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教学衔接

2020-09-10丘欢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初中语文小学语文

丘欢欢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首先简述了目前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具体探讨了实现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有效衔接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初中语文;教学衔接

引言

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此时,借助语文学科中蕴含的各种积极情感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不仅可以辅助他们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提高其文化素质,还能让学生在各种情感和精神品质的熏陶下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语文是初中语文的基础,教师有效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可以优化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

1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共性与差异性分析

1.1 中小学语文教学共性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有很多共同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知识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一些经典文章、文化知识等,比如,诗、散文、自传等,因此,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都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学形式类似。一是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分析教材的内容,促进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二是以基础知识为基础,引入拓展知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都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中小学语文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教育性,能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品质,促进他们对学习观念正确理解。

1.2中小学语文教学差异性

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和初中学生在各方面存在诧异,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性。以下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培养目标存在不同。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属于启蒙学科,主要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朗读等基础能力,为学生进行各学科学习奠定基础。初中阶段,对语文学科培养要求提高,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品质、思想品质、文化品质等综合品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二是知识技能要求上存在差异。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要求不高,仅要求学生了解课本的基本知识。而初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即能运用语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此外,初中阶段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多种语文知识在学生实践学习中的有效运用,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2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教学衔接

2.1 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衔接

一是要求学生养成预习新课内容的习惯。初中语文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着重培养学生预习新课的习惯,借助导学案来促使他们围绕具体的目标去探究新知识内涵,同时有助于使其提前把握个人的学习情况,在正式上课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听课和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在预习中完成的具体任务分别罗列出来,然后以纸质文档的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要求他们在课下按照具体的步骤来学习,并引导他们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来,以便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有助于不断完善其学习思路和过程,促使他们在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引下顺利跨越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鸿沟,不断增强其学习效果。二是督促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积累和总结。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掌握积累和总结知识的方法与技巧,以便辅助他们从小学阶段的学习自然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习,不断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一些生词、新词或是重要的词汇等摘录下来,并鼓励他们将其对应短语或句型等写在旁边,从而使其在长期的积累中收获丰富的知识。此外,每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于本次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要求他们先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按照顺序列出来,然后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学习思路和知识结构,不断强化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2.2 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衔接

“语文课堂情景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此,在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时,初中教师在实施语文课堂情景教学时,应在延续“小学情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比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開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课堂教学知识,从学生兴趣点出发进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积极进行互动,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氛围创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告奋勇,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模仿皇帝穿着新衣走在街头的情景。在学生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紧张,融入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去。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衔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结语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初中阶段展开语文教学,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延续和提高。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语文知识,鼓励学生积极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磊 .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和初中语文的衔接方略 [J]. 中外交流 ,2018(25):234-235.

[2] 张晓 .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教学衔接 [J]. 文教资料 ,2016(29):52-54.

[3] 孙颖. 试析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J]. 新课程(中), 2018, 000(011):82.

[4] 陈幼玲. 养成教育跨台阶,读写结合做衔接——做好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J]. 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 2010(7).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初中语文小学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