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预兆及干预机制研究

2020-09-10徐燕萍

关键词:预兆心理疾病高校学生

徐燕萍

摘  要:大学生因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应全面提高心理教育及心理干预功能,建立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预警、反应、跟踪全方位、一体化的干预机制,形成高校-社会-家庭-医院共同作用的心理疾病干预联盟,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减少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发生,共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预兆;干预机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精神上的追求、心理层面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高等教育的扩招让更多的年轻人步入高校,高考前被压抑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步入高校后产生的迷茫、学业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都突显出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再次强调,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法制化建设和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确保了在精神卫生领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法律要求,是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1]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一系列国家重要文件的颁布表明国家层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发重视,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成熟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咨询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逐步显现化。一般来说,在心理普查中发现的及由辅导员等人转到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异常学生,经正规医院心理门诊或精神专科医院诊断后,确诊心理疾病范围集中在神经症、人格障碍等方面。他们常常看似能够正常在校学习和生活,但可能会存在自己内心感到痛苦,或存在因行为反应异常导致他人无法忍受与其共处的局面。

1.神经症: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属于轻型精神病,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失眠症、癔症、植物神经紊乱等。在大学生中尤以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较为常见。

2.人格障碍:与个人所处的文化期待明显偏离的、持久的、顽固的内在体验或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人格障碍者缺乏对自己人格的正确认识,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很难从过往错误行为中吸取经验教训。主要包括:反社会人格、表演型人格、冲动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分裂型人格。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成因分析

1.生物遗传因素。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不能遗传,但一个人的躯体、气质、神经活动等受遗传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相关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家族中有精神病人的学生患精神类疾病或出现异常心理行为的概率更高,精神疾病的发生概率与遗传有显著的关系。另外,心理研究表明,人的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心理疾病会导致生理机能紊乱,相反身体疾病也会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如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学生往往会出现易怒、敏感、暴躁等心理异常表现,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患躁狂症的几率会更高。[2]心理学家罗伊·F·鲍迈斯特等对几种常见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和遗传系数做了统计,双相障碍的遗传率为60%-85%,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率为70%-85%,强迫症的遗传率为60%-70%,重度抑郁症的遗传率为40%,孤独症的遗传率高达90%。

2.心理状态因素。个体的心理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认知对人的心理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认为引起个体心理不适和情绪不良的原因并不是诱发事件,而是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信念,消极的认知和信念导致消极的情绪,积极的认知和信念则会化解困境。如果个体出现认知失调或习惯性认知偏差,则易感心理疾病,严重者可能导致人格分裂或心理变态。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若长期处于消极、压抑的情绪当中则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若一个人控制不住情绪则会影响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一些性格因素也是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的性格被医学专家称为易感性素质,在环境的不良刺激下,这些易感性素质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如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等性格特征的人容易患有强迫症。

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含家庭、社会及学校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结构、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说过:“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小被父母忽视、否定、拒绝的人产生心理疾病的几率更高,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成员残缺、家庭变迁及家庭突然出现意外情况的学生更容易诱发心理疾病。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负面社会新闻,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等也会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冲击,有些处于心理困扰阶段的学生如果没有及时求助,就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加剧心理负担,进而导致心理疾病。学校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学业负担过重、师生冲突、人际矛盾、学校环境适应不良、就业压力等均易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4.过往负性事件。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有部分同学在大学之前遭遇过校园暴力、性侵犯等重大心理、精神、身体挫伤,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压抑在内心深处不敢向他人诉说或诉说后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旦再次遇到诱发事件,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也是诱发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大学生心理疾病预兆

预兆,即预警征兆(Warning Signs)指的是潜在自杀危机个体(包含有心理疾病、严重心理困扰欲寻求自杀者)所表现出来的可观察外部行为特征,他人通过观察这些预警征兆,可以发现潜在的自杀危机,预警征兆的研究对于自杀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心理疾病虽然有一定的隐匿性,但常常会外显于外在的言语、行为、情绪等方面,掌握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识别能力的专业人员通过观察较易发现。

心理疾病识别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横向比较,主要观察学生(来访者)与其他同学是否不一样,表现属于常态还是病态;一种是纵向比较,主要观察个体前前后后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学生由重大挫折、突发灾害、长期心理困扰引起心理疾病或严重心理问题一般都会释放出某种信号,周围人群可以通过这些信号判断学生是否处于心理疾病的危机之中。

(一)学业信号

学习工作表现突然下降,突然频繁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等行为,对任何学生活动都失去兴趣,行为无组织性;上课经常自言自语、突然大声说话引起大家注意或上课突然无缘无故大哭;学生沉迷网络世界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学业成绩突然滑坡,多数课程不及格,在课堂及小组学习讨论中表现古怪,小组合作中表现过于激愤或过于萎靡,在课堂中或课堂前后询问老师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学术作业中表达出强烈的无望感、愤怒、无价值感、隔离、绝望、自杀想法和暴力行为等,均是一种“寻求帮助”的呐喊。

(二)生理信号

外表上有明显的变化,比如着装邋遢、不讲究个人卫生及突然变得消瘦;容易疲劳或睡眠不好;经常酗酒、食欲不振或突然非正常大量进食;心不在焉,浑浑噩噩;说话含糊不清,没有主次、前后没有关联;行为古怪,脱离实际;出现幻觉或妄想;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自己傻笑或经常自言自语等。

(三)心理行为信号

自我暴露出各种个人抑郁或焦虑情绪,如家庭问题、经济困难、考虑自杀和过度哀伤;对事件的反应与他人相比不太正常,表现冷漠或过于激烈;过分哭泣或者恐慌;易激怒或不寻常的冷漠;语言暴力(如诅咒、骂人或者言语威胁);在某段时间经常会说“活着没有意思”或者对某些公众人物的自杀表现出过分关注;在朋友圈转发消极图片、负面推文或发表一些消极且无逻辑言语;突然不再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与朋友疏远,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反复做某件事情超出正常范围(如不断的检查物品、洗手、洗衣服、清洁卫生等);言行偏激古怪、狂妄自大、经常独来独往,与同学几乎没有交流;周围同学普遍反映其行为有异常表现等。

(四)安全风险信号

无缘无故的对身边的人充满怒气或敌意;没有预兆的突然大发脾气、毁坏个人、他人或公共物品;对他人有肢体暴力(如推搡、抓打或使用武器);暗示或直接做出对他人的威胁;言语中经常暴露要伤害他人的言辞;跟踪别人或骚扰别人;通过邮件、转告、短信、微信或电话对他人表示威胁;有自伤、自残行为表现等。

三、大学生心理疾病干预机制的建设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如何及早发现和识别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预防学生因心理疾病造成自伤(杀)、伤人事件?如何对复学后的心理疾病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蹤以维护校园和谐稳定?这些都是摆在高校学生管理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面前的切实而紧迫的工作难题。高校不能在学生心理疾病应对工作中充当“甩锅侠”,更不能凭一己之力孤军奋战。在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校首先要摆正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与大学生心理疾病识别、应对工作中的位置,一方面要在校内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学生心理疾病干预机制,形成心理疾病预防、识别、有效干预、预后跟踪等全套较完整的工作体系,并明确规定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各环节参与人的专业能力,保障学生心理疾病干预工作有效、及时,尽量避免因心理疾病导致的校园悲剧发生;另一方面要联合社会机构、医院、学生家长及其他高校建设大学生心理疾病干预联盟,共同应对学生心理疾病。

(一)心理疾病的预防机制

1.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知识的普及。通过新生入学手册、宣传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主题沙龙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学生当遇到心理困扰时及时利用学校的专业资源帮助自己,鼓励朋辈咨询员对点联络班级、宿舍,及时帮助心理困扰的同学走出阴霾,重获阳光。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覆盖化指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学生普及精神症状与异常行为的识别能力,尤其是阴性症状的识别。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变,教育部门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广东省教育厅提出各高校要认真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课要求,大学阶段应保证36个学时、2个学分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教授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会结合实践团体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领会,从而升华吸收为自己的内在心理能量,并有能力帮助身边的人正视心理困扰,走出心理困境。所以学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除心理基础课程外,应开设社会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辅助课程,扩大心理知识的影响范围,让更多同学有机会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困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3.心理支持活动(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的开展。学校的心理教师团队每学期可以推出不同主题的系列团辅活动,如增强自信的团体、失恋的团体、增强人际沟通的团体等,通过团体辅导,给予成员支持和力量,避免学生因长期无法调整个人情绪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不断完善学生个体咨询的相关制度,给予心理咨询工作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支持,鼓励心理咨询教师发挥个人所长,共同维护学生心理的健康稳定。

(二)心理疾病的预警机制

1.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在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识别中的作用。心理咨询中心应定期开展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知识、技能专业培训,建立并完善朋辈咨询员团队,提高心理委员和朋辈咨询员识别心理疾病及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时间更加自由,老师和辅导员在学生生活中的作用渐渐弱化,而心理疾病的外显表现更容易在日常生活、行为、对话中被发现,所以充分发挥学生对于身边同学心理状态的识别作用非常必要。朋辈辅导是指由受过训练或受过督导的学生在周围年龄相当的同学中开展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服务。朋辈辅导的引入能够弥补高校心理咨询师资源的不足,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观,动员朋辈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朋辈咨询员因为跟来访者同处于学生角色,在很多心理问题上能共情和接纳来访者,容易建立安全的咨访关系。

2.形成全员参与学生心理疾病识别预警的新局面。学生心理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高校学生心理工作团队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方面起到专业指导及应对作用,但很难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调动全校各方力量,包括宿管员、保安、教辅人员、行政人员、教师、校医及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心理疾病识别预警工作,随时随地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的都可以及时制止并通过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电话直接报告心理工作人员进一步识别,确定是否启动心理危机应急处置预案。因此高校应安排心理咨询中心每学期对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干部开展一次心理危机预警专题培训,一旦发现学生心理异常情况都应及时报告,避免学生因一时或长期积攒的愤恨抑郁情绪爆发,引发自伤、伤人等危机事件。要保障全员参与心理疾病预警的有效性,首要任务是提高全员参与的责任意识,其次要提供简便明确的报告方式,必要条件下可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校各部门在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现及干预中的互通作用。

3.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机制。学生心理测评应该分层分段化,提高心理测评工具选用的针对性,提高行为观察和测评的综合评估作用,及时分析并妥善处理心理测评结果。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制定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制度,可以在每学期开学后的3月和10月面向全校学生分批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学生动态的心理健康档案,重点跟踪和关注以下类型的群体:不配合心理健康普查的、普查结果显示异常需要进一步随访的、心理档案显示有两次及以上普查结果异常的。虽然心理健康普查不能做到完全筛选出心理异常的学生,但对高校学生大群体心理筛查工作是有积极作用和意义的,各高校应充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不定期对此工作进行督察,以查促改,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普查机制。

4.通过学业预警识别学生心理状态。大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成为判别学生心理状态是否异常的重要途径,当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会突然呈现较低水平时,可以预示其心理状态是需要被关注的。辅导员在日常辅导工作中应有效利用学生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识别学生是否会因学习效果不佳导致心理状态低迷,或是否因心理状态不佳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各学院应该促成“教师-辅导员”信息互通机制,当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某位学生学习状态明显较差时可以及时告知辅导员,辅导员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近期是否发生重大挫折及应激事件,判断其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干预。

(三)心理疾病的反应机制

1.建立责任明确的心理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控工作,成立层级分明、责任明晰、信息互通的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控工作组,定期开展必要的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相关培训和演习,以免只有工作组的“空架子”,在面临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手忙脚乱,毫无头绪。领导工作组既要有“名”也要有“实”,在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危机事件时,由工作组领导掌握全局,宏观把控,调配资源,工作组成员能够及时到位,各司其职,妥善处理学生心理疾病发作状态及心理危机突发情况。

2.发挥四级心理危机体系的作用,分工明确,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一旦发现学生因心理疾病产生心理危机事件,应发动舍友、心理委员、班长等学生干部24小时陪护危机学生,辅导员负责向学院领导报告学生目前情况并及时将学生情况告知家长,通知学生家长尽快到校共同帮学生度过危机阶段,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心理老师评估学生当前状态,并将学生心理状况及时汇报校领导,必要情况下应联系学校定点专科医院专家介入帮学生度過危机。一个成功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干预者介入—心理咨询评估—找出诱因—确定危机类型—心理治疗—强化、巩固效果。[4]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对所有心理危机及心理疾病的学生建立专门心理档案,学生在校期间持续跟踪其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反馈。

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合干预机制,形成有效的转介通道。高校应与当地精神专科医院建立良好的联络机制和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签订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绿色”通道等框架协议,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共享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科学有序,使危机干预转介“绿色”通道畅通。[5]及时抽调合作医院的心理专家参与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随着学生心理疾病发生几率的升高和心理疾病类型的多元化,很多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超出学校心理老师的咨询范围,因心理咨询师无权诊断学生心理疾病,所以很多情况下必须要联系专科医院临床心理学专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疾病给予评估和诊断,使学校和家长准确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当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时,应果断启动家校联合机制,校方合作医院协助家长做好学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必要情况下建议家长进行家庭治疗。

(四)心理疾病的跟踪机制

1.心理咨询中心做好心理疾病学生复学后的心理健康跟踪工作。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因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办理休学手续后复学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都应该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定期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

2.做好心理问题学生复学申请审核工作。学校应组织学生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总务处、保卫处等部门联合制定心理问题学生返校复学的相关规定,建立学生因心理疾病、心理危机休学或请假档案,对于这类学生的复学要进行认真审核,并在复学后至少半年内对该生保持密切的关注和心理跟踪,保证学生返校后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3.联合家长做好学生复学后的心理建设工作。辅导员应重点关注因心理异常休学、请假后复学的学生,并与家长一起监护其治疗及康复进程,督促学生定期复查,坚持治疗。因心理疾病有一定的复发性,辅导员应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对学生保持温和而“不经意”的关心,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信息互通,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高校不仅肩负着提升大学生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职责,还承担着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在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中,高校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要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生心理预警、反应及跟踪制度,保障学校心理工作团队及心理工作资源的建设,而且要联合家长、社会服务机构、医院等共同做好学生心理疾病的干预工作,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尽快康复回归校园,回归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永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9(04):486-489.

[2]吕澜.新编大学心理健康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1.

[3]胡伟,胡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05):66-67.

[4]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23):52-55.

[5]马喜亭.转介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09-112.

责任编辑  晨曦

猜你喜欢

预兆心理疾病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乌鸦与狗
解读《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的宇宙语言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凤凰飞翔的寓意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