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2020-09-10安文强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

摘要: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要坚持相统一就是其中之一。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关键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主导性和主体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从教师、学校、国家三个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行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性;学生主体性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教师、学校、国家三个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行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方法——三维一平台

(一)教师:从灌输到对话的转变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鲜明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此作为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武器。”强调用理论武装人民群众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初步形成。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中首次对“灌输”的概念进行了明确清晰的阐释。最先将“灌输”这个词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对灌输理论进行系统论证和生动阐述的是列宁,在其撰写的《怎么办》中对灌输理论行了系统阐述。这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中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灌输理论的引入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一味的灌输已经不再适用,从灌输到对话的转变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是要成为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寻求方法、知识创新的组织者、引导者、倾听者、探索者和场控者,让课堂成为“指挥”引导下的“交响乐团”。对于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来说, 这是提升自己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新要求。 而要适应新的角色, 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 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只有如此, 才可能胜任对话教学的要求。

(二)教师:语言艺术在课堂上的应用

“情景再现再播音中具有特定含义,即: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自己要有积极的情感,在课堂导入时设置提问,讲故事等方法将受教育者带入情景,设身处地、还原故事、触景生情、现身说法,让学生也感受到自己就身处故事现场。同时教育者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音调、音色、神态、肢体语言等方面。例如在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理论中,讲述黄大年同志的英雄事迹的时候,教师脑海中要浮现黄大年的感人事迹的画面,讲述时声音要铿锵有力、语调要抑扬顿挫,有缓有急,表情要庄严且充满敬畏之情,肢体语言要收放自如。

(三)教师:精准划分因材施教

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而言,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虽然他们处在相同的时代,但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和研究的领域不同,他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有所不同,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也不同。例如:工科学生的学习活动地点大多为实验室,而文科学生的学习活动地点多为图书馆,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活动地点多为画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和规划课程内容,在使用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将课堂教授的理论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学生所熟知的领域与学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在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实践主题,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努力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的实践中找到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四)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要有正确的政治认知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功底,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二是全能教师人才培养,马克思理论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才输出学科,在其课程建设上要加入教育学以及教育技能的培养;三是在教学技能方面要与时俱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在在教学中广泛应用,而要使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有效结合,还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技术上的培训,教学技能与理论相结合,使老师更好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四是构建多教师教学团队,构建一支多学科人才教师团队是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有效途径,在理论人才中加入技术人才以及实践人才,运用团队化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打造受学生欢迎的师资团队。

(五)国家:大数据网络交流平台的搭建

大数据网络交流平台的搭建,是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大数据平台,来分析研究学生主体的思想、学习、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数据,运用这些数据分析,使教师更有效的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例如用微信群开展课堂小组討论,用蓝墨云的“头脑风暴”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建立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网站, 在网站内经常开设各种国内国外的时政热点信息发布或者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主题栏目;此外将浏览器中的无用广告、“莆田系”广告的推广,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公益广告,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王宇红,吴郁.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语言表达[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33.

[3]杨子强,单文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基本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

作者简介:

安文强,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