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探究

2020-09-10杨璐璐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初中核心素养

杨璐璐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被重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也逐渐成为现代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  信息技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96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发展的必备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是信息观念、数据计算能力、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将简单、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理解问题并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下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资源参差不齐

网络信息虽然得到了发展,但其资源却得不到保证。除了一些不良信息资源,还有很多不适合中学生浏览或学习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几乎没有限制,很容易影响学生。中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好奇心又相对较强,所以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逐渐偏离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沉迷于游戏等不良资源,影响正常的信息技术的学习。

(二)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较差

在小学阶段,虽然也有信息技术课程,但基于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缺乏重视,一些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因此,学生进入初中后,有些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而有些学生则难以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因此,教师很难掌握教学节奏,也很难设计教学内容,这给信息技术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很多教师还是将它作為一门普通课程来看待。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或者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背一些操作步骤,却不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这样的教学理念只会让学生比较顺利地通过测试,却不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方法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探究欲望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以案例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以提问题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Excel求和”这一节课中,教师先让学生将自己的考试成绩写进Excel表格(如下图),然后算出自己的总成绩。

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学生有没有更快更简便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展开思考,活跃思维。在学生计算完后,教师说:“看大家算得都很认真,但是时间略微长了一点,最快的也用了十二秒钟。老师可以用两秒计算出任何一位学生的总分,大家相信老师吗?”在教师说完后,学生又会积极地展开思考,并且和同学展开丰富的讨论。最后,在同学请教教师时,教师再为学生演示如何使用“求和”快速算出学生的总分。

这样的情境设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竞争能力。

例如,在“应用文档与设计”一章中,教师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在“中学生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与健康”的主题下合作开展研究报告。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分配任务,提高效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资源和知识日新月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作品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设计班徽或者黑板报等等。通过设计全新的作品,学生会将学习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点的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它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要求人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信息技术网络是双向的,其他人的信息会影响学生,学生发布、分享的信息也会影响别人,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分辨信息的好坏,并且做到不传播、不制造不良信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可以让学生具备信息安全意识,并养成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好习惯。

(五)加强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

研究多媒体运用的方法和技巧、课件制作的策略;研究教学程序在课件制作中的体现作用;研究在教学中形象性的音画材料的选择及恰当体现;研究板书与课件内容如何体现的过程;研究课件材料及课件制作技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产生的实在意义。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让学生成为现代化的新型人才,为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澄洁.创新教育视角下的scratch创意课程建设[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8).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信息技术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初中核心素养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电子学档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