播信息、反映社会舆论的重任。正确的舆论引导,能真实确切地将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出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时代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闻记者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必须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思想觉悟为基础,加强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在丰富内容的同时,实现各大媒介资源的整合。如此,才能将舆论监督职能落到实处,促进舆论监督工作正确、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黄琼宇.如何提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35-36.

[2] 张秀梅.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的新思考[J].魅力中国,2017(04):96-96.

[3] 牟俊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99-99.

[4] 李汪兴.舆论监督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的探讨[J].东西南北,2018(11):79-80.

[5] 张瑞洪.新闻记者如何巧妙运用舆论监督[J].环球市场,2018(10):180.

[6] 劉长松.论法制新闻记者如何提升舆论监督能力[J].卷宗,2018(28):247.

[7] 刘惠媛.浅谈如何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J].传播力研究,2019(33):17.

作者简介:黎明(1984—),男,贵州都匀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互联网时代
公示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议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公示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