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明代小说面对的商业的多元价值选择

2020-09-10佟玮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说

佟玮

摘要:明代小说反映的是明代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儒家思想相互碰撞,影响人们对商业的价值选择,这一变迁在明代小说发展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从肯定、矛盾到否定,社会观念不断徘徊是当时社会的常态。

关键词:小说;商业发展;价值选择

纵观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在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占据着社会思想的主流,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排序,導致读书是人民心中实现个人抱负的最佳渠道,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占据着社会的主流思想。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商人逐渐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并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影响越发深刻,文学观念上对商人群体,商业的价值判断,发生了一定程度地改变。从对商人群体的负面描写到明朝时期的好坏参半,甚至正面评价,整个过程可以看出,社会上对商业的价值判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歧。而对商业的价值判断则被侧面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之中。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当时的文学作品来讨论社会对商业的多元价值选择。

1.商业多元化价值选择的历史背景

明代中后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发展导致了思想意识的发酵,以李贽为代表的社会进步思想随之产生,并深刻影响了大环境,稳定的社会生活使得商品经济愈来愈发达,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又使新思想有了大量的受众群体,从而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经济、政治、思想上的变革导致了文化变革,使历史上的商人的形象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上有了新变。文学作品对商人群体的态度从最早的负面印象逐渐转变为好坏参半的矛盾态度。

2.明代小说对商业的价值肯定

明代小说体现的是时代最先进、也是最激进的群体的价值选择,以新生代的市民阶级为主。市民阶级是商品经济、商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是坚定支持商业的价值肯定群体,他们的思想体现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特征。

这一类小说通过描写商人的积极形象来肯定商业的价值。如《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蒋兴哥和妻子情浓时仍不忘提起挣钱的事情,“我夫妻两口, 也要成家立业, 终不然抛了这衣食道路? 如今这二月天气不寒不暖, 不上路更待何时?”在《杨八老越国奇逢》中,夫妻之间也有大量对于挣钱渴望的描写,与以往对商人的贬低不同,小说在夫妻、朋友的对话之间穿插大量的商业内容,表达着对金钱的渴望,将追求钱财生活化,当作天经地义的事情,这非常明显的体现了人们对商业的态度,是积极的,渴望的。

小说不仅是通过直白的描写人们追求金钱来支持商业,还通过描写商人性格、事迹的方式塑造商人的形象来体现商业的价值选择。古语曾言:亲兄弟明算账,《警世通言》的第五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的主人公常年经商,无法归家,但在路上捡到银子后仍能做到不贪不义之财,将银子如数返回,物归原主,最终与失散多年的儿子重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说中的吕大郎完全不同于以往文学中商人重利的刻板印象,而是通过突出商人经商的“重情义”来提高对商人的道德评价。在小说《聊斋志异》中,家庭贫困的王成在做生意时体现出的忠厚老实、善良诚信的品质,让他不仅赚到了钱财,也赚足了人品,这又写出了商人重诚信、重道德的特质。这些对商人形象的描写无不例外都体现着小说对商业的价值肯定。

3.明代小说对商业的价值否定

虽然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上对商业、商人群体的评价趋于正面,但当商业风气与基本道德价值观碰撞时仍会引起不小的反感。对传统美德、道德的践踏是明代文人强烈抨击商业的地方。马克思曾对资本对人的异化影响做了很详细的描述,当巨大的利润摆在眼前是会让人做出杀头的事情。在明代,很多小说也是基于这一点在说明商业使人的道德泯灭。

在《初刻拍案惊奇》的第十五卷中,奸商卫朝就是个奸商,坑蒙拐骗、缺斤少两一样都没有落下,这反映的就是部分人的道德、诚信在利益面前崩塌的状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妓女杜十娘虽然地位低下,但仍期待着自己的爱情,与书生李甲历经艰难幸福的结合,但李甲却受商人孙富金钱的引诱,将杜十娘以千两白银的价格转卖,导致杜十娘失望自杀。一千两银子对富家子弟李甲来说不过是日常的零花钱,他能为此就将自己的爱人转卖,可见感情还不如金钱来得实在。自古以来所追寻的真挚情感在金钱面前如此脆弱,小说不仅想体现人性的脆弱,也通过这场爱情悲剧道出了对金钱、对商人、对商业的否定。

4.明代小说对商业的价值矛盾

与极端的肯定或否定不同,一部分文学作品相对理性的看待社会变革的好处与坏处,冷静的分析,并将价值判断藏在了小说之中。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既想要坚持儒家传统轻“利”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他们又实打实的看到商业发挥出的巨大作用,心理遭受着商业带来的冲击,所以这种理性与矛盾并存的状态体现在了小说中的人物身上。《金瓶梅》是这种矛盾心态的典型体现,《金瓶梅》是历史上第一部将商人作为写作主题的小说,它以商人西门庆作为小说中的主角,描写出了主人公的矛盾的心理。不同于以往脸谱化或支持或反对的简单描写,主人公西门庆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他这个人贪财,但关键时刻也能仗义疏财,救人于水火,有重情的一面,也有薄情寡义的一面。这本小说的出现补充了中国几千年来对商人群体的形象描述,把商人的形象从以往的单一化负面形象拉了出来,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丰满的商人的样子。这部小说描写了大量的物欲横流的画面,是希望人能惊醒,但背后也隐含着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羡慕,这种矛盾的情感充斥着整部小说,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学对商业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5.小结

在明代中后期,儒家礼教与商业社会的欲望相互交融是社会的主旋律,一方面大量的底层文人在入学教育后瞧不起商人的奢侈堕落,另一方面,贫穷的生活又让他们羡慕商人奢侈的生活。所以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支持、反对、矛盾三者不断徘徊,难以作出选择,这是当时绝大多数文人的境地,也是文学价值选择最多元的一个阶段。

参考文献:

[1]周柳燕.论明代小说中的商人形象[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01):108-111.

[2]薛欢.明清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2):8-9.

[3]郁献军. 明清苏州城市风貌绘本图像的景观特征研究[D].江南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小说
比照联想:小说教学中理解感悟的新探索
谜地(小说)
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小说三题)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识“心”术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致亲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