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10高诗铮 周鑫 靳桂荣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

高诗铮 周鑫 靳桂荣

摘要: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披露等对农业上市公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存在不完善之处,而有的企业应用该准则漏洞,开展盈余管理工作。不过,虽然企业这种行为短期给自身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是会加大面临地风险,容易使得自身陷入困境。因此,企业需要反思盈余管理行为,优化盈余管理工作。

关键词:獐子岛;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一、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一)利用后续计量归集范围广进行盈余管理

采用历史成本模式开展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工作不会对当期的盈利或是亏损产生影响。所以,獐子岛在盈余管理工作之中应用了历史成本模式处理具体财务工作。苗种费、海域使用费以及利息等乃是公司资本的重要体现。从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以看出,生物资产的生长与成本结算的周期相对应下所形成的时间相较久。在这种情况之下,公司的当期投入的资金不够及时反应出来。

(二)利用减值依据要求不明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指出,如果企业拥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受天灾、疫情、市场经济环境变动影响,导致生物资产产生变化,就可以使得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獐子岛所开展的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业务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公司的经济收入波动性相对较大。公司想要搜集经济收入降低的原因也是相对困难的。由于搜集证据的难度相对较大,其可以更好地应用盈余管理模式,开展具体财务方面的工作。如在减值因素消失时,其就需要重新恢复金额规定,以此保证自身科学地把控盈利资金。

(三)利用披露要求不足进行盈余管理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中规定了要披露跌价准备金额。不过,准则中缺乏详细阐述披露计提的具体因素。比如,缺乏提出风险发展程度的规定、缺乏提出对生物资产发展情况的规定、缺乏提出对环境所需状态的规定等。由此可见,现有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之处。而獐子岛就可以利用该要素,推进盈余管理活动。

二、獐子岛盈余管理存在问题

(一)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建设不完善

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消耗性生物资产确认环节不够完善:已收成的农产品或是没有经过人类生产管理的资产并没有到生物资产的范围内。实际上,这些也是生物资产的重要构成要素。由此可见,生物资产定义具有局限性。消耗性生物资产计量不够完善:不同的类别消耗性生物资产所对应的计量方式存在差异。但是目前我国针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分类并不明确。这样公司在消耗性生物资产计量与管理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消耗性生物资产信息披露不够完善:基于生物资产的性质可知对其实施风险信息披露事项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中尚未细化风险信息披露内容。与此同时,消耗性生物资产信息披露范围不大。也就是说,披露的对象不多,最终将会影响披露效果。

(二)獐子岛公司治理存在弊端

优化公司治理可以提升企业运转水平,反之则会阻碍企业发展。董事会成员属于公司的治理人员。他们所做出的决策将会对公司产生深刻地影响。从目前现状来看,他们的专业治理能力并不高。主要表现在,各部门有时存在无序管理状态、盈余管理的得不到有效推进。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缺乏建立激励机制,员工存在消极怠工的问题。

(三)监管强度不够

注册会计师需要完成对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然而,有的公司与注册会计师进行利益交易,使得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质量受到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备受影响,进而降低了审计水平。另外,公司的盈余管理监督体系与机制不太健全,以致盈余管理水平不高。比如,盈余管理人员缺乏及时落实管理任务等。

(四)地方支持力度过强

獐子岛公司属于规模相对较大的农业上市公司,对地区经济尚未贡献率比较大。因此,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其扶持力度,保证其平稳发展。举例来讲,在獐子岛公司面临资金断链的情况之下,政府就及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渡过危机。然而,这样方法是不可取的。主要是因:政府加大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多是为粉饰利润,没有过多的影响公司。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反而对其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獐子岛盈余管理对策

(一)完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制定

1.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确认环节的完善对策

为提高核算水平,我国有必要完善生物资产定义,保证相应要素纳入核算之中。通过完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企业也可以保证生物资产核算的质量,进而提高财务工作水平。

2.消耗性生物资产计量完善对策

我国有需要明晰该种资产的分类,提高计量水平。比如,依照根据生物有机体的划分类别,以此保证分类的有效性。即大体分类为生命的动物、植物、微型生物三大类别。由于三大类别所对应的核算方式存在差异,公司在开展计量工作时还需要继续细化生物资产核算对象。

(二)健全公司治理

1.提高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

为避免盈余管理问题,企业需要科学地调整董事会结构。从董事会成员的角度来讲,其需要认识到自身在治理公司的价值。如果其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就需要通過各种渠道学习公司治理知识,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而保证自身灵活地解决实际治理问题。当董事会成员治理水平有效提高的情况之下,公司就容易获得持续性地发展动力。

2.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员工是公司实现崭新发展局面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果员工不积极地参与公司的盈余管理给工作,公司发展水平将会受到影响。对于公司而言,其需要采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兴趣。在员工表现突出或者取得工作进步时,就需要适当地对员工实施奖励。比如,现金奖励、提高福利待遇水平等。

(三)加强监管力度

1.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为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要采取措施,提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水平。具体的方式如下所述,一是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和独立性。我国可以与一些优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良好的关系。相关部门可以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指定某个会计师事务所。而这个会计事务所需要详细记录审计对象的信息。二是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对“关键审计事项”作为审计报告的第三大部分进行单独的列示分析。“关键审计事项”乃是审计的要点。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研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在这种情况之下,既可以保证审计质量,又可以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保证投资人员更加了解公司的运转状况。

2.建立健全盈余管理监督体系与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盈余管理监督体系与机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将会抓逐渐提高。具体的体系与机制构建要素包括以下内容。部分上市公司想采取盈余管理方法避免自身存在负面影响。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整上市准则中关于退市的准则。为约束公司的行为,可以要求其成立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机构,进而专业化地开展盈余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公司要构建盈余管理监督体系,以此督促与规范内内控机构的工作。

(四)规范地方政府对农业类公司的补助

1.严控政府扶持,落实责任制

通过实践研究发展,政府过度的补助对农业类公司容易影响健康发展。所以,政府需要认识到自身在盈余管理不足之处,进而科学的控制自身的扶持力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完全不需要扶持企业。为保证扶持工作的高效进行,政府有必要为相关人员分配扶持工作,并落实责任制。

2.制定相关政府补助的规范准则

政府需要依据当前发展现状,制定相关政府补助的规范准则,以此强化补助效果。比如,规范补助发放流程。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对外外公开补助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此同时,政府需要开拓监督反应渠道,保证社会公众及时把信息传递给相关管理人员,以此提高解决补助问题的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獐子岛属于率先完成上市的农业企业。虽然如此,但是其自身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讲,治理、监管强度等存在问题。为此,獐子岛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构建解决方案,如健全公司治理、加强监管力度。除此之外,造成獐子岛盈余管理出现问题原因还包括外部因素如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建设不完善、地方支持力度过强、农业相关保险机制不健全。因此,我国要重视自身问题,不断地完善生物资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许黎莉,樊雅玲,崔计顺.资产专用性投资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盈余管理中介效应的检验[J/OL].财会通讯:1-6[2019-11-23].https://doi.org/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191119.005.

[2]张雪莹,陈思瑜,张美玲.商誉减值、经济因素与盈余管理——基于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經验证据[J].中国市场,2019(32):9-13.

[3]张秋生,刘新新.上市公司现金并购中的盈余管理与绩效[J/OL].财会月刊,2019(22):8-15[2019-11-23].https://doi.org/10.19641/j.cnki.42-1290/f.2019.22.002.

猜你喜欢

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分析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数据的纵向分析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