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运作分析

2020-09-10王胜男

环球市场 2020年9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摘要:家庭农场作为分散的农户组成的经营主体,其市场地位薄弱,竞争力一般,合作社具有其独特的经营理念,体现更强的产品竞争优势。本文从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经营特征以及二者之问的联系出发,重点分析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后的市场运作经营,得出“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一、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背景介绍

(一)基本情况

首先,最优生产规模方面。合作社有着其自身的经营理念,单独从事市场经营活动,将面临产品市场规模小,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其产品的生产不能及时迈入理性的最优生产阶段,存在最优适度规模的难以确定。家庭农场则是由分散的小农户联合组成,家庭成员成为主要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其市场经营阶段,没有完善的运行准则,也将处于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较低状态。二者作为单独的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的市场行为时,都将首要解决适度规模问题,通过确定生产的最优产量,以实现整体经挤效益。

其次,权责分配方面。家庭农场因其没有完善的管理经营制度,所以选择加入合作社,形成新的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在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运作过程中,二者会划分权责,分配权利与责任,做到公开、透明。对于合作社而言,主要负责农产品的技术管理以及产销途径,为家庭农场提供更为专业的技术管控,以及完善的经销体系。家庭农场在新的经营模式中,主要负责农产品的生产阶段,确保产量的供应,在与合作社的共同协作下,实现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最后,经营效益方面。在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运作过程中,将通过新的经营模式获得合作效益。家庭成员不再单独经营销售农产品,而是加入合作社,二者形成一体化专业管理,创造更多的额外合作收益。形成新的经营主体后,农户之间将不再是单独面临技术及销售问题,合作社提供专业人员指导管理,形成组织化技术化的农产品经营。同时合作社也将因家庭农场的加入,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营造全新的农产品经营模式,实现更高经济效益。

(二)运作效果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中,通过对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实行高标准,以保障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特有的卖方市场。新模式为市场提供的农产品,经过严格市场把控,农产品的高品质也将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稳固市场地位,为其农产品市场竞争提供更强的市场主体支撑。在“家庭农场+合作社”实际经营过程中,为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户和社员也会专人关注市场最新消息,实时了解农产品市场动态,做到对价格的把控,从而确保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为农户争取最大的利益。

加速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产品的生产已经突破传统的生产模式,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各阶段,形成新的技术型、科学型、专业型的现代化产业生产体系。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经营运作过程,也实现了科技服务于农,应用于农。农户摆脱了单独生产的落后模式,通过规模种植、集体生产形成家庭农场,将农业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整个过程,如农产品灌溉、农药喷洒、农产品收割等,实现科学生产。在此基础上,家庭农场不断选择加入合作社,提升整体经营效益,通过两者之间相互合作协调,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最终,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运作将促进农业产业专业化和现代化。

二、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运作分析

(一)合作经营,实现新经营主体

传统的农产品市场经營,市场主体多以单个农户为主,导致在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会面临大量的市场信息,易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与其他组织市场主体谈判能力。但是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有效结合,形成新的市场主体,二者通过合作经营,确保农产品市场的主体地位,同时凭借自身产品的高品质,可保持产品较强的竞争力,避免生产过剩,农产品滞销等问题,产生单独经营不能实现的经济效益。

(二)规模生产,降低经营成本

家庭农场作为家庭成员组成的经营主体,难以形成规模,但是通过加入合作社,二者形成新的运营模式。通过农产品合作经营,确定最佳生产规模,使得农户和社员之间达成共赢的局面。在此运作过程中,农户通过规模生产,同时经过合作社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可让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节省较多成本,从而扩大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范围。所以,家庭农场与合作社结合成为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营主体的结合,也将极大程度降低农产品市场经营成本,稳固其市场产品地位。

三、结语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作为起初的单独经营主体,随着农产品市场发展的趋势,二者结合成为必然,形成“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新模式。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运作,使得新经营主体下的农产品发挥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经过农户的生产以及社员的专业培训,实现规模生产,促进了农业产业现代化、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基于此,后期针对新经营模式的运作,也要依靠政府扶持鼓励、社员及时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农户与社员之间的管理制度等。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结合也将推动其他产业的连带发展进步,包括旅游业、服务业等。

参考文献:

[1]邓玲,姬冠,朱育锋,肖化柱.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的经济学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11):88-89.

[2]郜亮亮.中国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土地形成及使用特征——基于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14~2018年监测数据[J].管理世界,2020,36(04):181-195.

[3]王楠.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3):100-102.

[4]苏琳,于超.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探析[J].农业经济,2020(04):80-81.

作者简介:王胜男(1992-),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项目信息:安徽新华学院校级科研一般项目“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影响因素分析”(2019rw012)。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