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2020-09-10王申毅

客联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用学生

王申毅

【摘 要】西部地方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特征存在底子薄、学习能力弱等问题,加之长期习惯差、自律性不足等因素,进而导致缺少自信、更加消极等问题,有恶性循环之势。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引导西部地方职业院校的学生健康成长,整个社会都必须认真去思考与对待,西部地方职业院校的思政老师更是首当其冲。在新时代要求下,西部职业院校的思政课需要从“专”到“杂”的突破,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秉持终身学习的专业态度。据此,可以在相关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一些经典效应,例如采取罗森塔尔效应、超限效应、登门槛效应指导相关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西部地方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心理学经典效应;运用

一、本地职业教育现状及学生现状

(一)本地职业教育现状

现在,国家大的职业教育环境很好,但较之于其它发达地区,我们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教育组成有其特殊性,我们的生源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行为偏差和不良习惯。如何通过我们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们的学生能成人、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应该是我们职校教师,尤其是思政教师的核心责任和核心价值所在。这也对我们职校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实现从“专”到“杂”的突破,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职业态度。

(二)学生现状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致使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家庭的纠纷、父母的离异造成学生抑郁和冷漠,学习适应性差,具有自卑心理,厌学、焦虑,缺乏奋斗动力,迷恋情感、网络游戏等。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存在,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困难重重,同时也影响着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何使职校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学习进步,做到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二、教育心理學学习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正确认识、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而此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学习并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与分析,并能融入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了。

谈到学校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对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不能一开始就以贴标签的形式将他们区分开来,比如中职生、高职生、本科生等,其实他们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自然人,从孩童——少年——青年,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作为一名自然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果能找准这个点,就能让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基于此,笔者一直在尝试将一些心理学知识,特别是一些心理学经典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现在有所收获。

三、心理学经典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一)罗森塔尔效应

2012年笔者承担起了所在学校机电学院汽车维修专业的一个班级,成为一名班主任。全班45人,全部是男生,绝大部分中考成绩不到150分(总分750分),还有部分是初中没有毕业就开始闯荡社会,最后又选择重新读书的学生。班级学生总体素质很低,参差不齐,班级管理难度很大。可是,虽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班上违规违纪的、爱挑事的,永远都是那近七八个人,但是你可别小看这七八个人,他们很多时候带来的对班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干预的话往往会无限扩大化。问题出来了,对于这几个人,我们按照常规的教育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有时候有效果,也是暂时的。基于此,笔者引入了“罗森塔尔效应”,只是有所变通。笔者邀请了州内几家4S店的部门负责人进到班级做了一次实践教学,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对各组学员进行点评,并有针对性的对那几位所谓的“问题学生”进行了正向较高的点评,而后不定期的对他们表达关切。后面发生的印证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可操作性,这七八个学生慢慢的不再是班上的问题源头,实习就业时竟能交出全部合格的成绩单,其中有五名学生现在是所在公司的技术骨干。

(二)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我们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而这种在时时“超限”的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当他们来到我们学校,暴露在各种问题和困难下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教师的教育方式还是他们父母模式的延续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都有一个限度,不能超过限度,而至于如何把握这个限度,又需要我们对我们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人格心理分析,把握住对象的心理承受的底线,其实这并不难,在我们与学生有过两到三次的问题探讨性接触后,基本就能对其心理、情绪的转换点有了一个相对合理的预判,同时借鉴“共情”技术,在谈话中创造一种亲切而友好的氛围,春风化雨、循循善诱。“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做到“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尤其要做到“就事论事”。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甚至被放大化,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三)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费里德曼和费雷泽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

有这样一种现象,笔者相信我们所有的职校教师都有过同感:在精心准备的各个课程中,我们会设立许多问答环节,可是我们的学生给我们的反馈却是极度消极的,“不知道、没想好、不清楚”是我们得到最多的回答。此时,我们就可以适当引入“登门槛效应”。在我们提问之前,不妨先降低前面问题的难度,给我们的学生一些最最基本的问题,让他们能融入到你的环节中,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对于那些已经给过你类似于“不知道、没想好、不清楚”的回答的学生,不要着急去指责甚至是挖苦,不妨也先让他坐下,在后面的上课中,特意给他增加一个难度系数较低的问题,从而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课上始终处于一种紧张而又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四、总结

心理学是一门很大很深的学问,但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发现,将现代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技巧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尤其是运用到我们的思政课堂,去并进行融合与创新,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果,提升管理成效,而且能在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心理养成等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虽然我们的教师承担的课程不一,年龄结构也不尽相同,但是“活到老学到老”,在身为人师的同时,我们本质上也是个“学生”,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如果我们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就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秉持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职业理念,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坚持终生学习的职业态度,我们的职业教育之路会走的越来越宽,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将能更好的融入我们高速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包昆锦.《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行动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57-60.

[2]邹丽宜,吴铁等,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3):57-58.

[3][美]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2012.

[4]孙炳海.关爱与共情: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道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运用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