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澎湃新闻的失独者媒介形象分析

2020-09-10罗艺周怡廷王魏菁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

罗艺 周怡廷 王魏菁

摘 要:新闻媒体在事实的再现中往往隐含媒介对社会真实的选择与重组,通过对新闻媒体的失独相关报道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其在报道过程中的“偏向”以及失独者形象的“失真”,并为失独者身份重建提供良性的媒介话语空间。基于此,本研究以澎湃新闻的失独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媒体在报道中失独者形象构建的规律、特点、策略和问题,促进媒体对失独家庭的切实保障与全面关怀。

关键词:失独者;澎湃新闻;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053-04

一、引言

失独者是在执行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国策的过程中,因子女死亡而受到损害的家庭及成员。《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已超过百万;[1]《大国空巢》也推测,现有2.18亿独生子女中有1009万人会在25岁前死亡。北京红枫中心调查发现,60%以上的失独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2]大量失独者既面临经济缺少支撑、患病率较高、生活缺乏照料等来自物质方面的困境,又饱受悲伤、痛苦、悔恨等来自精神方面的折磨。鉴于此,中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失独者提供一定经济补偿,但其补偿力度还不大;虽然个别民间组织也为失独者施以一定援助,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对失独群体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不利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本文从失独者媒介形象视角,再现失独群体及其生活现状,以期推动政府和社会对失独群体提高关注。

二、文献综述

笔者以“失独者”为关键词在知网中检索,共获得327篇文献,相关研究主要有3个角度:一是关于失独者生活现状的质性研究,如失独者的精神问题、情感问题、生活质量问题等,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质性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二是关于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对失独家庭的支持手段和政府扶助政策;三是关于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以综合研究为主,偏向于政策和应用问题。

笔者以“失独者媒介形象”为关键词在知网中检索,共获得5篇文献,这些文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媒体报道失独者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肖兆路(2014)[3]以《广州日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纵向维度,对相关报道的文本特征、话语风格、意义模式、议题建构的流变趋势等话语体系进行了分析;梁明智(2017)[4]选择横向维度,对多家媒体关于失独报道的功能嬗变和报道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媒体应注重失独报道的平衡呈现;魏宝涛等(2019)[5]对不同媒体关于失独报道所产生的话语分歧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媒体对失独群体弱势问题的报道存在过度的现象。

综上,从此前失独者媒介形象研究的总体来看,不仅研究总量不足,而且分析深度不够。因此,本文以澎湃新闻对失独群体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主流媒体中失独者媒介形象构建的规律、特点和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三、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量化方法对澎湃新闻关于失独群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系统分析。笔者结合已有样本,并在梁明智(2017)[6]所建构类目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6个分析类目。此外,本文还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对报道内容进行分析,选取了9篇典型个案,以剖析失独者媒介形象的呈现。本文采用Nvivo11.0对新闻文本进行内容编码與文本分析,采用SPSS23.0对新闻文本整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二)样本选择

本次研究选择澎湃新闻网页版作为分析对象,基于以下理由:根据中央网信办发布的“2018年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上半年榜”,在省级新闻网站中,澎湃新闻位居第五,传播力较强。在内容写作上,澎湃新闻以深度报道见长,注重跟进第一信源,还原新闻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和深入思考。从2012年7月开始,网络新闻媒体逐渐开始关注失独现象。大部分新闻网站对失独群体的聚焦停留在主题单一的简单概述上,缺乏原创性的深度报道,内容多呈现出官方话语主导的意识形态,所呈现的失独者话语空间较小。澎湃新闻则坚持从多元视角出发,关注失独现象及其衍生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此外,相对于新京报、南方周末等媒体,澎湃新闻对失独者的报道样本量较多。由此可见,澎湃新闻对失独话题具有深入的挖掘和报道,对研究失独者的媒介形象具有一定的价值。从2014年开始,到2019年年底,已有共6年的全部报道。由于总样本量较小,所以本研究采用普查方法,所抽取的样本覆盖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内的所有报道。笔者以“失独”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得到的时间排序结果为基准进行分析,共得到169篇报道,剔除语境脱离、失独者不作为主体的报道,最终保留72篇进行后续分析。

四、澎湃新闻失独问题报道的描述性分析

一是数量变化趋势。2014年9月18日,澎湃新闻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失独现象的报道《夫妻车祸身亡生前留下冰冻胚胎,双方老人终获胚胎继承权》。自2015年起,澎湃新闻关于失独现象的报道每年保持在5篇以上,并在2015年上升至17篇,这与2015年“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直接相关,2016年至2018年关于失独现象的报道达到平均每年15篇。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致使大量失独家庭出现,2018年关于失独家庭生活现状的报道也相应增加,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21篇。2019年,由于大众媒体对失独家庭从最初的爆发式关注逐渐走向选择性遗忘,澎湃新闻对失独家庭的相关报道降至7篇。

二是版面分布。从报道版面来看,澎湃新闻目前共设置了精选、视频、时事、财经等9个版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子栏目。其中,财经版块包括财经上下游,时事版块包括法治中国、绿政公署、舆论场等9个栏目,思想版块包括澎湃研究所、智库报告等栏目,生活版块包括生活方式栏目。统计结果显示,失独者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财经、时事、思想和生活4个版块。失独报道主要集中在绿政公署(27.78%)、直击现场(20.83%)、浦江头条(15.28%)等时事版块,较少出现在智库报告(2.78%)、澎湃研究所(1.39%)等思想版块,以及生活版块(1.39%)和财经版块——财经上下游(1.39%)。总体而言,澎湃新闻关于失独现象的报道在版块设置上分布不均,且报道主要集中于时事版块(共67篇,占报道总量的93.06%),思想、生活、财经类版块分布较少(共5篇,占报道总量的6.94%)。

三是主题变化趋势。从报道主题来看,2014年至2019年,澎湃新闻关于失独现象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政策方针法规(21篇),主题包括:一,对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和法律(其中“二孩”政策最为突出)的呼吁、实施和修订,如《“二孩”政策何时全面放开?新华社:一代人等待焦灼》;二,失独人群补偿扶助政策的提议、出台以及实施与落地情况,如《两会大讲(11)汪宏坤:国家要照顾失独家庭,补偿失独家庭》。此外,失独者生活现状类报道达16篇,10篇新闻集中于树立再生育典型,呼吁帮扶失独者类报道达9篇,失独者维权行动类报道达6篇,围绕政府与社会关爱行动类报道达7篇,仅有1篇新闻报道失独者家庭正面乐观事迹,其他主题的失独报道占2篇。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由于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从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方针法规的维度对失独进行报道的数量到达了最高峰。2008年,汶川地震致使失独家庭数量增加。2018年,适逢“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澎湃新闻推出的专题报道“北纬31°”中出现了多篇与失独相关的报道,占该类主题报道的50%, 如《北纬31°绵竹“断腿铁汉”:十年了,唯失独这关过不去》。值得关注的是,从2014年到2019年,除了关于失独人群的方针政策法规方面的报道从未间断,其他报道主题皆有间断。

四是体裁选择。从报道体裁来看,通讯消息类报道占比最多(65.28%),其次是人物专访(15.28%)和新闻评论(9.72%),深度报道占8.33%,其中6.94%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仅占1.39%。消息类报道主要集中于时事版块,且多为政策方针法规类报道(65%)。值得关注的是,11篇人物专访报道中,除了一篇专访人口学家翟振武的报道外,其余10篇报道对象均为失独者本身,其中包括4篇失独者生存状况报道,如《一名67岁双胞胎孕妇的生育困境》;2篇树立再生育典型报道,如《天津消防烈士母亲产下龙凤胎,其父:再要孩子,是想有个寄托》;2篇失独家庭正面乐观事迹报道,如《失独再育8年后的64岁母亲:脑梗辞5份工,决心活到一百岁》。6篇深度报道中,主题集中于失独者现状的报道达5篇,深度挖掘政策方针法规的报道仅1篇。

五是篇幅分布。从报道篇幅来看,绝大部分报道字数在2000以下(61.11%),其中1000~2000字的報道居多(36.11%),其次是500~1000字的报道,占比18.06%,500字以下报道占比最少(6.94%)。

六是角色定位。从媒体角色来看,澎湃新闻多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报道和呈现事实,不作添加或删改,尽量还原事实;但在深访特稿、评论文章方面,澎湃新闻多为同情、呼吁的角色,有为失独者发声的倾向。

七是时机分布。从报道时机来看,“舆论热点关注”类报道最多,达25篇,占34.72%,“常态性关注”紧随其后,占26.39%,“政策法规发布阶段”“重要节日和事件时间点”各占19.44%。总体而言,澎湃新闻的4种新闻发布类型较为平均,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均有涉及,功利化、流量至上的倾向在报道时机方面体现不明显,澎湃对失独者的关注并未因政策或事件热度的降低而停滞,而是始终保持着对失独者的常态性关注。

五、澎湃新闻失独者媒介形象分析

虽然澎湃新闻对失独现象的相关报道多角度地呈现出了失独者较为真实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但单篇报道均不能完全展现失独者的主体形象。鉴于此,本文在对相关报道做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将失独群体媒介形象界定为以下5种角色。

(一)面临权利缺失的经济窘迫者

纵观2016年至2019年的新闻,补偿扶助政策是报道失独现象脱离不了的话题,而事实上,子女的逝世使失独者失去主要供养者,多数失独者只能依靠退休后的养老金度日,部分再生养家庭因抚养孩子成本过高而自身经济能力不支陷入焦虑期,不得不成为身兼多职的“月光族”。虽然他们得到了政策的补偿,但仍然难以满足其现实所需,因此面临着经济窘迫以及因身份“特殊”而权利受到损害的危机。以2018年的一篇《福建失独家庭诉卫计局案开庭:再收养孩子扶助金是否该停发?》为例,文章中写道:“一些低收入失独家庭想要孩子却不敢领养,扶助金对于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生活来源,也是未来养老的保障。一些家庭领养孩子后,照顾孩子最需要钱的时候扶助政策没有了,生活将变得非常艰难。”根据2013年国家卫计委等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可知,特别扶助金城镇每人每月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70元。政府一直鼓励失独家庭通过再生育或收养等手段自救,但政策的困境在于,一旦自救成功,他们就不再属于失独家庭,也就无法再享受失独扶助政策的照顾。从上述采访和用词可见,失独群体失去精神寄托后,又因地方具体条例的限制,被迫失去重要经济来源,面临经济困顿和权利缺失的双重困境。又如2018年的一篇报道《失独再育8年后的64岁母亲:脑梗辞5份工,决心活到一百岁》中的对话,文中对话描写到64岁的失独再生养母亲郭敏被孩子询问“为什么同学可以每周去学音乐”,而郭敏只能回答“不一样,我们没有钱”。文中还描写到“郭敏拉着小推车奔向十五分钟路程外的早市。那里的菜是附近最便宜的,她每个周五早上会来这里买下一周的菜,一次花二三十元,最多不超过五十。她通常每个月会买1份15元左右的排骨,和1条3斤左右的草鱼,均分成4次吃”。这位母亲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小心翼翼地计算着自己在经济、时间、健康上的平衡,极力避免生活运转的失控,独自一人在幸福与焦虑间辗转多次,周身并没有可以停靠休息的港湾,只有未知的未来。报道通过对母亲与孩子对话的高度还原,对语气、行为、动作的描写,构建并强化了失独者在经济上的弱势和无奈的形象。值得关注的是,澎湃新闻在失独人群基本权利的保障方面的报道多是对政府文件的照搬照抄,主要以通讯、消息的形式出现,往往报道了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就戛然而止,缺乏对政策下放和具体落实到个体之后的追踪报道,因此国家政策变更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难以在报道中得到体现。

(二)遭到话语制约的孤行自救者

失独再生育既是失独者面对命运的一次抗争,也是其经受社会和舆论质疑的一次考验。澎湃新闻通过报道失独者再生育的成功案例,塑造了失独者积极面对生活、受到社会各界关爱的形象,以呼吁更多的失独者自救。以《“手拉手”坠楼消防员母亲试管再孕,42岁失独妈妈顺利产女》为例,该报道中几处直接引用了失独母亲的话语,“我感觉又回到了从前,我们家又要完整了”“我又找到了这样的感觉,搂着孩子的感觉,做妈妈的感觉”。通过话语的塑造,一个成功再生育的失独母亲形象被树立起来,并向受众传达出失独者积极自救的正能量。此外,自救过程中,失独者与医生之间互相依靠、互相信任的关系也侧面烘托出受到社会关爱的失独者主体形象。与此同时,澎湃报道社会对失独者的反映也从侧面塑造了失独者的媒介形象。医生及医学界在面对失独者求助时的矛盾处境、外界对再生育风险的担忧以及对高龄失独者的质疑和伦理道德谴责,社会多方的压力施加于本就踽踽独行的失独者,澎湃新闻便是在树立正面典型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失独者尴尬的社会地位以及缺少话语权的社会处境的报道空白。报道揭示了失独者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和社会支持,与社会群体之间逐渐形成了相互不信任、不妥协的僵持对峙关系。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类报道仍然占比较少,且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群体对失独人群的认知与对待方式的报道更是严重空缺。

(三)承受政策压力的消极度日者

澎湃新闻以深度报道见长,尤其是在特稿上聚焦个体的精神和物质现状,极力刻画其不堪生活重压的衰颓形象。子女逝世,精神支柱不再,夫妻之间也多因此产生隔阂,尽管有相应的政策补助,但对他们来说获得感并不强,物质匮乏仍是难题。除了经济补偿的不足,心理创伤更是他们最深、最根本的痛。失独者是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特殊群体,因“计生”而光荣,又因“计生”承受着他人难以理解的丧子之痛。尽管现在已有全面“二孩”政策,但失独人群普遍年龄较高,生育难度大且抚养能力有限,他们的生活处境仍然艰难。以《失独夫妇连续4年闷在家里上网,同类人群中宣泄悲痛寻求安慰》为例,文中的失独母亲说“每个节日都是清明节,别人全家团圆时,我们只能在坟头和孩子团聚”,这种悲伤难以言喻。一对夫妻在孩子去世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家里都不做饭,因为只要一做饭就会想到孩子;一位父亲在孩子去世后的4年里,多次离家出走,妻子只能一次次把他找回来,他说,在家里待不住,家里到处都是孩子的回忆;另一对夫妻在孩子去世之后,连搬了7次家,因为他们不想让邻居知道自己失去了独子”。以《北纬31°再生育失败的映秀失独家庭:孩子,孩子》为例,受访者失独母亲李群香的话语中透露出消极应付的情状:“聊什么呢?说出来都是让别人笑话。”这十年里,唐树林爱上了喝酒,他觉得只有酒精能让他暂时忘记这些烦恼。李群香的娘家离她自己的家步行不到十分钟,但因为儿子的遗体埋在途中的遇难者公墓,她再也没去过娘家,也不清楚母亲怎么样,而在文末的記者手记中,记者也袒露这是一次“残忍”的采访,时间无法抹去失独家庭的伤痛。社会协调功能的本质要求信息通过大众媒体实现各级传播主体之间的多向互动,达到沟通社会最终减少摩擦的目的。而澎湃新闻在以政府官方为主的失独报道中,多以通讯、消息类的政策报道为主,缺乏政策具体落实与回应方面的报道,呈现出面与点之间的割裂现象,宏观政策与微观事实之间的沟通连接不足;少数报道中可见失独者的反馈,但官方对失独者回馈的回应却体现出不足,双方话语表达不对称,难以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此外,此类报道往往停留在肤浅的字面解读上,缺乏见解深刻的评析类报道,如政府制定救助政策的过程是否透明公开、是否符合失独人群的现实需要,在报道中难以得到具体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澎湃新闻在社会协调方面的传媒功能发挥不足。

(四)需要社会救济的无人供养者

失独者担忧自己步入老年时会面临无人送终的结局,成为他人的“累赘”。以《45个失独者的悲喜年夜饭》为例,失独者李林不愿意谈到儿子过世,甚至连亲戚也不告诉,但同时他也承认“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老了怎么办”。部分失独者会选择主动回避社会组织的帮助,而无人供养的现实终将把他们推向需要外界救济的未来。正在完善的社会保障设施和社会扶助政策难以解决即将面临的所有问题,养老、医疗甚至殡葬问题在失独者老年时都将成为无可避免的难题。在上述问题中,澎湃新闻独辟蹊径,关注失独人群在老龄化趋势下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报道揭露了失独者在面对未来养老、医疗、殡葬问题时的一系列具体需求和担忧,完善了对失独者生存现状的报道,丰富了失独者的媒介形象。

(五)转型社会公益的乐观生活者

澎湃新闻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消极负面的失独者形象,但也不乏积极乐观的个例呈现。《上海种树母亲获澎湃和阿里2万奖励:沙漠种的树都是我的孩子》通过对话体的专访形式,在一问一答间塑造了一个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而志愿公益,并一步一步将自己的乐观精神分享和传递出去的失独母亲形象。虽然丧子之痛永远难以忘怀,“表面上像是忘掉了,其实怎么可能忘得掉呢”,但失独母亲易解放更愿意将孩子的心愿作为寄托,投身公益事业,鼓励更多失独家庭从痛苦中走出来。易解放谈道:“我记得在分享会上,有一对夫妇说,失独以后,他们十年不出门,不跟社会接触,而跟着我种树是第一次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在正面乐观的失独者报道上,存在报道数量、版面、时机上的缺漏,无法与消极负面的失独者形象报道形成对冲平衡,无意间强化了失独者弱势的刻板印象。当然,结合报道主题和报道内容来看,澎湃新闻在塑造失独者需要社会救济、命运悲苦的群体形象之外,在利用典型人物和事迹刻画失独者富有乐观心理、积极生活的正面形象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从而丰富了失独者整体形象的报道,发挥了大众媒体的社会引导作用。

六、结语

失独者指的是在我国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国策执行过程中因子女死亡而受到损害的家庭及成员,它是一个因落实国家政策而出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这一群体因其弱势性受到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事实时往往隐含媒介对客观性的选择与重组,导致众多媒体在对失独问题进行新闻报道时出现“偏离”甚至“失真”现象。本文以澎湃新闻的失独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的数量变化趋势、版面分布、主题变化趋势、体裁形式、篇幅分布情况、媒体的角色与立场定位、时机分布情况7个方面,对其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把失独群体的总体角色归纳和概括为面临权利缺失的经济窘迫者、遭到话语制约的孤行自救者、承受政策压力的消极度日者、需要社会救济的无人供养者、转型社会公益的乐观生活者5个方面。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对失独家庭的切实保障与全面关怀。

参考文献:

[1] 南菁,黄鹂.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帮扶对策研究述评[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02):20-23.

[2] 孙静,王浩.浅析我国失独老人生活现状及相关政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9(02):29-30.

[3] 肖兆路.失独者现象报道框架和议程流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4.

[4] 梁明智.失独者的媒介形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7.

[5] 魏宝涛,战泓玮.“失独家庭”的媒介话语与形象建构分析——基于知网(CNKI)报纸全文数据库的内容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4):133-141.

[6] 梁明智.失独者的媒介形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7.

作者简介:罗艺(1999—),女,重庆涪陵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理论,新闻。

周怡廷(1999—),女,江苏昆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理论,新闻。

王魏菁(1998—),女,新疆博乐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理论,新闻。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
人民网PX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
“人民科学家”的诞生
论城市管理的媒介形象宣传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论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