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中新旧产程图的应用进行对比研究

2020-09-10权国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6期
关键词:骨盆产程初产妇

权国梅

【摘要】目的:研究初产妇自然分娩当中新旧产程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260例初产妇,将采用传统Friedman产程曲线标准的130例设为A组,将应用新版产程图的130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B组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程的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产妇的医疗干预率低于A组,P<0.05;且B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新版产程图可以缩短产程时间,降低缩宫素、人工破膜等干预措施的使用,剖宫产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更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Friedman产程曲线标准;新版产程图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2

近几年,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发病率逐年上升,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同时确保母体与新生儿的安全已经成为产科临床高度关注的课题[1]。本文研究了初产妇自然分娩当中新旧产程图的应用效果,并将详细内容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260例初产妇,将采用传统Friedman产程曲线标准的130例设为A组,将应用新版产程图的130例设为B组,A组年龄介于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2±5.69)岁;孕周介于37~41周之间,平均孕周(37.56±1.31)周;身高介于157~168cm,平均身高(162.12±3.59)cm;体重介于58~73kg,平均体重(66.58±4.89)kg;B组年龄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8±6.14)岁;孕周介于38~42周之间,平均孕周(38.08±1.42)周;身高介于158~170cm,平均身高(163.21±4.16)cm;体重介于59~74kg,平均体重为(67.44±5.36)kg;此次研究已经取得我医院医院伦理委员会,且所有产妇及家属已经签署了知情认可书,表示自愿参与研究。对比两组产妇的基本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比后显示P>0.05,证实可以进行下一步对比研究。纳入标准:所有入选者均为初产妇者;单胎者;胎儿头位及发育均正常者;产妇均无任何产科并发症或者合并症者,年龄超过20周岁但低于40周岁者。排除标准:所有入选者均已排除分娩中因为社会因素更改为剖宫产手术者;患有精神方面疾病或者意识有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患者以及家属不支持进行此次研究。

1.2方法 A组产妇采用传统Friedman产程曲线标准,具体为:产妇宫口打开到3~4 cm时,将该点设定为产程图活跃期的起点,潜伏期在16h以上,活跃期时停滞2h,开始进行医疗干预。B组产妇则采用WHO推荐应用的新版产程图,将产妇宫口开到6cm时作为产程图活跃期的起点,潜伏期在20h以上,活跃期停滞4h,则开始进行医疗措施干预,同时也可将活跃期停滞时间作为剖宫产指征的判定指标。

1.3指标观察 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程时间;对比两组产妇的缩宫素、人工破膜、镇静剂以及分娩镇痛剂等应用情况;比较两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以及中途转手术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获取的全部资料和数据都纳入到SPSS23.0统计软件中,对其实施统一的分析和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以%进行表示,检验以χ2开展,计数资料以

(_x±s)进行表示,检验则采用t开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B组产妇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顯低于A组,P<0.05,差异明显,见表1。

2.2比较两组产妇的医疗干预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B组产妇使用缩宫素5例,人工破膜5例,使用镇静剂4例,使分娩镇痛剂6例,总医疗干预率为15.38%;A组产妇使用缩宫素14例,人工破膜9例,使用镇静剂7例,使分娩镇痛剂11例,总医疗干预率为31.53%;对比两组结果可知,B组产妇的医疗干预率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明显。

2.3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 统计结果显示,B组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1例出现胎儿窘迫,3例中途转为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15%,A组9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窒息,4例胎儿窘迫,12例中途转为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3.84%,对比两组结果可知,B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明显。

3 讨论

对于产妇而言,其产力、产道、胎儿以及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于分娩均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产妇中骨盆的大小形状对于分娩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传统的旧版Friedman产程图在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医疗干预发生率增加,延长产妇的产程时间,导致产程停滞诊断时间过度,而产程时间延长、产程的停滞均是产妇转为剖宫产最主要的原因[2]。就我国而言,妇女当中的正常女型骨盆大约占到了50%,扁平型点到四分之一,类人猿类型大约占到了五分之一,而男型骨盆非常少见,但也还在有许多产妇属于混合型骨盆,除去显著骨盆异常无法选择阴道分娩之后,骨盆的入口平面、骨盆的倾斜度、骨盆的深浅以及骶骨弧度与长短等因素对于产妇的分娩时间也都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在产妇的产程过程中,一旦产程进展缓慢,大部分的医务人员为了避免发生不良的医疗纠纷,保着明哲保身的心态,很快便下决定将产妇转为剖宫产,导致剖宫产率不断增加[3]。而新版产程图理念则让医务人员有了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以在确保母婴双方安全的条件下,让产妇得到充分试产的机会,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的发生;而产妇的分娩对于产妇本身与医务人员双方来说均是一种考验,孕妇会害怕分娩危及到自身或者胎儿的生命安全,在经历长时间的分娩阵痛之后,很容易产生急躁恐慌等不良心理,害怕自然分娩,而选择剖宫产,对于这类产妇医护人员应该帮助产妇树立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对于心理素质比较的产妇更应该耐心、细心,适当采用无痛分娩缓解产妇的分娩阵痛,让产妇坚持自然分娩[4]。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新版产程图应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有效的减少产妇分娩各类主导因素干预率,让其整个产程更加接近自然规律,而医疗干预措施的减少,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产妇各个产程所用的时间,有效的避免了因为产程延长或者是产程停滞导致的过度诊断,降低了产妇分娩中途转为剖宫产手术的发生率,提升自然分娩率。同时新版产程图应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强化了对产妇产程的观察,有效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确保新生儿与孕妇双方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新版产程图的活跃期起点选择为宫口开至6cm时,活跃期、潜伏期管理时限显著长于传统的Friedman产程图,这使得活跃期管理的时限得以放宽,有效的减少了缩宫素、人工破膜等各类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措施,降低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提高了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最大程度的改善母婴双方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朱艳霞, 江慧丽, 苏秀梅, 等. 新产程标准将活跃期拐点定位对初产妇及经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11): 24-25.

[2] 宋俊杰, 李彩霞, 申爱琴. 初产妇头位难产诊疗中新产程图与旧产程图的比较研究[J]. 临床研究, 2018, 26(06): 128-130.

[3] 黎普茜. 新旧产程标准下产程中转剖宫产原因分析及结局[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14): 82-85.

[4] 徐静, 马彦彦. 初产妇头位难产诊断中新旧产程图的对比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 9(04): 34-37.

猜你喜欢

骨盆产程初产妇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延伸化助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痛经,小心是骨盆歪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