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实验创新的方法与技巧

2020-09-10赵桂兰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方法与技巧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 要:在高中的基础性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其对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将会起到重要性的影响作用。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高中生物这一门学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教师给学生教授生物基础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科学探索精神。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科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技巧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教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创新生物实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新时代下,如何创新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与技巧

引言:素质教学理念下,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求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比较强。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作为新时代下的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吸收生物知识,降低学习生物的难度,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将传统的生物实验课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一、巧妙设计生物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生物是一门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要努力探索设计生物实验的方法以及技巧,激发学生对做生物实验的兴趣,不断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所以,教师在设计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替代法、嫁接法、加减法、组合法等合理结合在一起,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这样将能够更好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积极性,有利于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生物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从而打造高效率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1]。

例如:教师在设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节课的生物实验时,传统的生物实验设计是先让学生使用纱布以及漏斗将研磨好的绿叶进行过滤,然后,再用小试管收集绿叶并且用面塞塞住,最后再使用毛细吸管将滤液在滤纸上划线,这样的实验设计是非常的复杂,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节课的生物实验过程设计为:当绿叶研磨好之后,先不进行过滤,而是使用载波片的切面在研钵中蘸取适量研磨好的绿叶浆,然后,再使用蘸取了绿叶浆的载波片切面在滤纸上沿着铅笔线轻压一次即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创新了传统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将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目前,许多学校由于受到缺少实验仪器设备或者担心造成安全隐患等因素的影响之下,从而无法开展一些生物实验,这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能够更好帮助教师解决这些教学问题[2]。教师要学会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由被动性的作实验逐渐转化成为主动性的做实验,同时,帮助学生巩固其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上“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一实验课时,本实验是需要将实验装置放到将实验装置放在25~35℃环境中培养8~10h,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此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布教学法。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每一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培养液的配置以及酵母菌的培养,并且将实验过程进行拍照以及保留相关实验数据,然后,教师再以此制作成PPT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最后,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将石灰水颜色的深浅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们就此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使得课外与课堂中的环节可以环环相扣,保证了实验的完整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实验教学得到升华。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作为二十一世纪下的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地位,明白学生才是生物教学课堂上的主体者,要把大自然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亲自尝试做实验,帮助学生体验到科研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对高中生物这一门学科的认可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将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性发展的人才[3]。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上“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这一节生物实验课时,由于做这个生物实验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且其實验活动的场所在外面,所以,教师是无法在课堂上开展这个生物教学实验的。因此,教师可以创新实验方案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课后对学校某一地区进行小动物的采集工作,收集相关的实验数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这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二十一世纪下的全面型人才,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生物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系统性的科学理论生物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这样,才能够不断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教师需要对生物实验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创新,不再使用单一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巧,将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到生物实验教学中,构建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探究性生物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有效创新高中生物教学技巧,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建陵.高中生物学实验创新的方法与技巧[J].生物学通报,2004(05):46-47.

[2]徐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学新教师如何高效备课[J].品位经典,2019(12):102-104.

[3]郭晓燕.指导学生做好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77.

作者简介:赵桂兰(1980-)女,苗族,贵州省册亨县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工作:高中生物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方法与技巧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PS色彩调整的高级方法浅述
浅议巧学巧记高中英语知识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