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路径

2020-09-10崔海宁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小学班主任

崔海宁

摘要: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班级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管理方法,优化管理路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策略 优化路径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保障。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改进和完善班级管理策略,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各项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每个班的学生虽然存在很多共性,但因为成长经历和先天因素不同,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想要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班主任首先就要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心理状况、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此外,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时间最长的人,要主动和学生做朋友,用爱感染学生,温暖学生内心。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内向,缺乏自信心,容易自卑,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不主动。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寻求家长的配合,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心,从而重新融入班集体。最后,班主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出现问题后,班主任可以迅速采取措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培养班干部,辅助教师提高管理效率

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因此,要打造一支优秀的班干部团队,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竞选,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责任心,建立完善的班干部制度,发挥学生主体优势,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担任班委意味着学生多了一份责任,这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执行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还能让学生明白责任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此外,班干部的选举要坚持民主、公正原则,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听取学生的想法,实行民主选举制度,让学生投票选出自己心中认为的最理想的班干部。另外,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针对班级建设出谋划策,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对为班级建设做出贡献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耐心教导、严肃指正,做到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最后,在培养班干部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平等民主的服务理念,以身作则,学会自我鼓励和自我批评,时常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打造一个好学、乐学、有纪律、有组织、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三、重视德育工作开展,保障学生健康发展

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这一观点充分指出教育过程中德育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学生的指导教育工作,营造健康的班级环境,有效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例如,可以借助主题班会开展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再如,看到学生之间发生口角争执,甚至动手打架时,班主任不能只是口头批评几句。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然后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的办法,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和睦相处。另外,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应该和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同时吸收德育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比如,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内涉及“尊重他人”,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明白“尊重”的意义和重要性。此外,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升华知识本质和德育内涵,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积极改正自身缺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参与班级活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师生情感,锻炼学生协作互助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班级活动还能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意识的增强都十分重要。因此,班主任要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打造优秀班集体。例如,可以开展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就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说心中所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如,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策划活动方案,进行唱歌、舞蹈等文艺演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进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自己擅长的才艺,享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借助班级活动观察学生的性格特征,把握学生特点,这样就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五、采取量化考核方式,培养自主管理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让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班主任可以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在管理過程中取得的成绩,得到对应的奖励。同时,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优化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班主任可以采用加减分制度,让学生自发地参与班级管理。加减分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表现以及日常举止,同时还要看学生为班级所做的贡献。加减分的目的在于警示、激励和督促,而不能将其作为打击学生、惩罚学生的手段。在加减分制度中,要坚持加分高于减分的原则,切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每周进行一次汇总,借助班会时间,宣布得分最高的学习小组以及个人分数最高的前三名,分别给予奖励,进行表扬。每个月再进行月度考核。同时,也可以设立表彰栏。还可以将学生的表现情况通过微信群反馈给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加强学生监督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总之,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多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伯云.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转变[ J ].基础教育论坛,2019(07):77-78.

[2]杨亚静.把自尊还给学生 把威信留给自己[ J ].教书育人,2019(11):27.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小学班主任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结构化面试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