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新教材编写模式下的“本章小结应用分析”

2020-09-10谢晓东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结构内容

谢晓东

摘 要: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结合新教材“本章小结”的编写模式分析,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教师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把握教学的目标,更好的实现生物学教学。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结构;内容;生物学教学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几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特别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基本要求。其中生物学教材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主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展开,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需要。

二、结构更新

04版教材的本章小结写作结构按照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次展开叙述。首先,本章小结介绍的是本章的知识内容;其次,介绍的是本章科学能力的培养;最后,介绍的是本章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19版新教材的本章小结写作结构依据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进行概述,将写作结构分为理解概念和发展素养两个部分。理解概念部分是系统的表述本章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素养部分是科学的概述生命观念、科學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

三、内容修改

04版教材的本章小结内容按照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展开叙述。首先,每节教学内容是对一节课内容体系的高度凝练概括;其次,每章小结是对本章内容体系的综合概述;最后,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9版新教材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对本章小结内容进行修改。一方面,每节教学内容的表述更加的科学、精准;另一方面,对生物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更加明确、具体。

四、生物学教学

新教材本章小结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使本章小结的表述更加科学,有利于教师对本章教学的把握,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1.确立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新版生物学教材本章小结发展素养这一版块,并结合04版教材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新教材的发展素养对每章的教学目标都做了精准而又科学的表述。例如,新版生物学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本章小结。

(1)生命观念:基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认同生命的自主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2)社会责任:能够运用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分析和解决诸如蔬莱腌制、合理施肥等实践问题。

(3)科学探究:基于探究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这一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运用到其他类似的科学探究活动中。

通过对本章发展素养的内容表述我们可以发现,每点内容即是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参考本章小结来确立本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

2.明确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新版生物学教材本章小结的理解概念这一版块,并结合04版本章小结的知识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新教材的理解概念对生物学知识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划分。例如,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理解概念。

4.1细胞的增殖

(1)生物会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细胞也一样。

(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増殖。细胞分裂具有周期性。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进行细胞分裂。

(3)有丝分裂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在纺锤体作用下将亲代细胞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了细胞在遺传上的稳定性。

4.2细胞的分化

(1)受精卵分裂形成的众多细胞,经过细胞分化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而形成组织和器官。

(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4.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1)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密切关系。

(2)细胞调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来生命的过程,与细胞坏死不同。新细胞的产生和一些细胞的调亡同时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中[2]。

通过对新教材理解概念这一部分的表述我们可以发现,它所表述的教学内容即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参考本章小结的理解概念这一部分内容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

3.把握教学方向

新教材将本章小结科学的划分为理解概念和发展素养两部分。通过分析各单元本章小结的结构和内容可以发现,理解概念部分主要是介绍每章节的生物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参考理解概念这一部分内容,准确的把握本章所要讲授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素养部分是指在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在生物学教学中,掌握生物学概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理解概念和发展素养两部分进行有机整合,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学方向,实现精准教学。

4.评价教学效果

上好一堂课不仅需要教师有充分的备课、科学的讲课、完备的课后练习,还需要教师对于教学效果进行精准的评价。而评价教学效果又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评价教师的上课效果;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章小结从理解概念和发展素养两部分出发,将单元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详细而又精准的表述,这不仅有助于教师监测自己是否精准的完成教学任务,科学的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检测自己对于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本章小结的研读,监测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的完成评价教学任务,努力上好一堂新的生物学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6.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结构内容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优化生态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