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营造初探

2020-09-10安世毅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景观营造公共空间美丽乡村

安世毅

摘要:作为村落中邻里乡亲之间首要的社交活动场所,本文所研究的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村民们在空闲之余进行日常交流、娱乐放松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乡土文化、改善乡村面貌、提升乡村幸福度的关键所在。井喷式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却经受着巨大的挑战,出现了盲目追求城市风貌、功能单一、使用低效、忽视文化特色挖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于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美丽乡村;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营造

引言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政策号召,我国在乡村景观的建设方面付出了相当大的投入来打造新时代先进乡村面貌,在景观营造的规划方案当中涉及各个角度和方面,每一个细微之处的景观设计都体现了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视。乡村景观营造的建设过程当中坚持保留了原有乡村特色景观,结合新型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来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实现了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让乡村景观建设做到兼顾特色与先进的同步发展。

一、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空间营造的背景

乡村景观是指在农村地区实施乡土景观空间营造。它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受人们活动的影响。乡村景观在大小、形状、搭配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蕴含着经济、社会、生态、美学的价值。乡村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其特点是房屋大小不一,混入农田的背景,没有只有住宅、商业中心,主要是农田、果园和自然景观。在不同的地方,人们有不同的风俗。我国可持續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意识到人与环境、生活景观的关系。乡土景观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载体,是社会心理文化系统中的信息来源,反映人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人的制约。乡村景观空间营造,不仅应该是形式美,更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生命美。

二、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策略

(一)文化要素是创新的灵魂

文化是乡村历史渊源和地域特征的载体。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些乡村还保留着“古建筑、古遗址、历史文物”等物质文化和“传统技艺、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而有些乡村原本独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千村一面”的雷同化趋势显现。因此,在乡村每一处的场地景观营造中,保护文脉和创新传承弥足珍贵,具有现实意义。(1)传统文化保护。以“守护、传承、延续”方式,充分挖掘地域、民族、民俗等方面内容,以及乡村农耕文化,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景观环境中,即通过景观元素载体加以主题“活”化再现,让民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色魅力,留住、记住乡愁。(2)在地元素融入。在乡村景观营造中尽可能采用乡土元素和传统工艺进行造景,如建筑材料(如竹、木、瓦、石等)、树种、生产生活旧物品等;以及结合产业特点,如产品展示、工艺流程、企业宣传等。这些也是一种在地文化提炼,能够更好地与乡村精神风貌相协调统一,并且减少景观工程造价和后期养护管理成本。(3)时代精神创新。乡村的发展步伐应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根据村庄实际场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法治文化、移风易俗树新风等元素,创作新时代精神的乡村场地景观,形成故事性的主题内涵,让民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达到寓教于乐效果,时刻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助力乡村建设。

(二)充分利用特色景观

充分利用特色景观来提高乡村景观建设的独特优势是值得尝试的一个规划措施,因为乡村的特色景观一方面承载了这一个乡村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这种特色景观与乡村的原始建筑风格已经形成了浑然一体的模式,在美丽乡村的乡村景观打造过程当中,强行割裂便会导致乡村景观展现得不和谐,因此,既然不能够对原始特色景观进行荒置处理,那么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充分利用特色景观来打造别树一帜的乡村景观。例如,在沿着河流而形成的乡村形态,就可以充分挖掘河流自然景观的特色来改造新型乡村景观。在景观建设过程当中,用自然的河流景观作为主要依托来展开对其他景观的设计规划。比如,沿着河岸可以种植垂柳来作为绿化设计进行景观点缀,在河边修建传统田园风光的亭台来作为休息的场所,同时也可以对河流上方的桥梁做一个新一轮的改造,既能加固桥梁的使用寿命又能够美化乡村景观。

(三)乡土保护,慎重开发

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片面追求“城市化”的村落比比皆是,导致村落原有景观逐渐消失,因此对于乡土景观的保护尤为重要。如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模仿城市而建设大广场,这一设计不仅尺度过大、过于空旷而无法吸引村民驻足,还使用大面积的铺装,速生树种等,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与周边大环境格格不入。因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应注意乡土性与原生性的保护,若原有公共空间拥有极具特色的乡土元素,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慎重开发,并在设计中多采用乡土材料、原生树种等。

(四)大力发展发展休闲产业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乡村的生态魅力,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与快乐。大力发展乡土产业,比如旅游、农业,进而带动和引导乡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食品、酒店、娱乐、物流等行业兴起。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中,弥补非绿色经济产业,如改变高污染、高排放和原材料枯竭的传统生产方式,彻底转变乡村经济模式,打造与生态经济区的目标和模式相适应的项目,有利于促进乡村自身的繁荣,形成良好生态环境。

结语

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设计者应该充分结合村落的乡土文化与自然环境,在充分考虑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立足村落本体进行针对性设计,将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景观的手法融入到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之中。并且在具体的设计中根据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方式,注重场所精神的展现,努力焕发乡土记忆。本文针对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还比较浅显片面,需要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加深思考并不断探索。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研究一些参考与借鉴,共同促进美丽乡村的美好发展。

参考文献:

[1]GB/T32000—2015,美丽乡村建设指南[S].

[2]张冬.基于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渼陂古村公共空间优化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3]雷伟.苏北地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4]聂丽阳.基于海防文化的三门县东屏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景观营造公共空间美丽乡村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