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清风》发展壮大的见证者

2020-09-10陈洪

清风 2020年5期
关键词:下岗职工文笔投递

陈洪

清新流畅的文笔,观点鲜明弘扬正气的文章,让我喜欢上了这本杂志。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清风》杂志已创刊十周年,十多年时间,我与《清风》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多年前,我只是长沙市的一个普通下岗职工,为了生活,我成了一名从事非法营运的摩的司机,每天驾驶摩托车在大街上游荡,谋生之余,也时常在论坛、博客中发表一些反映下岗职工生活、情感的文章,言辞或许有点过激,但也曾经在网民中引起过些许反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从政之道,当先治官。官良民自善,官廉民自洁,官善民自安”。实话说,那时的我,与官员没有交流,与官方媒体也没有交往,白天我以摩的司机的身份在大街上载客谋生,闲时所写的文章虽说是我所思所盼,但我却没将它当回事,权当是自娱自乐,自弹自唱。

不曾想到,一个下岗工人的文章引起了清风杂志社总编汪太理教授的关注,从此,我与《清风》杂志有了初步的交往。那时的《清风》杂志尚未公开发行(注:《清风》杂志于2010年1月公开发行之前,曾以内刊形式向读者赠送),主要读者基本为各级政府官员及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和知识精英,但身为一介平民和下岗职工的我,却有幸成了她的第一批读者。清新流畅的文笔,观点鲜明弘扬正气的文章,让我喜欢上了这本杂志。

某天,总编汪教授对我说:“老陈,你文笔不错,能否以底层百姓的视角,写点文章,在《清风》杂志上开个小专栏?”那时,我只是一个在长沙市泊车公司打工,月薪800元的“咪表值守员”。我笑着拒绝,我一个中学文凭的下岗职工,哪敢在圣人面前谈学问,孔夫子庙前卖文章?但最终没能拗过汪教授的盛情相邀,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清风》杂志刊登了我十多篇小文章。

后来,终于迎来了《清風》杂志的公开发行,我也开始在清风杂志社打工。清风杂志社精干的机构、高效的工作效率给了我良好的印象。我的工作是负责芙蓉、开福、天心、雨花、岳麓五区2700多本杂志的投递工作,工资计件,时间自行安排。面对近千个单位或个人征订者、及城市面积扩大数倍的城区,我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排出了较为合理的投递线路。随着对道路情况和单位的熟悉,投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合理地安排,认真地工作,我也因此赢得了清风杂志社的信任。不谦虚地说,我负责投递的杂志,投诉率为零。但年底一算账,扣除买电动车和换电瓶等开支费用,每月的收入只有点烟钱,为客户送桶装水收入是我主要的生活来源。有人劝我放弃这辛苦的工作,但我喜欢这团结友爱奋进的集体和如兄如弟的领导及同事,也爱那观点鲜明、文笔流畅的文章,还喜欢《清风》杂志那散发着油墨芬芳的清香。

第二年起,我负责投递的范围增加到六区一县(增加望城区、长沙县),杂志投递及邮寄数量也达到了每月六千多本,此时,电动车跑不远的毛病,让我大伤脑筋,为此,我自己动手,将笨重的铅电池更换为重量更轻、容量更大的锂电池,从此,长沙城区和部分乡镇的大街小巷都留下我电动车车轮压过的印痕,当然,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应该说,我是《清风》发展壮大的同行者和见证人。

如今,我已正式退休,不能再与昔日的领导和同事一起流汗打拼,但我祝愿《清风》杂志前程似锦。和谐社会离不开拂面的清风。

猜你喜欢

下岗职工文笔投递
流年似水
不要极端在意文笔
文笔塔生辉
亚马逊无人机完成首次商业投递
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岗职工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探讨
大迷宫
答问
派发广告分工做得好 人人努力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