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声声慢》的两英译本

2020-09-10田腾

客联 2020年6期
关键词:声声慢

田腾

【摘 要】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标准出发,在解读《声声慢》的基础上,选取《声声慢》众多英译本中的许渊冲译本和林语堂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许渊冲译本和林语堂译本各有千秋,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声声慢》;徐译本;林译本;译本比较

一、前言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文化更是灿烂辉煌。说到中国古代的文化,诗词歌赋在其中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古往今来,很多翻译家都翻译了中国的许多诗词,本文主要分析《声声慢》的翻译,选取是许渊冲和林语堂的译本作以分析对比,并且从语言和文化两个个角度进行分析。两个译本各有特色,可以说都不愧是出自大家之手!

二、李清照与《声声慢》

要想研究李清照的《声声慢》的英译本,必须先要了解李清照这个人,以及《声声慢》的写作背景。李清照的前半生可以说生活是安定优裕的,作品大多数是闺阁之怨和对出行出行丈夫的思念。南渡后,她的生活变得困顿。丈夫的去世也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后来国家的衰败,使得李清照的词风也变得忧国忧民,凄怆沉郁。《声声慢》可谓是李清照的一个代表作之一,可谓是“千古奇文”。《声声慢》正是在李清照在经历国破家亡、丧夫之苦、遇人不淑、颠沛流离、孤苦无依后用血与泪写下的作品。字里行间显示出词人的悲苦,凄凉的心境。

三、《声声慢》徐译本和林译本的评析

在众多译本中笔者选取许渊冲和林语堂译本作义对比分析,因为篇幅和能力的限制,笔者将从语言、文化这两个角度去进行分析。下面用一个表格给大家呈现出《声声慢》的两个英译本。

(一)语言角度

根据纽马克在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2001,P.45)提出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观点。首先,看语言的形式。《声声慢》是一首词,而词对形式很严格。所以笔者认为在翻译的时候就是不能做到与原词形式完全对应,也必须相似相近。从字数上看,《声声慢》词共97字,上阕49字,下阕48字。林译本分上下两节。上节58字,下节54字,与原词基本相似。许译本上节73字,下节58字。从这个角度而言,林译本略胜一筹,更接近原文。一般认为许渊冲注重的诗歌形式上的再创造(郦青,P.49)。

语言方面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是要达到“以诗译诗”。 《声声慢》开端十四叠词的使用可谓是“绝唱”。林译本将这十四个叠音字翻译为“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林语堂用了七个so,和七个双音词搭配,并且这七个单词都是以字母d开首。阅读起来两字一顿,显出沉闷、压抑的感觉。再来看许译本,他并没有逐字对应,翻译成“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前三句不断重复I,每一行音节数相等,每两行都押韵。保持他一贯擅长押韵的特点。在这个方面,林译本和许译本旗鼓相当,一个用双音词,另一个是叠韵。读起来都很有音律美。

(二)文化角度

王宏印在他的《翻译批评论稿》文化张力这节提出:“译文是通过自己的文化来理解原文表现原文的,而不是把原文不加改变的东西“直译”出来。”(2005,P.147)。我们知道中国很多古诗词中的意象是很特殊的,每个意象都有自己所代表的意思,但是英语中不一定有对等的意象。所以在翻译时应该用英语对应意义相同的意象来表达。《声声慢》中用了“雁”的意象,这里表达了情人思乡之情和哀声之怨。林译本将“雁”译为geese;许译本则译为wild geese。在这个意象翻译上,两个人没有太大区别,这样翻译略微欠点火候。此处添加注解可能会更好。因为在英语文化里,geese还有负面的意义。同样词中“梧桐”的翻译也有待考究。

四、小结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文化两个部分分析对比了两个译本。各有特色和优点。总体而言,许译本有他一贯的作风——擅长押韵,但有时为过于追求押韵,使得有些地方并不是忠实原文;而林译本更忠实原文,情感传达也很饱满。我们要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也要谦虚地向前辈学习。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9.

[3]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4]李平译.文学理论[M].遼宁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声声慢
《声声慢》与《凤凰台上忆吹箫》艺术特色比较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声声慢 》的两种英译本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声声慢》中的境界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
《声声慢》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