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

2020-09-10饶苗苗

关键词:系统论运行机制

饶苗苗

摘  要:系统论强调从事物诸要素及其整体联系中探寻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系统是高校育人系统运行的有机构成,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能力支撑,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立足于受助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增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能力,集经济资助、心理脱贫、能力需求等诸要素于一体,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影响因素,探索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运行保障机制,增强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系统诸要素协同运行的综合功能,确保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达到最优状态。

关键词:系统论;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运行机制

系统论强调运用系统思维考察事物,注重“在变化中把握系统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实现处理结果的最优化”[1]。作为我国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确立基本框架13年来,形成了“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动态系统,引入系统论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多维度考察,厘清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系统各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于有效破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扎实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影响要素

系统运行正常与否,受制于各类环境要素的影响。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作为动态开放的系统,会受到各类环境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分析影响系统运行的各类要素尤其是消极要素,有利于对系统结构进行及时调整,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目前來看,影响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资助理念相对落后、认定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心理需求关注度不足等方面。

(一)资助观念相对滞后

大学归根到底是在做培养人的工作,“很多时候是通过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参与程度来集中体现,所有政策、资源、管理等均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构建”[2],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这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坚守的价值理念。但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加大资助经费投入、扩大资助规模、资助类型单一的问题,更多关注保障受助学生的入学机会与经济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助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方面的能动性和参与度。“人除了吃饭这一低层次需要外,还有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对于受助学生而言,其需求也不仅限于物质资助,更包含“被尊重、被认可”的个体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如果不及时转变资助育人观念,关照受助学生的精神诉求和心理需求,会大大弱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二)认定方式不够规范

开展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是科学认受助学生。从招生情况看,绝大多数高校是在全国范围内招生,生源地分布广泛,由于各地区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的不同,家庭经济水平衡量的标准也不尽一致,带来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也就不同。不少高校开展界定工作过程中通常是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调查表》,结合受助学生家庭所在村、街道出具的证明,然后通过班级学生票决评议、班主任及辅导员审核,最后确定受助学生名单。这种认定方式是目前的通行做法,易使受助学生将获得“资助资格”作为某种资源来争取;而家庭经济真正困难又急需资助的学生被公之于众,无形中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表明目前部分高校的资助认定方式还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此外,由于学生入学后大都会在高校3-4年,部分医学类院校最长有8年之久,期间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发生变化,这进一步增加了认定工作的难度和精度,导致有失公平现象时有发生。

(三)心理脱贫易被忽视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性格塑造和心理成熟的重要“灌浆期”。由于缺乏相应的家庭经济基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易出现压抑焦虑、多愁善感、性格内向、自信不足等问题。部分学生承担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无法正视当前所处的生活困境,担心周围学生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又羞于表达内心实际需求,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内心世界的封闭,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部分学生除了承受经济压力外,还要面对来自学习、交往、工作等各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若不及时正确引导,“容易造成三观倾斜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5]。特别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随着“校园贷”等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兴起,部分学生因追求时髦、盲目攀比,利用网贷平台过度消费,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甚至其触犯法律而不自知。现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基本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需求,但在心理脱贫层面还缺乏系统性引导。

二、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比较优势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6]。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作为具有开放性、层次性的系统,是由资助育人理念、资助育人载体、资助育人模式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推进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有效运行,实现资助育人社会价值和个体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资助育人的外延更为广泛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救济性资助育人工作,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不再局限于受助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以优化资助育人实效、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资金扶持、心理帮扶、岗位锻炼为手段的更高层次的资助育人系统,彰显的是资助育人理念、载体和模式的深化发展。具有主体性、针对性、现实性的特点。主体性是指更加注重受助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引导受助学生成为资助项目积极行动者,构建双向、互动式的资助体系。针对性是指“更加注重满足资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改变简单将资助工作与资金资助划等号”[7],摆脱物质资助的心理依赖依,强化受助学生知恩感恩、珍惜学习机会的情感认知。现实性是指引导受助学生融入资助育人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体验式教育”[8],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信念,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资助育人的内涵更为丰富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缘起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聚焦于物质资助或者经济资助,使得高校资助工作必然具有救济保障的价值属性。2011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提出在资助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成才教育,实现资助过程中育人的价值目标。2018年9月,教育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学生资助工作要从过去的经济资助转到资助育人的新模式上。为推进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深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更加关注受助学生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价值塑造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注重引导受助学生赢得尊重、提升综合素养、达到自我实现。如通过提供校内实习岗位,增强受助学生职业责任;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增长受助学生社会阅历;通过支持受助学生出境交流,拓展受助学生国际视野等。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集中体现了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性资助重大拓展”[9]的丰富内涵。

三、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有效运行

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有赖于高效的运行与保障机制。从系统论的视角考察,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构建涉及育人理念、管理机制、对象心理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各自的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会发生信息和能量交换,并相互作用,以保持动态平衡。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以系统思维为第一要义,运用系统整体性的运行机制,及时调整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路径,使其“行为在新质状态下或者已经改变了的环境中达到最好的或者至少是容许的效能与特性”[10],在有效分析当前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要素的基础上,从整体性原则上构建系统运行的系统思维、目标导向和保障机制。

(一)转变资助育人理念,把握整体性系统思维

随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一种新的世界观正在全世界先进科学思考者的头脑中形成。用这种世界观,我们最有希望理解和控制那个影响我们所有人生活的进程”[11]。这里的“新的世界观”就是一种系统思维,“系統思维的第一要义,是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12]。之所以强调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原因在于,任何事物系统从本质上看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及不同环节相互交互交织而成的复杂有机体。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且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所以,系统思维注重对系统各部分、各要素的整体协调以寻求最优目标。

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同样具有独特的整体协调性,在这一系统中,主体领悟效度、目标导向力度、保障机制程度、客体吸纳深度等作为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由此,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形成,必须明确系统中各要素的位置和作用,强调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用整体统摄部分,实现“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的有机互动,达到主体发挥作用与客体满足需要的和谐统一。

(二)精准认定服务对象,明确系统性目标导向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13]。即使是统一群体,由于其成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各异,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象。所以,需要精准确定服务对象,围绕服务对象合理确定目标,围绕目标对不同情况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式,将动力强度调试到合理有效区间。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目标,就是资助育人主体细化工作任务以保证资助育人效果的最大化。根据系统的层次性原则,可从两个层面加以展开,明确系统性目标导向。

1.精准确定受助学生范围

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学工部门通过构建以学生学籍为基础的资助管理系统,并与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户籍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对接,为精准认定提供身份信息认定基础;其次在结合高校资助工作实际和学生生源地经济发展状况,制定有关受助学生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特殊情形等内容的评审办法,以及设定有关受助学生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的具体指标;然后对申请材料进行集中匿名审核评定,审核评定工作由负责资助工作的学工部门、辅导员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开展量化审核评定,民主评议,评选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公示,公示期间内若有学生提出异议,学校在第一时间进行再次核实并及时反馈,最大程度上确保受助学生身份的精准化。

2.健全完善精准管理机制

首先,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的规范性。除制定资助工作细则、规范评审程序、严格各类奖助学金发放流程外,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注重对受助学生致困情况及奖助学金的政策效果开展积极评价”[14]。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的大数据管理。依托大数据分析,开展在线答疑、心理疏导、线上课程教学的个性化服务,对受助学生日常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分析研判,构建科学有效的预测预警体系,实现管理服务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再次,设计贴近受助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职业发展规划、素质拓展项目和技能培训课程,统筹好受助学生的心理疏导、学业规划、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等教育服务各环节,引导和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这“既是化解就学压力的项目安排,也是增强学生发展能力的机制安排”[15]。

(三)突出情境化心理脱贫,完善协同化保障机制

“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以保持系统的循环发展”[16]。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持续完善和不断优化也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鉴于受助学生心理情境系统在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中的独特地位,应构建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为受助学生实现“心理脱贫”提供有力保障。

1.在资助育人阶段方面:从大一到大四有机贯通

在奖助贷勤补免一体化资助利益的日益完善和高等教育事业深化改革不断加快的同时,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内的很多学生“心理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17],仅仅依靠救济性资助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所以,要注重在资助育人各个阶段重点帮助受助学生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及开展必要的心理干预,以期有效引导受助学生应对各种发展难题。具体来说,在大一阶段,由于要面对物质生活适应、专业学习适应以及人际交往适应等问题,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方面往往出现适应力相对不足甚至捉襟见肘的困境,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资助应以增强心理适应的资助服务内容为主,如介绍各种奖助计划,引导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资助计划,缓解初入大学因各种问题交织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与困惑;在大二逐渐认识和融入大学生活学习阶段,这是个体独立性和学业规划的关键转折期。调查表明:大部分受助学生在大学阶段“尚未完成适应性转折、能力发展处在不利地位”[18]。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应以厘清学习目标、调整心理预期、完成适应性转折为主要资助育人内容,激发受助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之心、树立高远志向、回应青春之问;大三、大四阶段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心理成熟期,这一阶段资助育人工作应以机会资助、能力资助和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引导受助学生增强应对复杂情况的抗压抗挫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受助学生“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朝着有利于全面发展的方向生发与转化”[19]。

2.在资助育人模式方面:经济帮扶与心理帮扶结合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坚持系统思维,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有效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等教育就学权益的同时,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20]。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的价值在于,不仅将资助工作视作等待受助以保障生活需要的基本手段,而且通过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学业辅导、社会实践、心理咨询、项目参与,增强受助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扶志实现自立,通过扶智实现自强,实现经济帮扶和心理帮扶的良性互动。由此可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要注重单个资助项目的有限资源,而且注重发挥整体要素的组合效应,进而引导资助工作者“由研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21],根据受助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织学工、教务等部门设计符合受助学生身心特点的资助育人模式。如借鉴和引入“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模式”,该模式需要受助学生首先与高校签订协议,然后通过完成发展义务获得相应资助,并在不同阶段采取选择资助对象、厘定资助条件、营造资助实践情境、创设退出机制等方式对受助学生开展动态管理,避免资助、育人“两张皮”,将资助资源运用到最需要的受助学生身上,将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能力资助深度融合,有助于有效消除受助学生“等、靠、要”的心理依赖思维、创设过程化育人情境,进而引导更多受助学生“通过改变贫困思维改变家庭境况不利学生的在校表现”[22],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四、结论

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系统是一个立体化的复杂系统,需要高校学工、教务、资助工作者的群策群力。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对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诸要素进行科学解析与调整组合,有助于促进高校资助育人系统的持续优化,实现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最优质态与最佳量度。

参考文献:

[1]周杨.系统思维视域下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解读与建设[J].系统科学学报,2014(2):48-52.

[2]吕海林,等.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的特征分析——基于12所中外研究型大学调查资料的比较[J].教育研究,2015(6):51-63.

[3]张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7(5):7-10.

[4]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40-52.

[5]田立新,等.新时代“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J].高校辅导员,2018(6):51-54.

[6]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2.

[7]许翠梅.我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57-59.

[8]张志勇.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路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05-107.

[9]张远航.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8(6):106-109.

[10]廖启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系统构建[J].系统科学学报,2018(3):36-41.

[11](美)拉茲洛.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

[12]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9.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4]吴斌珍.大学生贫困及奖助学金的政策效果[J].金融研究,2011(12):47-61.

[15]沈红.中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5-62.

[16]张丹丹,等.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9(4):107-111.

[17]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21-326.

[18]杨钋,等.“适应”大学新生发展的关键词——基于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3):16-24.

[19]陈秉公.学生资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6(6):124-126.

[20]黄维,等.从保障资助到发展资助:反贫困视角下我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J].长沙大学学报,2018(4):25-30.

[21]王丹.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推广和争辩[J].教育研究,2006(10):73-77.

[22]丁建军.“认知税”:贫困研究的新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52-158.

责任编辑  姜淑娟

猜你喜欢

系统论运行机制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系统论视域下小学生手球教学研究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关于高校学科建设要素及其规划制定的思考
油田企业清洁生产初探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