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研究

2020-09-10伍莉娟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伍莉娟

摘要:创新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当难题,也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所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在所有的学科当中,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好途径,同样是也学生发挥自身创新能力的最好实践平台。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科学学习是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探究不单单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实验教学;创新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探究不但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更是活跃在学生学习科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有效的利用探究,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让新课改的实施更加顺利。为此本文对此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内容如下所示。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科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核心课程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的。对于学生而言,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是培养自身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的最好途径,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教学之上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借助小学科学中的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此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为例,以此来展开分析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需要创新

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自主精神以及张扬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在当前社会下,培养创新意识是各行各业的一大难题,在教育界也是如此。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强烈提出要让学生全方面发展,培養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所谓的创新就是其自身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思想以及解决方式上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创造出有意义的知识、思想以及方法等。一个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规律,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科学实验,本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一个实践平台,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自主的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发现新的知识,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解决方法去发现新的解决方法。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与学生的创新意识直接挂钩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意识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意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会差,那么科学实验开展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到最大。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后天的培养所形成的,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一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一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自己最初的教学目标。

二、结合生活实践,奠定创新之基

在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到的便是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特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在加上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较为独特,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好奇心往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说一个科学实验都没有办法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对这个实验感兴趣,没有兴趣也就不会自主探究,教师自然也就无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的科学实验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那么教师在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时,因采取怎样的模式才能引发学生好奇心呢?

既然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那么大多数的小学生自然也就对自己生活中的现象比较感兴趣,教师在开展科学实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场景或事物来展开实验,是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的。例如在《沉和浮》这一课当中,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展开科学实验。在这一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告知生准备好一个小水槽以及5种物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演示一遍实验过程,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好的物品自己进行实验。赖仙同学在课前准备了体积相同的木块、石块、泡沫块,还准备了塑料瓶和塑料瓶盖,这些实验物品都是赖同学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还没有开始进行自主实验时,赖同学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自己进行实验,看一看这些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经过实验赖同学发现,虽然木块、石块、泡沫块这三样物品的体积一样,但是这三个物品在水中的状态却是不一样的。石块一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就沉了下去,而木块和泡沫块在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并没有沉下去,而是浮了起来,且细心的赖同学发现泡沫块的浮度要更大一些。将塑料瓶和塑料瓶盖放入水槽中,两个物品的体积虽然不一样,但是发现两个物品都浮了起来。实验过后,结合自己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再加上老师在一旁的耐心提点,发现两个物品的体积、重量不同,但他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却是相同的,在这个过程中,赖同学的创新意识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三、营造实验环境,激发创新之意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当中,除了在教学伊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也是非常重要。在以往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开展科学实验时,大多都是比较严肃且严格的,学生难免会比较紧张。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高,教师越严格,学生越是没有办法自主进行探究,如此一来教师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轻松活跃的实验环境,在轻松活跃的实验环境之下,学生的行为和想法都会随之变得大胆起来。

例如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实验环境。这一课的实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描述高锰酸钾以及食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的主要特征。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不同。在这一课开始教授之前,学生是知道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的,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伊始,让学生先自由进行分组,在学生分组之后教师再为每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例如高锰酸钾、水、食盐、沙粒、白砂糖。在为学生提供设备之后,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后,便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学生都纷纷展开了自己小组的实验,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进程提出了猜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四、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之魂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外,教师更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如果学生都没有办法发现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那该如何展开创新?为此,在小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个初始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发现其他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展开创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对于教师而言,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之魂。

五、结束语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营造实验环境以及创设问题情景,是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兰宗高. 谈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软件:电子版, 2017(3).

[2] 张正坤.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5).

[3] 黄微, 高明丽, 李婉,等.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导向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7, 38(2):30-33.

[4] 刘愈.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遭遇“意外”的应变[J]. 教学与管理, 2018(11).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