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有效方法研究

2020-09-10王思宇

体育风尚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体能训练多元化

王思宇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走向岗位时的抗压能力,适当的体能训练有益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体育训练的质量,本文分析了高职体育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对高职体育课程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高职体育;体能训练;多元化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素质人才理念的深入更是强化了人才质量,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深入思考,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改善体育训练内容,提升体育训练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体育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综合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情况,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体能与体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奠定良好的基础。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需要保障一定的运动量,才能促进身体发育,所以高职院校要在管理上完善体育训练体系,强化体能训练,保证体育课时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能,使其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奉献才智和技能,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高职院校体育训练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将身心健康、体质塑造以及终身锻炼的体育理念传授给学生,重视体能训练项目与社会实践的融合,采取合理措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体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体育体能训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劳动基础,使学生具备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养成活动,需要得到重视[1]。

二、高职学院学生体能训练现况

(一)缺乏自主训练意识

在高职学院体能训练进程中学生是主体,训练指导应围绕学生展开,只有学生能积极投身到训练活动中,才能不断提升体育素养。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自主展开体能训练重要性,为学生搭建自由民主的体能训练平台,然而反观训练成果却差强人意,主要源于部分学生缺乏自主训练意识,未能全身心参与其中,无法高效完成训练任务,体能训练流于形式,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存在自由度有余、自主性不足问题,影响学生体能训练成效。

(二)训练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常见学生体能训练模式是教师制定模板,学生践行教师设定训练方案,有些教师还会套用经典训练模式,提高学生体能训练有效性。虽然上述训练模式具有一定作用,但却存在训练模式僵化问题,有关模式未能根据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需求加以调整,容易出现体能训练模式脱离实际现象,可能超出学生训练负荷,亦可能无法达到体能训练程度,继而降低学生体能训练质量。

(三)学生体能训练体系性欠缺

学生体能训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保障体能训练具有持续性、扩延性、生本性,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体能训练体系,有方向、有目的、有方法的展開体能训练活动。有些高职院校因轻视学生体能训练,将主要育人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轻视学生体能训练,未能立足实际健全训练体系,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活动稳健发展。

三、高职学院学生体能训练原则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训练条件,从硬件上来讲高职院校体能训练器械、场地需符合国家标准,从软件上讲体能训练方法、理念需被学生所接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了解学生体能训练切实需求,以此为由优化调配体能训练资源。基于学生体能、训练兴趣等主观因素各异,为此高职院校需采用“分层训练”理念,将学生群体划分为若干训练层级,有导向性的提供硬件、软件等客观条件,保障学生在人性化的训练环境下不断增强体能。

(二)安全第一,科学指导

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容易发生肌肉拉伤、急性挫伤、韧带损伤等现象,受训练方案不合理因素影响,还会给部分学生关节带来不可逆损伤,与高职院校体能训练初衷相悖。基于此,高职院校在展开体能训练活动过程中需遵循安全第一原则,避免为了完成训练任务硬性要求学生挑战体能极限,同时教师需肩负学生安全训练责任,给予学生科学指导,确保学生动作到位、训练积极、身心健康。

(三)守正创新,立德树人

体育强国是我国新时代体育工作改革及可持续发展重要任务,在2019年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导体育工作与时俱进,为此高职院校需深入解读国家政策,找准体能训练立足点,肩负体育强国责任,不断提升学生体能,在此前提下积极创新,为学生体能训练给予支持,突出高职院校体能训练特色,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高中、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区别开来,发挥高职院校体能训练优势。作为训练指导“主力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需了解立德树人内涵,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体育品格等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展开体能训练指导工作,使学生通过体能训练能得到全面发展。

四、高职体育课程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与策略

(一)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正确认识体能训练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科学的理念要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基础,为了更好的实现体能训练目标,教师要采取一些先进的训练手段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提高对体能训练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增强其训练意识。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组织体能训练项目,拓宽训练模式,例如:组织一些训练游戏,针对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度等进行系统设置,结合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情况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如果是体能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先做一些基础训练,如果是体能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做一些提优训练,进行分层训练,提高训练效果。很多学生对体能训练具有抵触心理是由于其不理解体能训练作用引起的,在潜意识里认为体能训练只是为了应付体能测试,并未对自身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体能训练的意义,使学生科学认识体能训练。有些学生会认为日常跑步、打球就是强身健体的手段,但其实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与正确的动作,盲目训练是很容易产生身体负担的,甚至会出现一些肌肉拉伤现象,所以体能训练对训练方法和目的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在坚持正确的训练之后会有效改善自身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这也是体能训练的意义。另外,要完善硬件设施,体育训练涉及的内容与形式比较复杂,体能训练更是需要较多硬件设施设备的支持,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大对此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能训练环境,也为体能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要求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保障体能训练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2]。

(二)构建多元化训练模式,加强考核

首先,要构建多元化的训练模式,为了强化体能训练的效果,教师要结合实际训练资源,采取多元化训练模式,由于高职体育课程时间有限,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要适当的将体能训练向课外延伸,使学生有效利用课外时间强化训练效果。例如:学校建立晨跑训练队,并加强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高体能训练效果,或者在课下成立跆拳道、瑜伽等体育兴趣部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将体能训练延伸至课外,形成多元化训练模式。其次,要加强体能训练考核,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训练,校领导以及一线教职员工要给予高度重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的考核,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到训练中。例如:在进行体能训练考核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规定,制定考核标准,一旦学生未达标,就需要延期毕业,通过此种方法提升学生对体能训练的重视。最后,要有效整合体能训练与行为规范等关联教育,结合企业岗位需要和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相应体能训练,体能训练要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安排课时,结合高校特点合理修订体育教材选修和必修比例,强化体能储备训练,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等,使学生享受体能训练带来的欢乐[3]。

(三)健全学生体能训练体系

第一,以突出高职院校体能训练特色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创编训练指导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校本化”课程体系,作为师生协同展开体能训练工具,在日常体能训练中发挥作用,保障周期性体能训练指导方案以人为本、安全可靠、系统全面;第二,为确保体能訓练与学生群体身心健康成长关系紧密,建立训练档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以反观学生运动心理,了解学生训练诉求,为教师倾听学生心声并改进训练方法提供条件,避免体能训练徒增学生压力,同时训练档案数据信息还可为高职院校体能训练升级迭代给予支持,保障高职院校体能训练有据可依;第三,建立评价体系,在关注考核结果同时从学生体育品格、体育知识、训练态度等角度出发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立足定性、定量两个维度得到评价结果,保障评价结果能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第四,建立研究体系,一方面研究本校体能训练机制,从中积累经验,持续凸显本校学生体能训练优势,另一方面扩展体能训练研究视野,深入分析近年学生体能训练研究成果,从中汲取可用资源,使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课程、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得以发展,通过研究及时解决学生体能训练问题,继而助推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体系稳健发展;第五,建立师资力量发展体系,除敦促体育教师进行研究外,还需体育教师深入学生群体掌握训练实况,学习先进体能训练理论及模式,担负体能训练乃至体育强国责任,使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有能力展开优质、高效的体能训练活动。

五、结论

总而言之,高职体育课程中强化体能训练,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能训练应用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认知也不够具体,训练内容缺乏针对性,体能训练的效果有待提高,因此,体育教师要及时调整策略,强化体能训练的实践应用,构建多元化体能训练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城.高职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144–145.

[2]郭华军.基于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20(04):208–209.

[3]尚华,娄会娟.试论职业体能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5):183+187.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体能训练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