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文化对古滇文化的影响

2020-09-10熊甜芳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3期
关键词:铜器碑刻道教

摘要:以云南地区为主体的古滇文化与早期道教的发源地巴蜀地区山水相连。而古滇国的文化渊源之一的楚文化所在地江汉地区正是早期道教分支方仙道的发源地之一。本文以云南文化的历史遗存——文物作为论述依据,力图对这种影响作出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道教;古滇文化;铜器;碑刻

中国道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宗教,它的产生是中华民族文化汇聚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孕育道教文化的巴蜀文化的邻居,楚文化在战国后期就进入贵州广东两省以及云南的滇池一带,因此楚文化的受益者——云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滇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到早期道教文化的影响。

1.古滇国“羽人”青铜器图案与道教成仙思想

道教修炼的最終目标是羽化成仙。在滇中地区晋宁石寨山、李家山古墓葬群的发掘中,以铜器为主的各类器物上都发现了以羽人为主要形象的图案纹饰。同时羽人形象大量出现在生产生活和作战的场面中,说明古滇人自身也追求成为羽人。除了羽人形象,在晋宁石寨山与江川李家山古墓葬群的出土文物中还有大量的云纹、太阳图案,这与早期道教的自然崇拜相契合,人形纹则与道教神仙乘云驾雾的场面有着某种相似的意境。在早期道教中“乘云飞轮,所愿皆和”正是道教羽人神仙的主要特征,云纹与人纹的相伴出现是早期道教以得道飞升为主要修道目标的一种直观的反映。

羽人形象、太阳纹、云纹与人纹相伴的图案正是古滇文化受道教前身之一方仙道影响的明证。滇文化地域靠近道教的重要发源地巴蜀地区,而文化的影响总是相互的,它对方仙道文化的吸收极可能促进了云南道教的形成,道教形成后又反哺古滇,对魏晋滇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2.云南古碑中关于道教的思想

魏晋时期的云南古碑——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爨守中墓志碑、南诏德化碑中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了道教的思想。

爨宝子碑于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出土于曲靖扬旗田,立碑于东晋时代,碑高1.83米,宽0.68米,记叙了“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的生平事迹。碑文表现出了风雨飘摇的东汉帝国灭亡之前那种无奈、自我慰藉的乱世人生观,这与当时道教所宣扬的:人生在世不过一生劳劳碌碌,最终难免肉体枯损堕于死地,所以人生的关键在于“要当重生,生为第一”的重生观念相契合。而相忘、心斋这正是庄子修身养性观的核心,也是后世道教炼养之术中坐忘的思想根源。 “影命不长,自非金石,枯荣有常”,“永怀平素,感恸慷慨”,也正是黄老道家清心寡欲的无为、无著的养生之道。爨宝子碑碑文所抱的人生态度与儒家思想不同,显然是受汉末魏晋道教思想影响的结果。

爨龙颜碑为道光年间清末金石学家、朴学大师云贵总督阮元在陆良发现。此碑立于刘宋年间,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碑文记载了爨龙颜的生平功业,从行文上看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赞美了爨龙颜的功业。但碑文字里行间,依然可以看出受道家、道教思想影响。如碑文曰:“阳九运否,蝉蜕河东,逍遥中原。”碑文中的阳九虽只是借道教的劫数之说来譬喻爨氏先祖的死亡,但阳九观念的使用正说明了爨氏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而碑文中“福隆俊嗣者”的言辞显然与道教的阴德、承负观念有着一定的联系。最后对爨龙颜生平的总结也显然是受到道教文学的影响。从碑文的言辞中不难看出,道教文化在当时的云南地区特别是滇中、滇东爨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爨守中墓志碑于1999年在成都南郊桂溪桐梓林村七组的一座唐代砖墓中发现,呈正方形,边长49厘米,厚3厘米,题名“大唐故河东爨府君墓志之铭”。碑文记载了两爨大鬼主爨崇道之子爨守中的生平事迹,在用词中明显可看出受道教文化之影响。如碑文中“维天垂象,众星环于北极。君臣位焉;维地成形,百川赴于东海,忠勤继焉”。很显然是以道教易学“法天象地”的宇宙观和星辰崇拜,描述政治形势,称赞爨氏的忠勤。“赤精失驭”则是以道家五行学说和五德相始终的说法,隐喻了汉王朝的衰败。碑文中“雷公六甲之符,风后九天之秘”,六甲之术本为古代方仙道的方术,六甲原指六十甲子,六甲之说是道教所固有的宗教观念。从碑文中不难看出道教文化对对云南文化影响在唐代的进一步加深。

南诏德化碑位于大理市太和村西面的南诏太和城遗址内。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正面刻碑文40行,约三千八百余字。现碑文仅存八百余字。碑文中的“清浊分,运阴阳而生万物”很明显与道教的阴阳运行宇宙生成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川岳既列,树元首而定八方。故知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崇高位辨位莫大于君臣”,将自然规律,日月运行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观点,与中国道家道法自然观点明显有着一定的联系。“通三才”三才观念来源于早期道教三官信仰即天、地、水,后来演变为道家、儒家所共有的“天地人”三才信仰。从碑文中不难看出道教文化在无形中对云南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相关文物资料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道教文化、道家思想对早期云南文化中早期古滇文化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古滇文化又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道教的产生。当然,受到早期云南生产力低下的限制,道教作为一种农耕社会时期的宗教,其影响力有着一定的上层趋势,主要集中在滇东、滇中相对发达地区的贵族集团中,未能如中原地区一般在民间普遍的流行。但是贵族集团作为早期云南社会政治结构中的金字塔顶尖,和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滇东、滇中文化,甚至对整个云南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故而,道教文化对早期云南文化的深刻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也为宋、元、明时期道教在云南的民族化以及蓬勃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与宗教信仰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K].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1.

[2]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张继禹.中华道藏25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徐祖祥.楚族的兴衰与汉族的形成[J].华夏文化,2006(1):17.

[4]李昆声·云南文物古迹[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216.

[5]郭武.道教在云南的传播演变及影响[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68.

作者简介:

熊甜芳(1983-),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宗教学。

猜你喜欢

铜器碑刻道教
明显陵碑刻图式元素的艺术特征探析
刘朝中
山东日照地区出土汉代铜器鉴赏
道家道教研究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铜器天艺 尽在婆娑斑斓中
临潼新丰秦墓出土的“啬夫”铭文铜器及相关问题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