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活力提升的高校团建育人工作初探

2020-09-10何为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作建议

何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质量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团建工作,作为大学生自我锻炼的主要平台,在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全面提高高校团组织活力,才能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育人作用。因而如何提高并发挥团组织活力,有效开展团建育人工作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针对提升活力的高校团建育人工作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活力提升;高校团建育人;工作建议

引言

高校共青团组织成员以大学生为主,充满活力。为了充分提高共青团活力建设,激发该群体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团员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时代处于与社会接轨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身心发展日益成熟,团组织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形式,以此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便于团组织工作与高校发展需求保持一致。提高团组织活力建设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性质的根本要求,所以高校要结合团组织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活力提高策略,为团组织稳定发展提供推动力。

1、高校团建管理育人内涵

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管理及服务育人基础上共同完成“三育人”目标。高校运营管理中,管理育人是一项重要功能,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管理育人,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管理育人指执行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者对人们开展的思政教育,以此培养人们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与道德行为,这一方法就是管理育人。其把管理与育人融为一体,教育与管理相辅相成。该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从正面回答了“谁来育人”、“怎么育人”“育什么”及管理、育人间的关系等。高校团建工作中,对于管理育人有的人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从而对高校团建管理育人功能的发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握管理育人的内涵:

1.1准确把握“管理者”角色定位

首先,明白高校管理者与其它非教育机构管理者不同。高校管理者扮演着管理者与教育者的双重角色,肩负着管理与育人的重要责任。管理者首先是一名教育者,因而育人是首要任务。如果用单一角色界定自己或将自己看作是管理者,忽略了教育机构赋予高校管理者的内涵,不利于高校顺利开展团建工作。其次,准确把握育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高校实现管理育人的功能,不能局限于管理者,要鼓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实现全员育人目标。因此高校团建工作中管理育人职责不能单纯地由团委一个部门负责,各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业老师、班主任及相关部门人员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专业教师管理员要有管理育人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端正学习态度等教育。與团委组织的工作相互协商与配合,确保团建工作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效果。

1.2 深入了解教育与管理育人间的关系

首先,明确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有一致的目标,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最终都是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切忌肯定教学育人功能而削弱管理育人功能,更不能盲目肯定管理育人而抹杀教学育人功能。其次,明确教学与管理育人间的关系。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工作是核心,教学工作属于第一课堂而管理工作是第二课堂,如果教学与管理工作间出现冲突,以教学为先。这并非意味管理工作不重要,要明确高校管理工作对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明确管理与育人间的关系

管理与育人两个概念并非是互不相干且彼此分离的,育人理念渗透于管理行为中,依托管理行为实现育人目标。高校团建工作中,无论是重管理轻育人目标,或是重育人目标轻管理工作都是不正确的,管理与育人要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2、现阶段高校团建工作面临的困境

2.1“团”的概念日益弱化

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更是党的助手与后备军,是我国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场所。现阶段高校团建工作中,“团”的概念日益弱化,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有的团员自身团员意识与观念不足。因高校大学生中超过95%的学生为团员,团员普及导致很多团员忘记了自身“团员”的身份,容易忽略青年团员的荣誉感。因此他们对团组织认识比较模糊,削弱了班级团支部凝聚力,团支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其次“团”的概念弱化还表现为团组织缺乏完善的内部制度,团工作不够规范。在部分高校团组织日常工作中,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对于团员、团干部行为及团组织管理也没有制定完整的制度,无法如期开展团组织活动,也不能按期进行“两会一课”,缺乏有效的团干部选拔方法,团干部培训落实更是难于开展。

2.2团组织缺乏先进的工作方式,活动缺乏吸引力

由于不重视团建工作,基层团组织活动缺乏丰富的内容。长期以来,高校团建活动主要为学习文件、党与政府会议报告讲话、听专家讲座、参观革命纪念地以及义务劳动等,很少向其它形式扩展。虽然思想教育活动不是很呆板,但其内容空洞,不符合广大青年团员实际学习生活,因而也就难以有效解决青年团员思想与心理等遇到的问题,活动吸引力与号召力不高。此外,现阶段尽管高校团员人数占比较大,但因团队工作由少数团干部负责执行,很多团员都处于游离状态,参与团建工作积极性较差。这种情况不利于团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得团建工作流于形式。

2.3团建干部队伍自身工作能力不强

团组织中团干部是开展一切工作的中坚力量,其自身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期以来,高校团干部选拔与培养难于从规章制度上落实到位,基层团支部团干部选择通常是在新生入校后与班委会成员一起进行选拔,根据竞争上岗规则进行择优录取,实际选拔时忽略了团组织工作的特殊与重要性。因而团干部队伍中极易进入一些政治素质不高、不了解共青团工作特点甚至工作能力差的团员。同时,团干部一上任就投入到工作中,未接受正规和系统化的培训,只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摸索,容易导致与高校团建实际工作的要求不吻合。团干部自身工作能力不足,对团组织活动效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团组织工作混乱,无法保障实际工作效率。

3、基于活力提升的高校团建育人工作

3.1高校加强团组织建设,激发团组织内部活力

高校为了顺利进行团组织活动,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是首要任务。基层团支部中具体实施团组织各项工作,因而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1)高校要将党建与团建工作融为一体,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严格把握团支部书记选拔,最好选拔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团支书,以此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顺利开展团建工作。此外还要做好推优入党,调动团组织成员入党积极性。(2)建立健全团组织制度,可制定针对基层团支部 的“三会两制一课”机制,以此为团组织建设提供保障。(3)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团干部综合素养与业务水平,以此顺利开展团建工作。(4)扩大团支部覆盖范围,除过班级设置团支部,社团也可设置团支部,便于学生了解团组织,为团组织增添活力与创新力。

3.2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团建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微信、QQ及微博等新媒体社交软件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沟通与交流的主要方式。高校团组织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团建工作,满足大学生各种需求,为团组织增添活力。例如应用微信与微博等媒体软件,与大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拓宽团支部活动空间。高校团支部可构建交流群,及时为学生传递团支部相关活动信息,还可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此吸引大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关注团组织信息的兴趣,巩固高校团支部地位,增强团支部活力。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团支部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创新,建立健全互联网平台体系。众所周知,高校团支部活动是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因而从大学生层面入手发布活动内容,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強团组织带动力与凝聚力,大学生群体中提高团支部地位。比如利用高效网络平台团支部设置专题栏目,方便大学生畅所欲言并展示自我,以此营造良好的团支部活动氛围。除过专题栏目,高校团支部还应关注学习小组及贴吧等深受大学生青睐的其它网络平台,深入渗透到学生所接触到的网络平台中,以此提高团支部影响力,为大学生组织富有活力的活动。

3.3高校应加强团组织队伍建设

高校团建活动中,团支部干部自身素养直接影响着团支部内部活力。作为团组织活动的领导者,团干部如果自身综合素养较差,就无法带动团支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高校团干部可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充实自我,了解时政要闻,增强自身政治敏锐性;亦或是借助网络平台了解团组织成员与大学生思想发展,以此组织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活动,激发活动参与积极性,为团支部发展壮大提供保障。对于团干部而言,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敏感性,才能准确掌握团组织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还要对团组织成员做好教育与关心工作。指引团组织成员坚持主流思想,外来思想冲击时要提供正确大引导,关心其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团组织成员凝聚力。及时为团员推送最新时事政治,引发其关注并通过讨论提高团员政治觉悟性,从根本上增强团支部活力。

3.4积极进行团组织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团建活动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团支部的凝聚力,加强团支部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因而是团支部组织活动的重要构成内容。基层团委要求每学期团支部要组织至少一次的团日活动,且有鲜明的活动主题,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实际工作中,可结合各学习阶段与专业特点确定活动主题,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团日活动的作用。比如,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其对大学生活会感到迷茫,可基于“大学生活的规划”主题组织团日活动;对于大二学生,可以“大学发展”、“大学生活”或“党员生活”等为主题组织团日活动;大三阶段,学生开始进入社会实践,就可组织贴近社会实践主题的活动;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可为学生组织就业、考研等相关主题的团日活动。总体来讲,组织的团日活动必须要有意义,能够满足各阶段大学生发展需求。比如对新生以“榜样访谈”为主题组织团日活动,要求团组织成员自由组队,挑选大四学长  为榜样代表进行访谈,了解其整个大学阶段的生活,并对学弟与学妹们提出相应的学习与生活意见。完成访谈后总结并分享访谈内容,便于新生深入了解大学生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吸取学长们的宝贵经验,有意义的团日活动对团支部影响力的扩大是至关重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团建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要加强基础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团支部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团干部综合素养,团支部工作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增强团支部活力与凝聚力。此外在团日活动时,以丰富的活动形式满足大学生日益变化的发展需求,开展更加有意义的团日活动。所以,在党建引领、工作制度保障及有效开展团日活动前提下,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团支部凝聚力,充分发挥团支部对高校团建育人工作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明珠,谢淑瑶.新时期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有效路径研究[J].才智,2019(26):224.

[2]马家鹏,侯亚林.浅谈新时期高校团学工作研究[J].农家参谋,2019(15):263.

[3]杨创创.浅谈高校团学工作的发展和创新[J].农家参谋,2019(15):295.

[4]雍新艳.浅谈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7):7-8.

[5]陈洁.浅析互联网+形态下的高校团建工作创新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87-88.

[6]周勇,陈捷,周涛,王建帅,于涛.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以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19(19):280+282.

[7]马腾,马卉.新媒体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的应用策略[J].艺术科技,2019,32(06):107+167.

[8]刘智,杨军伟.基于活力提升的高校团建育人工作研究[J].智库时代,2019(21):255+257.

[9]温大勇.高校团建工作核心内涵的再解读与重塑[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5):80-81.

猜你喜欢

工作建议
关于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研究
中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优化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研究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问题探析
关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心得
关于做好新疆企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几点建议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