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养成教育有效开展策略的探讨

2020-09-10杨兵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策略

杨兵

摘要: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学习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还需要教师结合多方的力量。在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发自内心地尊重幼儿,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进行模仿和重复练习,从而树立起相应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沟通,帮助幼儿学会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成为幼儿的朋友,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让幼儿多动手和动脑,发展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教师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完全放手,而是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活动。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有效开展;策略

幼儿在童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往往会成为他们性格中的一个部分,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而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幼儿做人最基本、最重要素质的课程,从训练幼儿的行为出发,结合各种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求知行为和习惯进行规范,从而从各个方面提升幼儿的素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重视规范的养成教育

规范简单来说就是规矩,也就是在教育中教师强调的纪律。虽然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限,但也要一定的规范,比如在“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这些书中,就明确地说明了幼儿日常行為规范训练的内容。规范往往有着很强的约束力,能够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不做什么事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等等,并会在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也就是要遵守相应的文明礼仪,从而让幼儿从潜意识中认同这种行为,并内化成自己行为中的一部分。当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柔化这些刚性的规范,例如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将这些规范转化为幼儿喜欢的形式,从而让幼儿喜欢去遵守这些规范。比如教师可以用编儿歌的方式: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大家快快来教室,认真倾听多思考,想要发言多举手……养成教育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养成的,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不能过于强势地要求幼儿,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扎实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让幼儿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行为规范。

二、运用激励的教育方法

想要提高幼儿学习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平等地对待幼儿,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营造充满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感受到爱与被爱,还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运用激励的方法去引导幼儿。比如有的幼儿不习惯用手绢等物品擦鼻涕,有了鼻涕之后就往衣服上抹,还有的幼儿会随口吐痰,不爱卫生。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请讲卫生的幼儿成为全班幼儿的榜样,让幼儿相互比较,从而让他们知道讲卫生的好处,经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训练,就可以让幼儿树立起来讲卫生的观念。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激励方法,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让幼儿可以在被激励的状态下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一)进行课堂模拟

对于幼儿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构建一些情景,进行课堂模拟。例如对于部分幼儿进餐时狼吞虎咽、乱丢食物、身体歪扭等情况,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争做文明小客人”的模拟活动。教师可以自己装作一个饭店的管理人员,再选择一些幼儿来扮演服务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当服务员的幼儿就可以先进行准备的工作,比如摆放好板凳和餐盘等等,然后再邀请其他的小客人来进餐,教师要提前说好就餐的注意事项,也就是要求每一位客人都文明的就餐,教师会在“客人”吃饭的时候进行观察,之后就会评选出文明的小客人,给予奖励。在最后,教师不仅要给文明小客人颁奖,还要说出自己的理由,为这些文明客人发放小红花。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就可以知道吃饭时应该注重哪些事情,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另外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可以了解到各个家庭成员要和睦地进行相处,礼貌地对待别人,还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在“朋友来我家”的活动中,幼儿就可以知道当客人来自己家做客的时候,自己要有礼貌,要主动地分享自己的玩具,陪客人玩耍。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行为也会得到强化,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想要让幼儿将头脑中的思想观念转化成习惯,还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幼儿,让他们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实践活动中每个环节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从而将相关的要求渗透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角色和规则意识等等,引导幼儿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春游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带着幼儿去自来水公司去参观,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幼儿,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比如走路的时候要整齐,到工厂之后要保持安静等等,从而让幼儿学会在公共场合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创设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让能够使养成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有更具体地去引导幼儿,才能够让幼儿清楚的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教师可以教室中创设多样化的情景,营造相应的氛围,比如悬挂一些生动的图画、名人名言等等,使其发挥陶冶的作用,让幼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头脑中留下良好习惯的印记。

五、进行家园合作

因为幼儿生活的环境不仅在幼儿园中,所以这也决定了对他们的养成教育需要各个方面力量的配合。首先教师要多和家长进行沟通,积极地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其次要建立家园联系栏,每周布置养成教育的要求。最后要定期的开展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进行参观,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及时的配合教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养成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教师应该明确养成教育对幼儿一生发展的影响,深入地研究养成教育的方法,运用多种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馨婉.开展幼儿养成教育的有效路径[J].学前教育,2017(10) .

[2]道日娜.浅谈幼儿养成教育有效开展策略[J].初等教育,2018(2) .

[3]江红凤.幼儿养成教育有效开展策略探究[J].初等教育,2013(7) .

[4]孙红霞.浅析幼儿养成教育有效开展策略探究[J].初等教育, 2018(6).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的活动课教学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课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