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文化繁荣保护和发展

2020-09-10李俊建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振兴乡村文化保护

李俊建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划时代地提出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理念,既为我国乡村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也为农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我国农村发展的总纲领。同时,党的十九大報告还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对如何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新方向。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就是要高度重视乡村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培育乡村文化原创力。“记住乡愁”与“实现中国梦”成为中国在守住传统与开拓未来中展翅高飞的两翼。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繁荣;保护;发展

一、发展乡村振兴   勿忘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些乡村已难以看到旧有的痕迹,昔日田园相望的农村景象,已经大面积消失,随之被高楼大厦所替代。乡村的飞速巨变,迫切地要求我们这一代人把乡村的人文风情书写下来、保留下来,以便激励我们子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编写村史、修纂乡村村志,是我们留住乡愁、记住乡思、牵住乡俗、拉住乡音的乡村文化抢救工程,有助于激发村民抢救村落历史文化的热情,留住现代化美丽乡村的最美乡愁,形成建设更好下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保护开发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其一,来自人为破坏的挑战。一些乡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城镇化进程中遭遇人为的丢弃和破坏,农村现有的古房古建筑、古碑,正在日渐消失。尤其是一些富裕起来的乡村,把民宅建成整齐划一的别墅洋房,在表面看来确实是豪华气派。但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会发现在这些新村的建设过程中,古建筑老房子没有重视保护,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被拆被毁,最终的结果是,农村的建筑丢弃了农村传统文化特点,许多新村建得千篇一律,毫无传统特色风格和文化内涵,破坏了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文化损失。其二,来自过度开发利用的挑战。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一些传统文化项目的旅游开发常常摒弃珍贵的民间文化特色,忽视资源特有的文化价值,对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使一些珍贵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其三,来自民间贩卖文物的挑战。由于没有完善细致的保护法规,以及村民文物识别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许多古董贩子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农村尤其是古村落肆意廉价地搜寻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一些重要文物成为古董贩子手中的玩物和挣钱的工具,不仅得不到妥善的保存,还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使这些珍贵文物难以发挥其真实作用,实现其历史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其一,现在农村中,很多年轻人为了发展家庭经济都选择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留守在农村的人口中,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很难成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真正主角。其二,大多数传统手工技艺都是口手相传。因此,随着那些年长的民间文化传人相继去世,很多传统技艺面临与世永绝的困境,更有甚者,这里曾经享有盛名的武术村李朝花、高庙、赵楼、等民间武术,已经没有了传人,这样的残酷现实令每一位有爱国情怀的炎黄子孙痛心疾首。

二、发展乡村振兴  繁荣文化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对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以了解和把握全局普遍调查,摸清家底,是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对于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有必要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地毯式的普查和整理工作,并成立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各项事宜,组织专家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和分类。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在修缮时,要注意保存原物、原状、原生态,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并进行挂牌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通过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建立以照片和光盘为载体的影像资料数据库,借助高新技术手段,使民间绝活、民间艺术等得以持久地留存和传承,并制订具体的传承和保护方案。

(二)加强关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各级宣传舆论部门、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包括利用板报、标语、文化保护倡议书和网络传媒微信群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来加大宣传力度,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广大民众的共识。因为农民群众只有懂得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才会自觉地进行保护。可以说,唯有农民的保护意识的觉醒,才有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障。这才是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长久之计。

(三)保护和培养传统艺术的传承者,同时探索创新传承方式要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保护并持续传承,必须扶持并且培养文化传承者以及研究者等专业人才。

(四)农村传统文化需要将保护与开发有效结合,我们不能一味地只强调保护,而应当遵循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律,将保护、利用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传承成为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才是正确有效的保护方法。其一,必须坚决制止纯盈利性质的发掘开发,以免文化遗产和文化遗址遭受破坏。其二,理顺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在科学开发的基础上,使得文化遗产能够在开发利用中受到保护,得以延续。其三,注重打造文化品牌。和生产企业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商品一样,文化旅游产业也需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五)构建法规、资金方面的保障机制1.加强法制保护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对恣意破坏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进行惩罚。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是许多地方都缺少针对传统文化保护的专项经费,全靠基层自筹经费,艰难度日,极大影响了传统文化保护的效果和力度。

(六)强化政府的文化保护职责和科学决策意识。无论政府、集体,抑或是个人,都有尊崇爱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但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传统文化保护职责和引领管理职能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应当把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纳入城镇化发展的具体部署之中,纳入衡量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指标体系之中,纳入基层党委政府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而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根脉,是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农村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采取适当的科学的措施,保护开发利用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竞争力,乃至实现科学发展和“中国梦”都至关重要。

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活化战略,促进文化传承创新。菏泽市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对这些引以为豪的文化遗存如果不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很容易会失传甚至最终消失。因此,一要开发与保护并重。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普查力度,强化文物保护责任,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的转变,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历史文化真正成为支撑菏泽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二要活化与传承并行。传承不是简单复制,更不是守旧不变,而是新形势下的文化继承和创新。最好的文化传承莫过于让历史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因此,要整合资源、资金,加大对以文物保护单位、古村落、遗址等为主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投入力度,将地方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俗体验及乡村农耕文化体验等融入其中,使历史文化变活,能与时代交流;使人们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历史、传承智慧,以推动沉淀在文物保护中的文化资源真正留下来、活起来,变得灵动。三要除旧与革新并举。对传统文化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做到在揚弃中继承和发展。对存在于乡村的封建、愚昧、落后的传统文化,要敢于破除和改造。

唯有文化,才能够让人们尚善向上、知荣知耻,才能让乡村灵动起来、美丽起来,唯有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够让家园厚土泽惠后代、醇厚民风流芳千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创新乡村文化形态,不断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用担当和智慧,让我们乡村的星云更加璀璨、天空更加蔚蓝、群山更加青翠、河水更加洁净、空气更加甜美、乡风更加文明、读书声更加脆亮、屋舍更加整齐俨然,不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振兴乡村文化保护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从供给侧改革谈东北机械工业振兴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中菲谈“振兴”五大领域合作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