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习惯培养角度谈小学生书法教学

2020-09-10赵国华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习惯培养角度

赵国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化,教育部将书法教学引入到小学教学中,并出台了相应的书法教学指导纲要。小学书法教育是对我国传统书法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大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习惯。教师在书法授课时,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把书法融入进去,加以改善,激发学生对书法创作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书法的感情。

关键词:习惯培养;角度;小学生;书法教学

引言: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无纸化办公日益普及,电子化产品日益丰富,人们渐渐远离了传统的书写模式,造成提笔忘字、书写错误等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希望通过把书法教学引入中小学课堂,让传统的书法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怎样的书法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获益呢?在从事多年的小学书法教学中,笔者发现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小学书法教学帮助是非常大的。

一、培养学生良好书写的习惯

现代学生学业繁重,很多学生在上课和寫作业时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趴着写作业听课、贴着课本看书等,这样导致学生驼背严重、视力下降成为普遍现象,无论是对学生的形象还是对学生以后的生活都不是有益的。书法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纠正学生不良的坐姿和书写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学书法前,要研磨用以静心,构想好字体的结构、大小、脉络、走势,先完成意念中的书写,最后在纸上一气呵成。学生想要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必须要有良好的习惯,做到平心静气。所以,书法教师在培养学生时,要严格要求学生。例如,学生在书写时,要先观察学生坐姿是否正确。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学生两脚同肩宽,双脚着地,脚不能轻浮于地面,也不能踩得太实,双臂前伸自然落下,目视前方,全身自然放松。学生在握笔时,要求手腕放松。在蘸墨时,墨汁浸透笔尖,保持笔尖的自然形态,后面蘸墨只需蘸到笔尖的三分之一处就可以了。书写停止时,把笔放在墨盒边上,不能把笔随意放在桌面上或者带着笔到处游走。教师在每堂教学中纠正提醒学生,长时间后,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书法学习的良好姿势。

二、培养学生观察字体的习惯

我们在书法教学中,总是有一种误区,就是认为学生在学习书法时要多加练习,练习的越多,时间越长,书法自然而然的进步就越快。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否定这种说法。但是,如果我们在书法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就会提升学生学习书法的效率。书法教学中一般是让学生临摹字帖,临摹时通过观察字体的变化和特征,这样有针对性地模仿着字帖的字作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书法字帖中字的特征。例如,在学“人”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字帖中“人”字在米字格的位置,看清一撇一捺的起笔和收笔位置,控制自己书写字体的大小、形状,这样,学生在实际书写中更加能够有的放矢。在学习“醒”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醒”字的结构,看清左右两边偏旁部首占方格的比例,这样学生在书写时,就能够兼顾字体两部分的匀称。教师在教授学生“中”字时,要让学生不仅仅要留意笔画,还要注意字体的周边留白部分,这样学生写出的字,才能够和字帖一样。

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可能不太适应以上的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笔在字帖的边缘勾出轮廓,然后再书写字体,这样,学生在勾画字体轮廓时边勾边观察,有助于学生对字体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书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察一样的文字在不同字帖里的写法,如欧阳修字体秀气,颜真卿字体厚重等,引导学生观察相同字不同字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学生加深对文字书写的掌握。最后再和自己书写进行比较来进行改进。通过上面的方法,教师慢慢地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字体、分析字体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掌握基本字体的特征后,可以为以后自行学习书法打下基础。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后,在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生僻字时,就可以自己通过收集各种字帖,观察它们的形态,分析字体的结构,来掌握这些字的特征,之后通过勤加练习,进而掌握新的字形。

三、培养学生创作作品的习惯

书法学习中,临摹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临摹和大量的练习中,往往会耗空耐心。怎么让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对书法的热爱呢?教师在学生学习书法一段时间后,通过成果展示,来增进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例如,通过字帖中的单字组合成两字或者短文、诗词等,在宣纸上书写,注意书写时的格式和落款,例如扇面、条幅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完成自己不同形式书法成果的展示。选择质量较好的宣纸和墨汁来创作,这样学生在创作时,会更加用心并且认真完成。在书写字数偏少的作品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书写时字体尽量大一些,和宣纸大小相称。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直接临摹作品,比如在创作中可以直接临摹古诗词;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先勾勒字体轮廓,再进行书写。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由学生互相评价,老师最后点评。当学生在点评中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后,教师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性地改进和练习。书法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少到多慢慢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也要让学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要从最简单的笔画顺序开始,抓住教材内容,通过大量的基础练习,再临摹练习,再成果展示,这样不断地在练习、创作、改进中进步。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书写方式,释放学生自身的天性。

结束语:书法教师在平常书法课学习过程中,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学习习惯开始培养。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字体的能力,让学生在临摹练习中提高效率。在作品展示中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让书法临摹练习、作品展示、书写改进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书法书写,自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持续兴趣,学生也会把书法学习不再当成课业来完成,而是变成一种爱好。即使今后走出校园,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去钻研学习书法,把书法变成生活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冯洁平.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J].赤子,2015(3Z):244.

[2]郑世刚.中小学书法教学中学生的习惯培养[J].教育革新,2019(07):67.

[3]沈水健.浅谈书法练习对小学生习惯养成的积极作用[J].神州(上旬刊),2020(04):226.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习惯培养角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