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学发展探索

2020-09-10罗玉林 米军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罗玉林 米军

摘要:“互联网+”行动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传统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问题日益显现。从教学资源到学习形式再到教学空间都需要“互联网+”的多方位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学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也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如何适应这个新变化,通过“互联网+”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的新挑战。

一、传统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陈旧、更新不及时

传统职业教育通常依托大量的书本知识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对于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是很多教师和学习者容易接受和习惯的教学形式。书本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不能满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层出不穷,新的知识点不能及时的更新到现有书本上。如果教师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中补充新知识,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上述问题,如果个别教师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则新知识传授的滞后的现象将十分突出。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信息量有限

传统教学形式教学中能够传递的信息量有限,特别是职业教学中一些技术、实务类的课程,除了需要教师的讲解,文字内容的描述,还需要将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穿插到教学中去,这样更便于学习者掌握相关知识。虽然,现在很多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投影+PPT”的方式教学,补充书本没有的新知识,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存在着教学资源制作良莠不齐,优秀资源的持有者不愿将资源共享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受到环境、场地、时间的限制

传统教学形式都是教师和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到既定的场所,进行教学活动。对于教师和学习者来说,要考虑时间成本,而且由于教学场所面积的局限性,每次教学能够直接参与面授的学习者人数有限。

(四)教学优质师资资源有限的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东西部,内陆和沿海城市,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间存在着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其中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是十分突出的问题之一。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进入20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的数量见下表:

从这个表可以看到我国大学实力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态势,广西、新疆、青海、西藏、宁夏、贵州等没有大学综合排名进入前100名。

(五)教学内容的实现手段相对单一,不能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

传统教学采用的教学形式通常是板书结合教师的课堂讲解,这种方式使师生互动性强、教师更容易用自己丰富的教学技巧感染学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传统教学形式和手段不能适应当代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学生需要。特别是传统教学不能很好的解决学习能力弱、自主性差的学生的学习问题。

(六)课堂教学时容易受到随机性因素的影响

传统教学时,当教师和学生受到身体状态欠佳、情绪低落等不良因素的干扰,可能不能完成当时的教学和学习任务,或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学的优势

(一)内容更容易体现时代性、新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巨大,且可不断自我完善。

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有了涉猎各种海量教学资源的可能,通过网络使教学资源的传递、更新變得更加便捷、快速。这种处于“开放”状态的资源共享。这种更新,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只要有好的想法就可以尝试更新资源,就有可能在网络上得到认可。这种循序渐进式的,基于网络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进步的模式,使教学资源越来越贴近广大教育受众,也会不断更新以紧跟时代。

(二)职业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共享最优质教学资源[4]

我国目前还处在地域发展不协调的时期,不同教学实体间各学科、专业、课程等教学资源发展建设的也极不均衡。网络共享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需要受教育对象通过网络学习,且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来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场合。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把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呈现给渴望受到优质教育的教学对象。

(三)“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学的内容相对于传统教学形式,课堂表现形式多样。

通过“互联网+”可以给学习者传统教学中无法比拟的“呈现”力。很多课堂教学中无法用言语、文字、有限图片展示等让学习者理解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基于网络的一些图片、视频、动画或者借鉴网络中的海量信息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能更好的为全民“终身教育”服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要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它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就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学习要求和需要进行有必要的教学资源的选择,而且这种资源可以择优选择,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三、“互联网+”职业教学发展探讨

(一)“互联网+”职业教学应该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两者互为补充。

在推广“互联网+”对职业教学的时候,也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无论怎么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眼神、语言为载体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都是网络教学所无法替代的。把两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可以采用在线教学和线下辅导的形式,或者借助逐渐成熟的VR技术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在政府引导下搭建大型开放式网络资源平台

“终身教育”就是提倡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满足一个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习诉求,需要政府来引导,使企业、学校、教师、学习者都参与进来共同构建一个开放、自我完善的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充分体现“互联网+”的优势。

(三)形成全民学习,社会认证的良好氛围

“终身教育”提倡的全民学习氛围下,学习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学习诉求,除了自己的知识能力有提高外,也会有希望社会认同的需求。对于学习者来说,为了择业、职业能力提升,需要受到体现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教育和学习。这样,社会认可这种继续教育就成为学习者一种强烈的愿望。构建继续教育认证体系、学分互认,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现代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流动性增强,学习社会认证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学习者在不同地域通过互联网持续学习,这样也将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5]

(四)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线网络课程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及课后测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且结合线上学习和课堂师生间深度探究、互动,通过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师生间的互动则可以采用电子邮件、BBS论坛、在线辅导等方式来实现。

(五)构建并运用好职业教育的大数据

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及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出集文字、图表、声音、视频于一体的数字资源,并且通过网络建设形成开放性的网络教学共享资源。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不斷完善和构建适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的教学资源形成基于网络的职业教育的大数据。

(六)充分应用好移动终端、社交软件,实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

通过使用移动终端、社交软件、应用程序APP等学习途径,可以让学生轻松的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随着互联网的覆盖和普及,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够轻松完成学习,这种形式将颠覆传统教学形式,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延伸和补充,这种会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更加便于激发学习者学习积极性。

结语:

“大数据”与“网络”的时代,借助互联网将极大的丰富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它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即利用好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又吸收、借鉴传统教学形式的长处,形成“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学新模式,成为当前急切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永志.“互联网+”教育下校外学习中心何去何从.《继续教育》.2015年第11期总第240期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057154977958560&wfr=spider&for=pc

[3]马玉萍、易志亮.互联网教育应助力于传统教育发展.《合作科技与经济》.2014No.8x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wQVqhgMJTd7dr4R7b6dRHnM6dQlAs0XJVlY_-kQftEBe05NCRZHcK2h5yal7UQpROl7ZzROiSvhF9kkguSer_

[5]卢清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成人教育》.2015年第11期(总第346期)

基金项目:开放教育土建类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金资助(编号:DDJG1711303)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