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

2020-09-10段丽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普通高校教学模式

段丽

摘要:体育俱乐部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着重分析体育俱乐部模式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并在能够满足学生基本需求和提升他们体育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俱乐部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和过去所开展的授课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教师不再一言堂,而是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当中,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学生自主的参加到体育教学当中,并且还能够通过体育来增强他们的创新水平和身体素质,从而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特点

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主动参与、组织的行为,来加强人的身体素养和团队合作的一种体育活动。一些教育专业人士指出,体育俱乐部是企业单位、社会团队等所创建的一种体育活动。

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一共包括课内外体育俱乐部以及课内外融合的体育俱乐部模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师在掌握学生能力间的差别后,有针对性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并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不但符合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新方面的水平,高校体育俱乐部以不是再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主体,也不再只重视理论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仅留有了少量的基础类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会加强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主动去锻炼,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效果。

高校体育俱乐部能够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决定由哪位教师来进行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等,使学生可以在体育学习的时候从被动改为主动。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运动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使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为他们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综合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主要是以培养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发挥,很好的改善了过去教学方式只重视培养体育能力,而不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弊端,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能够感受到体育的快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育俱乐部教学方式可以全面使用已经具有的体育设施,从而得以解决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多,但体育场地和师资条件不够的弊端,这无论是在教学时间以及空间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通过具体的实践后发现,俱乐部教师方式可以塑造学生的个性,达到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要求。

二、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发展现状

(一)体育俱乐部师资方面存在问题

时代的进步,使体育教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而让教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而且和中学进行比较,普通高校增添了更多的体育项目,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网球、武术、瑜伽等,并均设立了单独的课程。不过这样一来就需要扩充师资队伍,而在这方面要分别从师资结构和力量上来着手,不过从现状来看,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问题。先来说说师资结构方面的问题,由于高校体育教学一部分全新的课程,但是发展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因此相对来讲也缺乏足够的教师,而且一部分课程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中抽调过来的,并不具备多强的专业能力,从而难以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体育俱乐部基础设施不完善

体育活动通常都是在室外开展,这也就意味着场地问题是决定体育教学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当前,一部分普通高校的设施并不完善,很多体育项目并没有设置专业的训练场地,导致只能去其他项目的场地,这势必会影响教学的质量,甚至有时候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教学冲突,对学校的和谐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对体育俱乐部基础设施进行充分的完善。

(三)体育俱乐部不教学组织形式不完善

课内教学、课外教学以及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是我国体育教学俱乐部的主要组织形式。但是无论是在教学方式、管理以及组织方面并没有达到统一性,始终相互独立。大多数高校采用课内教学俱乐部模式,而少数高校这是运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俱乐部模式。而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主要是将上面两种方式外加体育竞技进行了融合,并在教学期间获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因此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青睐,但是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具有不完善之处,所以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三、完善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对策

(一)改善体育俱乐部的基础设施

学生若想得到更好的体育锻炼,并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那么就要创建充足且专业的场地。而这就要求体育部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掌握体育场地的设置情况,然后进行充分的分析,以了解学校还缺少哪些体育场所和设施,并向校领导详细的阐明创建这些场所和设施的必要性,以最大的努力得到校方所提供的资金支持。而作为高校来讲,要紧跟教育的发展特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主旨,来建立体育基础设施,这样一来便能够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加强师资力量,完善师资结构

高校体育教学若想顺利的开展,并保证教学质量,那么就要组建具有足够专业能力的教师队伍,否则体育教育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各大普通高校要招收一些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体育教师。而且学校在招聘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公平原则,不能对某一部分人采取“特殊照顾”,同时还要保证应聘的教師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坚决弃用兼职教师以及非专业体育教师,这样一来便能够完善师资结构。最后,还要对教师设置试用期,如果表现能够符合学校要求,则可正式录用,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完善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

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而想要全面发挥出此模式的效果,则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1.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由度

要赋予学生更多的体育锻炼自由度,并要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决定教学的内容和什么时候参与教学。此外还要改善7天上1次90分钟体育课的不合理性。在一周五天的时间内全天开放体育场馆。在课下进入体育场馆参与体育活动时,不要有时间上的限制。

2.要采用分层次教学

因为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便有所差别,因此要开展分层次教学。教师要把参与同一体育项目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当中,并分成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学生可按照自身的能力来选择性的进行参与,并要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安排教师去进行指导,同时还要要对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方式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提升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俱乐部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当中,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而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要改善体育俱乐部的基础设施、加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以及完善教学组织形式,这样一来便能够提升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光斌,牛清梅,张超,高鹏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以俱乐部形式进行改革的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1):117-122.

[2]许昭华.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前瞻[J].科技信息,2012(15):306-307.

[3]朱礼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3,28(2):140-142.

[4]万磊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63-64.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体育教学部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普通高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