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词汇的文化色彩看“西风”在东西方语境下的意象差异

2020-09-10巴冬晴

今古文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西风

【摘要】 意象词汇“西风”由于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巨大差异而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内涵。东方语境下,“西风”意象多指伤感、哀愁;西方语境下,则多指生命、活力。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中国元代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和英国浪漫主义后期佳作《西风颂》为范本,旨在比较东西方语境之下的“西风”意象,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了解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

【关键词】 西风;意象;天净沙·秋思;西风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8-0032-02

一、前言

诗词,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最古老也最具有文学特性的文学样式。就其本身而言,诗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该族人民经过岁月沉淀后积攒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样地,意象作为寓“意”之“象”,是文学创作中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著名学者杨匡汉先生(1990)在《意象如是说——诗学笔记之一》中曾经提道:“一切客观事物——夜空的星群,常绿的棕榈,长河的浪花,情人的明眸,风雨中的闪电等等。世界就在它们那里显示着有限中的无限,自然之光就闪耀在它们种种表象之中,并使人们的情感价值随着深不可测与令人迷惑的相异性而充分展开。”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1895——1982)则是将这些展开使用的艺术符号定义为一种终极意象:“一种非理性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直接地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感受的活的东西。因此,它也是理性认识的发源地。”

自然意象,缔属于诗词意象的大范畴之下,是借助大自然的天然景物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意象类别,包括山川,日月,夕阳,黄昏,河水,雨雪等。“西风”,作为自然意象的一种常用表达,却由于东西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差异而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文化色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基于此,本文列举了东西方诗词下的“西风”意象,进而找出“西风”意象的不同内涵,旨在以宏观的视角探寻东西方语境下词汇的文化色彩,以便更好地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

二、东方诗词中的“西风”意象

中国一直是一个诗词昌盛的国度,无论是灿若星河的诗人还是恒河沙数的诗词,数千年来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西风”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出现虽早,却有着相当高频的使用率。因而在长期的运用之中,“西风”意象渐渐被予定型,并且大都被冠以伤感、哀愁的情感色彩。“西风”在现代汉语里等同于秋风。在古人的认知中,秋属于西方之位,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西风”代替秋风。秋天,顾名思义,给人一种清冷肃杀的凄凉之感,也就因此多伴有伤感、哀愁的情感色彩。在这其中,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是寥寥数字便把秋思的凄凉演绎到了极致。

一曲小令,短短28字,却是结构精巧,意蕴深远,直贯人心,堪称“秋思之祖”。作者就地选材,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意象的叠加,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在这众多意象之中,“西风”与“夕阳”的效果渲染却是整首曲的精华所在。“西风”的凄凉肃杀映衬着“夕阳”的落日余晖,最是令人肠断销魂。“西风”作为神来之笔,恰到好处的勾勒出了两幅“游子思归图”。

第一幅短短18个字却让9种景物以“蒙太奇”的笔法呈现在讀者眼前:几根枯藤缠绕着凋零了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颤抖,天空中几点寒鸦,声声哀鸣。眼前一座小桥,流水潺潺,还有那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第二幅萧瑟的秋风,寂寞的古道,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故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叹道:“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三、西方诗歌中的“西风”意象

西方国家大多位于沿海沿岸,每当“西风”吹过,清风拂面,万物复苏,也就造就了西方人对“西风”的情有独钟。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西风”多是生命的象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朝气与活力。

在所有颂咏“西风”的诗歌中,最著名的当属浪漫派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全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在艺术上达到了辉煌的境界。首先,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送走生命的种子;其次,写出了西风搅乱天上的云雾,呼唤雷电的到来;接着,刻画了西风掀起大海,摧毁树木的壮阔场景;最后,创作形式开始转变,从写景过渡到抒情,进一步阐述了“西风”作为“保存者”的力量。全诗中,雪莱以诗歌作武器,歌唱“西风”其实就是在歌唱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风暴,歌唱西风的同时也是在激励和鞭策自己,重拾信心,不断向前!

四、东西方“西风”意象差异的原因

同样是“西风”意象,却因为各自国度的文化差异产生了两种完全相悖的内涵意义。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一)、地理位置差异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种多样。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西部连接内陆平原,东部濒临海岸,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影响,温和少雨。因此,秋冬季节给人一种干燥、寒冷之感,自然而然“西风”也是寒冷刺骨的。相反,春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温暖的“东风”,因此汉语里常常将“东风”指代春风,象征着春天与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固有“东风报春”这一说法,这在中国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例如:

春日(南宋 ·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与之相对地,英国东濒北海;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全年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温差较小。由此,“西风”在西方人眼里更多的是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代表着生命与活力,而从东面吹来的风是寒冷的“东风”,象征寒冷、衰败,所以也就并不受人喜欢。

(二)、文化背景差异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由于特定的文化差异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民族心理,表现出来的就是方位词界定上出现的偏见。中国,作为东方大国,自古以来一直推崇“东”而贬低“西”。《现代汉语词典》将“东风”定义为“革命的力量或气势”,而将“西风”比喻为“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古代诗词里“东风”往往象征着春意、生机与活力——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兰茂《早梅诗》);象征着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东风驾言正月头,先驱持律吹九州”(毛滂《东风辞》);象征着成功的必要条件——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然而,英国属于西方国家,有着西方长久以来的既定观念和文化色彩。在英国人看来,“东风”就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刺骨的寒风:

a keen east wind(James Joyce);

biting east winds(Samuel Butler);

a piercing east wind(Kirlup)

五、结论

杨艳群总结到:“历史的沉淀铸就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气质、宗教信仰、道德观念、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及生活方式。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文化的深厚底蕴才会赋予语言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同样的“西风”意象,却由于东西方之间地理位置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象群体。东方语境下更多的带有贬义的成分,将“西风”定义为伤感与哀愁,西方语境下则是褒义成分为主,把“西方”归纳为生命与活力。

深层次来看,这也是文化语境与文学接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交互。“文化语境为文学接受提供了条件,文学接受又反过来作用于文化语境,拓宽、深化了文化语境,为文学接受创造了新的更有益的文化语境,如此循环往复,使不同的文化交流、借鉴得到不断深化。”(董洪川,2001)因此,对外交流中更多的应该重视双方文化色彩下的语境差异,避免认知不同带来的各种误解,从而更好地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杨匡汉.意象如是说——诗学笔记之一[J].社会科学战线,1990.

[2]曹盛华.英汉语言对比与中西文化差异探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3]王国维.人间词话“六三”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4]董洪川.文化语境与文学接受──试论当代美国诗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1.

作者简介:

巴冬晴,女,汉族,四川乐山人,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天净沙秋思西风
秋思
天净沙·春
秋思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西风辞
WATING FOR THE SUNSET
天净沙·春思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的同和异
意象并列的张力
Blending East and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