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力量基础下乒乓球运动技术研究

2020-09-10史智通

体育时空 2020年15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史智通

摘  要  在竞技比赛项目中,运动员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运动员的天赋,还取决于运动员在参加运动过程中机体对全身肌肉的协调力和控制力,这两种能力非常依赖他们的核心力量。本文主要在核心力量基础下,对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及其运用进行剖析,并探索针对不同乒乓球运动员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方法,以期提升运动员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乒乓球核心力量基础下的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的环节和要领进行研究,并努力使之能运用在体育教学中,最终对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的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核心力量  运动技术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8-125-02

一、前言

核心力量在众多运动项目中都对运动员的技术完成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核心力量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现如今,乒乓球运动发展迅速,这特别体现在乒乓球技能的发展上,为此,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乒乓球运动训练当中是非常必要的。在核心力量框架下的乒乓球运动训练不仅可以全面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在核心力量的基礎上充分发挥对身体肌肉的控制和平衡能力,还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此外,这对于降低运动员训练中的运动性损伤也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现如今,核心力量训练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越发受到重视。而针对如何在乒乓球运动中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来提升乒乓球运动员核心力量的研究则是非常欠缺的,这显然需要充分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来进行。将乒乓球运动技术: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左推右攻、反手搓球、拉下旋球和搓球突击等运用到乒乓球教学和训练当中。为了使训练能够获得理想效果,教练员在坚持核心力量训练时要将强度维持在一定程度。另外,在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身体的核心力量训练。实践研究表明,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加入的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对乒乓球运动员提高击球命中率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为此,教练在布置日常训练任务时,就应充分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有针对地组织运动员训练,并始终坚持身体素质训练是所有运动训练的基础的原则,且要组织开展基于核心力量下的训练,以期显现出良好的训练效果。在训练中,还要注意结合不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此会更快提升乒乓球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在进行乒乓球核心力量训练时,将核心力量训练与乒乓球技术训练相结合,无疑更能发挥核心力量训练的优势。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基于核心力量框架下乒乓球技术动作进行的全面剖析,以对技术动作的发力顺序和动作特点进行阐释。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的撰写查阅了大量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

2.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谈乒乓球学者、副教授、教授等专业人士,详细了解核心力量对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影响,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基于核心力量训练下乒乓球运动技术——正手攻球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腰髋关节在整个技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动作的力量是从下至上发出的,直至最终将力量传递到手上。这一系列动作通过训练是可以实现流畅和娴熟的,甚至达到对力量收放自如的程度。为此,在日常的正手攻球训练中,身体要努力协调力量,以控制好整个动作的形态,感受动作发力中身体力量的传导。而力量的传导是整个过程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将腰髋关节的动作当作整个动作的关键区域。

(二)基于核心力量训练下乒乓球运动技术——反手推挡

反手推挡是乒乓球日常训练中较为基础的项目。不过,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反手是他们普遍的弱势手,在自身整体的技术环节中也是比较弱的技术。由此也使得反手技术是否过硬成为了衡量一名选手正反手能力是否均衡的标志。

实际上,就反手推挡技术来说,其发力顺序和正手推挡技术的顺序一致。由此,要想用反手推挡出落点佳、弧线低的球,整个动作都需要机体对身体的控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在日常训练实践中经常出现运动员在做反手推挡动作时身体不到位、手上动作僵硬、集体协调度不够的问题,特别是难以协调做到力量由下至上的传递动作。为此,在日常练习时要掌握以下三个要点:第一,是反手击球时球拍要向后引拍,以此增加击球力度;第二,是要注意击球时机,过早或过迟的击球都难以确保击球效果;第三,是充分借助全身的力量确保击球的瞬间力量的集中度。在三个要点之外,运动员还应注意在反手击球前身体的重心要略微升高,击球时稍屈前臂使球拍保持合适的前顷角度,在触球时手臂和手腕有意识向后收,从而卸掉大力量来球的多余力量,将球以恰当力量挡回。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身体协调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核心力量又是确保身体协调性的关键。

(三)基于核心力量训练下乒乓球运动技术——左推右攻

乒乓球运动技术中的左推右攻是靠手脚的相互配合完成的,技术要求为快、准、狠、变、转。左推右攻依赖于快速灵活的步法和手上技术的结合,具体的顺序为步法到位后手臂开始准备挥拍动作,在挥拍击球后步法迅速还原,而手上动作也自然转为反手利,此时身体重心也要随之改变。在比赛中,左推右攻技术的实战性很强,使用频率也很高。伴随着动作的不断转换,也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特别核心力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加强技术动作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这点至关重要。

(四)基于核心力量训练下乒乓球运动技术——反手搓球

在乒乓球技术中,反手搓球技术更多是应对对方的下旋来球。反手搓球的技术动作要以执拍手的肘部为支点进行,动作过程中,手腕的动作是相对固定的。动作的引拍阶段,前臂横放于身前,在击球瞬间依靠手腕的发力施加给球较大的摩擦力。若想在搓球时加转,则球拍在接触球的瞬间,手腕更要加大手腕的爆发力,但此时击球的稳定性肯定会有所下降,过大的力量也会影响下一板球的衔接速度。因此,在实战中,相较于注重搓球的旋转,更应考虑回球的稳定性,或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反手搓球动作与反手推挡类似,不同点在于出球后球的旋转方向。完成高质量的反手搓球技术需要的是身体的协调,且要注意核心区域力量的控制与动作的协调一致,而这也是反手搓球技术的重点与难点。

(五)基于核心力量训练下乒乓球运动技术——拉下旋球、搓球突击

多数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力量来源于腰腿,通俗的说法是以腰带手,拉下旋球也不例外,它的動作要领为击球瞬间球拍后引,快速转腰带动大臂。在训练实践中经常能发现一些运动员在练习这一动作时很难找到恰当的击球位置和击球点,这里以右手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说明。拉下旋球的最佳击球点为运动员身体的右前方,为此就要通过快速的步法移动到位,然后沉下重心。当球运行到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时击球,当然视不同情况,有时也可以在球的下降中期甚至是下降后期击球。拉下旋球的技术相对较难,它需要运动员施加给球一个非常大的摩擦力,将球拉起,这就需要运动员协调好全身力量,找准击球位置与时机。这项技术的难点为在击球时全身协同发力的过程。

正手搓球结合突击的技术教学有一定难度,该动作与左推右攻技术的区别在于后者在步法上多为并步,而搓球突击技术更多使用的是侧身步,且在侧身步的动作过程中要及时完成手臂上的引拍动作,如此在来球到达击球点之前完成击球的蓄力,在击球过程中仍旧要注重对力量的控制,以提高击球的成功率。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基于核心力量基础下乒乓球运动技术训练中加强各部位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对运动员技术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这是影响技术动作质量的关键。

2.结合乒乓球项目的特点,有针对地对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素质的训练,这项素质的提升对其击球命中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3.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在安排运动技术和力量的训练的同时,还应考虑运动员的身心发育特点,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以期在核心力量基础框架下最大化地提升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

(二)建议

1.应加强乒乓球运动员的日常核心力量基础训练,加强身体机能的协调统一能力。要做到这点只有保持一定的训练量才行,如此才能使运动员对技术形成肌肉记忆,并最终形成肌肉动作的自动化。

2.长期的核心训练有助于提升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对抗性,这点特别是在多拍相持中能够给对方带来更大的压力。核心力量训练的加强对运动员掌握乒乓球运动技术有非常理想的促进作用,为此,应在日常训练中适当增加在核心力量框架下的肌肉耐力与灵敏性的训练内容。

3.在核心力量框架下增加运动员的技能学练,使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此特别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高萌.新规则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13岁-17岁)技术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7.

[2]武睿琪.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哲学原理探析[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17.

[3]黄健.规则的演变与我国乒乓球持拍技术流派兴衰的关系[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刘嘉嘉.乒乓球运动员“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效果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6]郭广越.传统力量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及建议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试探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经济性的影响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
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