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链接”成为拓展阅读的桥梁

2020-09-10周立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桥梁

周立

摘要:统编版教材着重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加强实践与练习。部分文本附有“阅读链接”这一栏目,“阅读链接”内容有的与文本题材一致,有的与文本内容体裁一致。教学内容繁冗,授课教师容易忽视或难以开掘“阅读链接”的价值,但是“阅读链接”栏目存在意义深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怎样以以点带面,读“阅读链接”升华文本内涵?老师该怎样以读促读,读“阅读链接”启发思维?怎样由表及里,读“阅读链接”显阅读互动性?怎样使用“阅读链接”达到教材的有效整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阅读链接;拓展阅读;桥梁

“阅读链接”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通常安排在某些课文之后以课文为原点出发,链接到与之相关联的一些文质兼美文学作品,是课文的补充和延伸。编者设置“阅读链接”的目的旨在通过“阅读链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链接”栏目的设置意义深远,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整合“阅读链接”与文本,给学生搭建由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读与写的互动性,达到教育部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7条中指出的关于阅读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以点带面,读“阅读链接”升华内涵

儿童喜欢儿童化的语言,也喜欢生活化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在他们看来亲切易懂。同样,他们也更喜欢接触新奇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成为了孩子阅读的心灵乐园。两篇文章记录着而是美好的回忆,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不是读者的童年,胜似儿童的梦。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孩子也梦想自己能有亲人的陪伴,回到美丽的田园感受自然与自由。两篇文章接近孩子的生活,给孩子做梦的天地。可是知道停留在文本的快乐是不够的,两篇课文后面设置的“阅读链接”给快乐穿上了“真”的外衣,这里的真是真情、真心、真爱、真实。有灵性的孩子能够感悟出文章的真谛,那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文章的主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甚至觉得不好理解,这个时候让孩子们读一读“阅读链接”栏目,感同身受地体会作者的心情,那份真情就不由自主地溢于言表了,一颗真心就不言而喻了。

“阅读链接”着实在文本与读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给孩子们提供了感受真实,感悟文章主旨的支点。揭示文章主旨开门见山,升华文章内涵直接而不生硬,为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文章假期了一道桥梁。

二.以读促读,读“阅读链接”启发思维

松居直先生所言:语言的贫瘠意味着表达的贫瘠,由此带来的就是创造力的衰退。缺乏创造力的孩子思维是局限的,思维受到局限将影响孩子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系统无法循环,孩子将只能成为语文学科的过路人。“阅读链接”的出现为孩子带来一片语言的新天地。如果语文学习只停留在语文课本,只停留在一个个文本上,孩子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阅读链接”的出现,给孩子提供了阅读的新天地,在阅读中提升孩子的思维。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琥珀》这一课时,课文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给孩子们展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通过读带有故事性的文章,孩子意识里对琥珀的形成有了一定的了解,要孩子阐述琥珀的形成有一些困难,这个时候带领孩子们读“阅读链接”里王文利的《琥珀物语》相关内容(摘录如下),不仅可以科学准确地知道什么是琥珀,阐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孩子学习知识可以自悟有所得,也可以直接从书上所得,这节课直接读“阅读链接”的内容,让学生迅速快捷地对琥珀有了全面的认识。孩子知道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再回到故事性强的课文中,面对大量的信息孩子可以大概理清文章思路,对文章结构有了框架式的掌握,清楚文章的构成,再来感受琥珀形成的三个过程就不是问题了。喜欢思考探索欲强的孩子还会思考琥珀还有哪些种类?不同地方发现的琥珀有什么不同?没有想法的孩子老师可以相应介绍《琥珀物语》这本书籍,激发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提供阅读的资料。启发孩子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为孩子进行发散式学习提供支点。

阅读链接内容:

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些裂开的获受过损伤的松柏类或桃树、槐树的树干,会发现树干上分泌出了黄色透明的树脂,他们便是琥珀的前身。正是这些树脂经过漫长的岁月,最终形成了琥珀。

天然琥珀的形成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从树干分泌出来的树脂带着浓浓的香味,可以流动;树脂被砂泥等沉积物掩埋后,地下深处的高温和高压,导致树脂中的有机物发挥出来,树脂变成了硬树脂;在高温和高压的持续作用下,硬树脂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发挥,硬树脂最终石化成了琥珀。

————王文利的《琥珀物语》相关内容改写

三.由表及里,读“阅读链接”显阅读互动性

语文课本上的选文都是通过专家精心挑选的系统性很强的文章,一篇文章可以表达一个主题、一个主旨或一种思想,但其所承载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使用“阅读链接”栏目的内容,可以由表及里地给孩子隐射出一本小说,一个作者的生平,一个时代,一种思想。当然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了解透彻,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做好“阅读链接”的备课工作,走进“阅读链接”,开发阅读链接的价值,看到链接背后隐藏的教学开发点,给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彰显阅读的互动性。文本与学生是互动的,老师与文本是互动的,文本之间是相关联的,借用“阅读链接”栏目的内容,引导师生走进更深的文学境界。

四.里应外合,读“阅读链接”整合文本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把内容或者形式相近、相关的段落或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式阅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开阔视野,发展多向思维,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链接”的图文并茂、篇幅短小、信息量大,是单元精读、略读课文的延续和扩展。使用“阅读链接”栏目里的内容作为补充材料,不仅增加学的知识量,还达到文本之间的整合效果。

每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的,文本之间的处理有很多方式,“阅读链接”栏目里的内容可以作为补充材料,也可以作为对比不同题材或体裁的资料,还可以运用为文本的过渡,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收获,使文本之间相互整合,达到教学效果最佳。比如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安排的“阅读链接”内容是朱自清《威尼斯》和乔治·桑《威尼斯之夜》,不同国籍的作家眼中同一个地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比着阅读,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视角,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可以在不经意间习得不同写作视角、不同的表达方式。高尔基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创造。模仿文本、模仿“閱读链接”、模仿其他课外书的相关章节,都能给孩子的创造提供便利。

“阅读链接”给我们架起了了一座由课内阅读连接到课外阅读的桥梁。因此,教师可以借住这个桥梁,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永外在的阅读熏然学生的内在精神,整合文本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毛惠珍.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四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8).

[2]习善平.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王秀梅.阅读教学范事大家谈[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7(2).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桥梁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敢不敢接受挑战?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乐在读中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