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智能安防管理模式在油田保卫中的应用

2020-09-10张亮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

张亮

摘要:大庆油田作为国家重要石油能源基地,生产设施分散,屯中有井,站靠村屯,社情复杂,水上陆地交通发达,在打击涉油犯罪上难度相对较大,一旦治安防控体系失效,直接威胁企业内部治安秩序,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危害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保卫系统紧紧围绕“保稳产、保稳定、保发展”的主线,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警企融合发展,推进科技防范创新,构建了“警企联动情报指挥一体化实战平台”管理运行模式,进一步开创了立体化、实战化的治安防控新局面。经过几年来实际运行,逐步摸索和实践,成功应用“3+5”智能安防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智能安防;创新管理;科技防范

一、实施背景

(一)适应油田保卫发展形势的需要

油田安防形势相当严峻,简单的视频监控已经不能够适应油田保卫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把GPS跟踪器、图像监控、雷达扫描、现场指挥车、便捷“小卫士”等现有技侦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出一套打防管控新办法,完成了从体力型向智能型、从粗犷型向技术型、从开放型向精准型的提升。

(二)适应油田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通过应用物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石油企业也逐步迈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行列,形成油田现代化智能生产管理模式和数字化运行体系,实现提质增效的低成本运行战略。在数字油田、智能油田发展新形势下,通过人机有效结合,利用雷达等技术手段锁住目标。解决了取证难、量刑宽、处罚轻的老大难问题,为公安机关提供有力证据。

(三)提高油田保卫打击效果的需要

在外围单位形成防范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完成外围技防实战平台体系建设,与油田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一级联网运行,融入油田视频监控大数据平台,建立远程防护网,全面封锁,完善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统筹利用资源,调动警企所有力量,形成一套打防管控新方法,发挥技防效益的最大化,让原油盗不走、囤不住、运不出。对犯罪分子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要内涵

“3+5”智能安防管理模式是以油田安防指挥系统为主要支撑,融合无人机飞控、移动侦查指挥等多种技防系统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实战平台。主要由三项主系统和五项子系统构成,分别是警企联动一体化油田安防指挥系统、无人机低空巡检系统、移动侦察指挥系统和雷达预警子系统、单兵远程侦查子系统、重点岗位员工智能报警子系统、卫星定位子系统、巡逻车红外热成像行车子系统。通过开展数字化油田防控数据“云”分析,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分析、网络传输等技术,在监控中心集中采集防务大数据。对重要生产区实施信息化覆盖,系统内单兵联动、系统间信息交互,实现智能远程通信、安防信息网络化管理和实时指挥;深化多方联动机制建设,达到远程操控指挥和无障碍预警处置。为推进大庆油田和谐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主要做法

(一)借助智能技术,完善应用系统功能

(1)3项主系统,使防务指挥扁平化

3项主系统奠定“地空”立体化、卡点移动化防控基础,安防指挥系统后台设于监控中心,可对防务数据集中化管理;无人机可以低空侦查、远程巡线、应急处置;移动侦查指挥系统可将指挥中心设置在辖区任何区域,实现扁平化无障碍指挥。

(2)5项子系统,使治安防控集约化

5项子系统具体支撑主系统防控功能,强化安防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成效,推动了指挥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治安管控从人力密集向科技集约转变,有效降低了保卫员的工作强度,增强前线在岗员工安全指数。

(二)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治安管控网络化

(1)综合管控防务信息,实现治安防控效能最大化

由技防分体(主系统、子系统)构建“3+5”技防实战平台,所有安保信息在监控中心集中化管理,当班指挥人员坐观大局,发挥操盘手作用,通过归类、组织安防信息,快速制定有效打防方案,提高打击的成功率。推进了油田技防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集成化、移动化建设,有效攻克了技防装备技术应用难题,推动了侦查破案从循迹追踪向精准发力的转变。

(2)低空飞控巡检航拍,实现“地空”立体化防控

使用小型电动无人机在空中对村户进行侦查,对现场进行确认,证据确凿后联络公安人员打击;通过组建飞行小组在监控中心利用飞控平台制定飞行路线指挥油动无人机进行巡线工作,巡线小组仅需在飞控监视平台中回传的航拍画面甄别是否有异常情况,大大减少了工作难度和强度;无人机由于其不可比拟的空中侦查优越性,在日常技防出警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机动角色,可快速准确的对事发地点周圍侦查,全面把握,精确打击。

(3)移动远程操控指挥,实现对案件的高效化处置

通过智能分析主机监控中距离激光夜视仪采集画面,可24小时对可疑地点半径1.5公里内情况进行监控;通过车载无人机对半径2公里之外地形进行巡守,监控是否有可疑人员车辆进入,提前防备,预留可控时间;通过手持可视单兵、车载4G布控球利用远程通讯系统可多方位对预设的周边重点点位管控,并由车内指挥人员针对防务信息统一布局;通过人脸识别、车辆识别,与公安机关联网,对可以人员车辆迅速进行锁定,精确打击,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

(三)建立多种联动机制,促进警情处置一体化

(1)建立警企联动机制,确保防控效能最优化

建立警企、矿保、地企联防机制,通过警、保、矿、地四方通力协作,形成完善的防控体系。保卫大队与公安人员同址合署办公,同时邀请生产单位安保人员对监控中心所有平台系统统一学习,开展经常性技防系统功能交流。通过开展实战演练作训,把技防系统应用到作战实际中。一旦有不法行为出现,由企业保卫员、岗位员工联合公安干警组成应急处置力量,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实施对非法行为的制止和油田物资的管控。

(2)建立矿保联动机制,确保舆情信息精准化

根据不同时段治安形势,保卫大队与生产单位密切联系,共享掌握讯息舆情,制定合理方案。利用雷达监控系统对新投产重点井、高产井作重点监控,重新规划报警区域,在重要路口卡点划定报警区,防止一切有可能的不法行为;通过固定视频监控对雷达监控覆盖不到的地方进行辅助监控,由双方人员共同管理监控平台。

四、实施后的效果

(一) 防范目标更加具体

一旦有可疑情况出现,系统自动完成一系列联动操作后,立即锁定目标。由监控人员通过监控画面甄别,若为侵略目标,则触发预警处置流程,若非侵入目标,则忽略目标。

(二)解决传统生产管理难题

利用科技手段打击犯罪,统筹资源,调动警企所有力量,形成一套打防管控新方法,发挥技防效益的最大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促进管理提档升级

发挥技防设备强大优势,发挥“3+5”实战平台系统功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各自为战,地域分散等难点,形成合成作战的态势,提高打击效率,对打击犯罪和治安防范起到强大震慑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仲男.浅谈安防技术发展的变化与趋势[J].中国安防,2019(7).

[2]魏一.智慧警务在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层面的研究和思考[J].中国安防,2019(5).

[3]姚德生.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安防浅析[J].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2019(6).

[4]朱荣辉.大数据一体防控平台在安防行业的应用分析[J].中国安防,2019(8).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创新管理
关于加强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干部管理创新的探讨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创新型管理模式对积分制管理的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
总结推广“隆化模式” 积极深化林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