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消除学生体育课程学习中的恐惧心理的研究

2020-09-10齐永灵

体育时空 2020年16期
关键词:消除恐惧心理体育课

摘  要  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表现出害怕、逃避、精神不振、不愿意做动作等由恐惧心理导致的行为。这种恐惧心理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动作的效果,如此会使他们在学习中逃避练习、动作失误,甚至发生安全事故,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以帮助学生有效学练运动技术、发展体育技能、激发运动兴趣就成为每一位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  学生  消除  体育课  恐惧心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8-030-02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是体育教师有效培养学生果敢、顽强的心理品质的主要渠道。为了使体育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加理想,体育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体育学习中形成的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一、学生产生体育学习恐惧心理的原因分析

第一,自身条件的不足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观因素。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能会造成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其学习主动性强,有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能迎难而上,善于控制和化解不良的消极情绪。反过来,那些学习态度不佳的学生,当遇到学习苦难时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畏难情绪较大,尤其是在完不成动作或发生一些伤害事故后,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就会更加强烈。其次,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这就使得身体素质方面的缺陷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再次,不好的学习基础会加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影响后续的学习。最后,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也会使他们在面对學习困难时有较大的表现差异。例如,当面对有一定难度的动作练习中,抑郁质学生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抑制和反感行为,表现出动作迟疑、无节奏和恐惧,动作的完成更多为失败或勉强完成;胆汁质学生在练习中则表现为敢于挑战,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学生在动作学习中行为的变化与心理息息相关,自觉性与盲目性、自制与放任、勇敢与怯懦等,都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意志品质有关。

第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失范容易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首先,教材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如何会影响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效果。教材内容过多、过难都会使学生丧失或减弱学习动作的信心,甚至形成厌恶感和恐惧感。相反,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少,学生又会因此而缺乏自我效能感,弱化了学习动机和兴趣。其次,教师组织教学的方式刻板、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缺乏新意、讲解语言单调乏味、技术动作示范不规范等,会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种心里没底的感觉,这也会间接形成他们的恐惧心理。再次,过分强调体育教学的安全性会适得其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紧张心理。最后,教师的风格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体育课中,个别体育教师在不关注学生实际情况下,一味强调统一标准与要求,这样就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长期体验失败感,从而使他们对新内容的学习产生畏惧情绪。

第三,开放和复杂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外部因素。首先,基本上所有的体育课堂教学都是在室外环境中进行的,这会给长期在教室中学习的学生带来不同的刺激。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要根据复杂且变化的条件来完成动作,这会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此时的学生尚不具备完成动作的能力和经验,他们就会把动作的难度和危险程度考虑得过多、过大,由此产生恐惧心理。其次,开放且复杂的学习环境本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不同学生对复杂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而这就会对那些适应环境能力较弱的学生形成明显的心理障碍。再次,由于体育学习的过程是开放性的,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瞬时公开的,所以有的学生看到老师示范动作完美或其他同学完成的动作流畅、优美后,再对比自己的笨拙动作,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逃避练习。另外,有的学生在看到或听到别的同学由于动作失误而受伤后,也会心有余悸,致使形成恐惧心理。最后,场地、器材的完善程度也是导致学生出现体育课堂教学恐惧心理的原因之一。

二、消除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恐惧心理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日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将体育教学任务讲清楚,用符合学生认知方式的形式适当阐述体育与心理、生理,体育与健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最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在线观看比赛视频或光盘等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让学生对体育有全面的了解,以此既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又能促使学生消除阶段性的学习心理障碍。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与愿望,做到心中有数,以期充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二)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恐惧的心理承受能力

体育教学中总有一些技术较为复杂且有一定危险性的教学内容。在教授这些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过程中要不断鼓励他们勇敢、顽强的品质,如此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恐惧心理的承受能力。

(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有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来说有一定难度,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秉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如降低动作难度、改变运动规则等。现在,新兴的运动项目层出不穷,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些学生喜爱的、可操作性强的运动项目引入课堂,如轮滑、软垒、软式排球等。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有选择性地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如滚铁环、打陀螺、抖空竹、竹竿舞等。如此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四)恰当选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體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恰当选择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这不仅能给教学带来一些新鲜感,还有利于消除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恐惧心理。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恐惧心理就会减弱,如此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树立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

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差,不能完成技术动作,造成了他们在练习动作时产生了胆怯、恐惧的心理。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技术的基础,如果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不具备完成动作的能力,在运动练习时就会缺乏完成动作的勇气和信心。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且要在课中安排一些提升身体素质的练习。

(六)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能让学生有一种自如的学习心理状态。首先,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会使学生心情愉快,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顺畅。其次,教师要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用生动、简明、扼要的语言讲解,展示优美的示范动作。如此使学生能在羡慕教师运动能力的眼光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

第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首先,要做好体育器械安全检査工作,包括物的环境,如场地平整,体育器材牢固等。对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器材要及时更换,从而营造一个安全的上课环境,给学生一种安全的感觉。其次,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加强对其的保护与帮助,这样能让学生放心、大胆地做动作,排除学生对练习的恐怖心理,有效防止伤害事故发生。最后,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对课堂纪律严格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产生恐惧心理的不同原因,体育教师要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方法,采取相应措施来消除恐惧心理,而且还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给予他们关心与鼓励,使他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顾源.高中男生支撑跳跃练习中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和调节方法的实践研究:以上海七宝中学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齐永灵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消除恐惧心理体育课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课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体育锻炼缓解消除老年抑郁症的研究
口语是英语学习中的关键
例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减轻与消除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