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价值观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影响

2020-09-10李智良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价值观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作为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獲取信息、社交等方式上有了新的形式。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难度,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及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育理念,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价值观;互联网+;高职学生

前言

在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所引起的变革,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广大的青年群体产生了行为模式和思想意识层面变化。青年群体对于新鲜的事物和理论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十分强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会随着网络进行传播,网络信息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多元化的价值理念目前广泛的存在于青年群体中,这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既有广大青年群体的普遍特征,同时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的干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是十分有必要的。

1.“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所获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引导和教授,另一种就是从书本、报刊等途径的学习和了解。这两种信息途径都可以通过人为的形式进行信息把关和筛选,以便能够将更优良的信息传达给青年学生群体。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形式更加先进和便捷,因此也造成信息的内容越来越不受控制。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对于各种途径的信息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些还会主动的通过各种渠道来挖掘和采集信息。高职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形式主动的获取信息,因此对信息的内容也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意识,因此受到的影响也更为严重,这些信息对高职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成为其思想价值理念的一部分。

1.1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思想

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要目的是在未来的就业和创业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传统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形式都比较单一,高职院校在教学和学生就业安排上,都可以完全按照院校自己的思路来进行统筹安排。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过多的选择,也只能跟随学校的安排来进行专业学习和择业。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下,高职院校除了进行本专业的学习之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充分的拓展自己专业之外的兴趣爱好等内容,而互联网上不乏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上渠道更加广泛。在就业环境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就业理想逐渐形成,而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重要选择途径。因此,在学习和就业思想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从两个环境中的状态可以明显的看出。这对于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1.2高职学生的道德和职业理念

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是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社会服务的一线领域,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一线技术人员的基本道德和职业素质,能够基本代表整个社会的状态。在过去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更加突出,而相对于职业道德来说,则明来不足。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毕业生在自己的领域中,无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甚至会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不仅影响了自身的职业生涯,甚至可能会滑向犯罪的深渊。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将会通过各种途径,来主动的搜寻和获取信息,这些信息会涉及到专业领域,对学生的道德和职业素质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变化。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岗位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从而调整自己在日常专业学习的内容。反过来说,互联网中不良的职业和道德理论,或者是扭曲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将会使学生的负面情绪增多、对职业认识不足,缺乏对工作岗位和社会责任的理解,以至于对当下的专业学习缺乏一定的信心。

1.3高职学生的理想和信仰价值

高职学生在年龄上已经属于成年人,但是心理年龄尚不成熟。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之前,长期处在封闭式的基础教育环境中。而从当下的基础教育的教学状态来看,依然还是比较偏向应试教育,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应试教育的理念主要以高考为主,要求学校和学生都要向高考看齐,即使是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也因为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而变得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在理想信念和信仰价值上,还是比较缺失的,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牢固的价值观念,这也导致了许多毕业之后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和前途感到迷茫,工作状态和个人心情也总是十分低落。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对理想和信仰价值的塑造,不仅可以通过图书馆资源和课程安排,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从当下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可以推断出,学生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严重,对于理想和信仰也出现了严重的干扰。

2.“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2.1个性鲜明、有强烈的个人主义

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使得高职学生区别于过去传统的学生和人群,已经印上了十分鲜明的新时代标签。由于互联网中的信息都是多元化和独特化,这也使得了解和接受这些信息的学生也逐渐个性鲜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越来越明显,拥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受到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影响,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发扬个性的一种表现。学生的这种个性鲜明的特点也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学生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与人交际,或者说不喜与人交际,有些学生甚至为了故意彰显个性,而表现出异常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在互联网形式下的学生个人主义的表现,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2思想活跃、敢于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新的媒体形式,吸收了许多学校所不具备的信息,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事物,因此也变得思想活跃,没有按照教师既定的教学理论来进行思考。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善于勇敢的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在情感上更加注重自尊。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对信息接受的不完善,而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所表达信息也不够清晰合理。尽管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青年群体,需要有这种青春的活力,但是有些不良的信息或者负面的情绪会在公开场合的宣传中产生很大的反响,误导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学校教育。2019年下半年香港“乱港事件”中的青年学生就是典型的负面情绪。

2.3勇于挑战传统的社会规则

高职学生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所接触到的信息和内容都是世界最新鲜和潮流的内容,因为互联网的即时性和开放性,也使得青年群体能够无拘无束的搜寻到想要的信息。这也因此导致了当下学生群体与过去传统人群有了一个明显界限,将两部分群体鲜明的划开。因此,当下的青年群体也会对过去的传统的社会规则产生了一定的思考和质疑,显示出叛逆的心理。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管理会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服从或者故意冒犯一些规则。这种挑战传统社会规则的心理特点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表现,需要教师从常态化的教学中来调整,也会随着学生心理年龄的逐渐成熟而出现转变。总之,互联网的环境将青年学生群体原本就存在的一些独特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放大和张扬,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更有效的途径来满足自己各种心理需求。

3.人生价值观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影响

3.1有助于高职学生更好的解决负面的心理问题

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完成既定的课程之后就会走入社会,不会再进行更高级别的教育。这也就使得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弥足珍贵,人生價值观的教育相对来说也比较缺乏。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变得更加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也不乏一些负面的内容。在高职院校中的人生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建立中,能够更好解决学生的这种负面的心理特征,将学生弱势心理矫正,使学生建立符合年龄特征心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职学生在短暂的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快速的成为一个合格和专业的职业人员,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斑人。

3.2尽可能的开发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

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潜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较低,因此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落差。尤其是将来的就业和其他方面的竞争,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心理的自卑感,因此也会错失很多机会,在行动中束手束脚。这些都是一种负面心理产生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中,要在心理上进行专业和重点教学,引导学生开发优质的积极心理资本,建立一种强大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出自己心理的潜质,取得优异的成绩。

3.3使高职学生更加综合完善的发展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人文主义和思想价值理念的教育内容,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很难取得更高的进步,被长期的束缚在基层岗位。在新的时期下,这种人才培养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认识。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素养,同时也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综合的发展,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4.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一种人生转型的阶段,在此期间,其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对于这样一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公共课程,发挥专业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优势,深刻研究和认识到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且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生在信息交流中的管理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有效的使用互联网,自觉建立正确、稳固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文君.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12):98-101.

[2]顾永惠.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9(7):39-42.

[3]王朝臣,何姗,靳华蕾.增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6):118-123.

[4]吕海侠.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36-37.

作者简介:李智良,男,汉族,湖南娄底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价值观互联网+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